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51篇
  免费   8篇
  国内免费   6篇
林业   1篇
农学   4篇
  3篇
综合类   38篇
农作物   3篇
畜牧兽医   1篇
园艺   4篇
植物保护   11篇
  2019年   1篇
  2018年   6篇
  2017年   1篇
  2016年   2篇
  2015年   1篇
  2014年   4篇
  2013年   1篇
  2012年   2篇
  2011年   2篇
  2008年   3篇
  2007年   1篇
  2006年   3篇
  2005年   1篇
  2004年   2篇
  2003年   2篇
  2002年   2篇
  2001年   6篇
  2000年   3篇
  1999年   3篇
  1998年   2篇
  1997年   5篇
  1996年   5篇
  1995年   3篇
  1994年   2篇
  1992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65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218 毫秒
31.
枯萎病菌侵染后棉苗体内还原型谷胱甘肽(GSH)和氧化型谷胱甘肽(GSSG)含量增加,叶片中GSH含量早期明显上升,后期下降;而根茎部组织中GSH含量逐步上升,后期达到最高水平.氟乐灵诱发处理可提高棉苗体内GSH和GSSG的含量,但是枯萎病菌侵染后GSH和GSSG含量的变化在抗、感病品种间及经氟乐灵诱发处理并表现出诱导抗性的棉苗和未处理棉苗间无显著差异.因此,GSH可能与棉苗对枯萎病的抗性及由氟乐灵诱发的诱导抗性之间无直接的关系.  相似文献   
32.
概述了植物诱导免疫的特点、诱导因子、生理生化与分子机理,简要介绍了诱导免疫技术在植物病害防治中的应用,并讨论了植物诱导免疫研究中存在的问题和今后的发展前景,  相似文献   
33.
活性氧及膜脂过氧化与棉花对枯萎病抗性的关系   总被引:15,自引:2,他引:13  
 萎病菌侵染后,抗病品种棉苗及经氟乐灵诱发处理产生对枯萎病诱导抗性的棉苗茎与根组织中,膜脂过氧化产物丙二醛(MDA)含量上升,膜系统中不饱和脂肪酸含量下降,表明有膜脂过氧化的发生,超氧阴离子(O2·)的产生速率、H2O2的积累水平及脂氧合酶(LOX)活性也明显增加,但超氧化物歧化酶(SOD)及过氧化氢酶(CAT)活性无显著差异。与此相反,感病品种棉苗受侵后MDA含量、O2·产生速率、H2O2的积累及LOX酶活性增加幅度较小,SOD及CAT酶活性则明显上升,膜系统中不饱和脂肪酸含量仅有小幅度下降。氟乐灵播前土壤处理可诱发棉苗对枯萎病的诱导抗性,同时也增加了LOX酶活性及活性氧(O2·、H2O2)的积累。这些结果说明,枯萎病菌侵染后棉苗体内活性氧的积累、LOX酶活性的上升以及由此引起的膜脂过氧化,可能在棉苗对枯萎病的抗性中起作用。  相似文献   
34.
甜瓜黑点根腐病是一种重要的根部真菌病害,造成严重的经济损失,危及甜瓜产业的健康发展。文章综述了黑点根腐病病害症状、病原特性、病害循环、发生规律与防治方法,并对今后的研究作了展望。  相似文献   
35.
西瓜甜瓜病虫害危害严重,制约产业健康发展。概述了我国西瓜甜瓜病虫害防控技术现状、存在问题和今后发展趋势。现阶段我国西瓜甜瓜病虫害防控方法主要涵盖植物检疫、轮作和嫁接、抗病品种选育与应用、健康种子和种苗的生产与应用、药剂防治等措施,这些措施的应用推广在生产中取得了显著成效,但整体而言,我国西瓜甜瓜病虫害防控体系中依然存在优良抗病虫品种缺乏、农药使用不合理等问题。今后应继续坚持"预防为主、综合防治"的植保方针,加快研发关键的绿色防控技术,组建和完善以农业防治、物理防治、生物防治、生态调控和化学防治相结合的病虫害综合防治技术体系,并在西瓜甜瓜生产中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36.
分析了氟乐灵(2μg/g土)诱发处理及枯萎病菌侵染后棉苗叶片和根茎部不同细胞定位过氧化物酶(POD)活性的变化.结果表明:(1)总可溶性POD、胞内POD、胞间POD以及细胞壁结合型POD的活性抗病品种高于感病品种;(2)氟乐灵诱发处理及枯萎病菌侵染可提高棉苗组织中上述五类POD的活性,细胞间隙POD及胞壁结合POD活性上升更为明显;(3)枯萎病菌侵染后经氟乐灵诱发处理并产生诱导抗性的棉苗及抗病品种棉苗中胞壁结合POD活性快速上升,增加幅度大,而感病品种前期无明显增加,后期才有较小幅度的上升.这说明过氧化物酶在棉苗对枯萎病的抗病性及由氟乐灵诱发的诱导抗性中起到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37.
水稻抗病基因工程研究进展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简要综述了水稻(Oryaa sativa)抗病性的分子生物学机制。着重从抗病基因、防卫反应基因、植保素代谢、抗菌肽及病毒基因组组分的利用等方面综述了水稻抗真菌、细菌和病毒病害基因工程研究的现状及其进展。  相似文献   
38.
MAP激酶在植物信号传递网络中的功能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下载免费PDF全文
促分裂素原活化蛋白激酶(mitogen-activated protein kinases,MAP激酶,MAPK)链是真核生物信号传递网络中的重要途径之一.MAPK链由3类蛋白激酶MAP3K-MAP2K-MAPK组成,通过依次磷酸化将上游信号传递至下游应答分子.本文主要阐述MAPK链在植物的逆境反应、抗病反应和激素调控等信号传递网络中的功能.  相似文献   
39.
分析了枯萎病病原菌侵染西瓜后幼苗叶片和根茎部组织中木质素与富含羟脯氨酸糖蛋白(HRGP)含量及其形成的相关酶一过氧化物酶(POD)和苯丙氨酸解氨酶(PAL)的活性变化。结果表明:木质素与HRGP含量、POD与PAL活性,随病菌的侵染在抗感品种体内均有不同程度地提高,但抗病品种的增加幅度明显高于感病品种。说明上述反应在西瓜枯萎病抗性中起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40.
克隆鉴定了一个水稻DEAD盒RNA解旋酶基因OsBIRH1。OsBIRH1基因全长cDNA由2 167个核苷酸组成,包含1个长1 926个核苷酸的开放阅读框,编码1个由641个氨基酸组成的蛋白,预测分子量为70.8kD。OsBIRH1基因位于水稻第3号染色体上,由8个外显子和7个内含子组成。预测的OsBIRH1蛋白包含DEAD盒解旋酶所特有的保守DEAD和HELICc结构域以及保守模体结构。系统进化树分析表明,OsBIRH1与拟南芥和人DEAD盒解旋酶有较高的同源性,氨基酸序列同一性为47%~54%。原核表达了OsBIRH1基因,纯化获得重组OsBIRH1融合蛋白,为OsBIRH1生化与生物学功能研究提供科学依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