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63篇
  免费   0篇
  国内免费   4篇
农学   3篇
基础科学   2篇
综合类   16篇
农作物   30篇
水产渔业   1篇
畜牧兽医   12篇
植物保护   3篇
  2020年   1篇
  2017年   2篇
  2016年   3篇
  2015年   2篇
  2014年   1篇
  2013年   1篇
  2012年   3篇
  2011年   2篇
  2010年   5篇
  2009年   1篇
  2008年   2篇
  2007年   2篇
  2005年   2篇
  2004年   3篇
  2003年   4篇
  2001年   10篇
  2000年   3篇
  1999年   2篇
  1998年   1篇
  1990年   3篇
  1989年   4篇
  1988年   1篇
  1987年   1篇
  1985年   2篇
  1984年   3篇
  1983年   1篇
  1976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67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1 毫秒
31.
为进一步加强美国大豆协会-国际项目(ASA-IM)与地方饲料企业的合作,拓宽国内饲料企业技术人员的国际视野,提高国内饲料技术水平,学习泰国在新饲料原料应用方面的先进技术。应对目前国内不断高涨的饲料原料行情,增强饲料企业生产的灵活性及改善饲料产品的经济效益,  相似文献   
32.
近年来,由于大豆进口量逐年上升,国内油料作物生产比较效益偏低,农民种植积极性下降,油料种植面积持续下滑,生产连续波动,国内油料作物产需缺口不断扩大.为此,加快恢复发展油料生产、保障市场供给任务十分紧迫.面临我国油料生产的严峻形势,党中央、国务院给予了高度重视,国务院总理温家宝于9月19日主持召开国务院常务会议,专题研究促进油料生产发展等项工作.  相似文献   
33.
饲料原料的科学评定与实际应用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饲料原料的主要特性玉米·小麦·大麦·大米·豆粕小麦麸副产品·大米副产品全脂大豆·棉子粕·双低菜籽粕肉粉·鱼粉□饲料原料的限制用量□饲料原料的质量控制□饲料原料的专项测试容重测试·尿酶测试·蛋白质溶解度测试矿物质溶解度测试·染料结合反应肌胃糜烂因子评定·丹宁评定棉酚评定·脂肪评定·稻壳评定近红外分析(NIRA)□饲料原料的经济价值  相似文献   
34.
为了全面、准确、公正、客观地评价和利用期刊,中国科技信息研究所在为期10年进行的“中国科学论文统计与分析”的基础上,于1999年开始,按照JCR模式,在与国际评价体系保持一致的基础上,结合中国期刊的实际情况,并考虑指标的可操作性,选择了总被引频次、影响因子、即年指标、基金论文比和平均引用率等5项科学计量指标,基本涵盖和描述了期刊的主要方面,并以不同学科的2000余种中国科技期刊(1999年为2648种,2000年为2804种)为来源期刊,经过引文数据的规范化处理,统计分析编制了《中国科技期刊引证报告(扩刊版)》。这是目前国内收录期刊种类最多、最全面、专门用于科技期刊引用分析研究的重要检索评价工具,现将2000年完成的1999年陕西高校24种科技期刊的5项指标及其排序列于表1。 1999年陕西高校24种科技期刊影响力排名 期刊 文献量 总被引频次 影响因子 基金论文比 即年指标 平均引用率 1999年 排名 1999年 排名 1999年 排名 第四军医大学学报 419 406 1 0.420 1 0.31 11 0.026 7.50 西安交通大学学报 325 302 2 0.145 6 0.62 4 0.049 5.54 西北农业大学学报 140 291 3 0.163 3 0.71 3 0.050 9.21 西安医科大学学报 151 239 4 0.133 8 0.23 14 0.000 8.05 陕西师范大学学报 123 179 5 0.262 2 0.49 7 0.130 6.61 西北林学院学报 87 154 6 0.161 4 0.56 5 0.023 10.74 西北大学学报 161 146 7 0.134 7 0.73 1 0.031 6.24 西北工业大学学报 130 100 8 0.091 14 0.53 6 0.031 4.80 西安电子科技大学学报 186 81 9 0.108 10 0.72 2 0.038 5.58 西安工程学院学报 71 72 10 0.148 5 0.41 8 0.028 5.48 陕西中医学院学报 197 71 11 0.047 21 0.01 24 0.005 3.06 西安公路交通大学学报 148 67 12 0.106 11 0.14 18 0.020 3.88 西安建筑科技大学学报 114 63 13 0.115 9 0.24 13 0.026 3.16 西安石油学院学报 106 49 14 0.076 17 0.08 0.075 22 4.42 西北轻工业学院学报 117 38 15 0.040 22 0.03 23 0.026 4.37 西安理工大学学报 94 36 16 0.083 16 0.37 9 0.043 5.15 西安矿业学院学报 67 33 17 0.075 19 0.21 16 0.075 3.75 西北纺织工学院学报 101 29 18 0.084 15 0.11 20 0.000 3.14 纯粹数学与应用数学 58 25 19 0.095 13 0.33 10 0.017 6.52 西安工业学院学报 77 23 20 0.105 12 0.23 14 0.013 5.53 陕西工学院学报 71 18 21 0.067 20 0.11 20 0.014 4.25 西北建筑工程学院学报 72 20 22 0.076 17 0.18 17 0.014 4.49 纺织高校基础科学学报 67 12 23 0.025 24 0.28 12 0.030 4.79 宝鸡文理学院学报 85 10 24 0.038 23 0.12 19 0.000 4.31   相似文献   
35.
1性成熟体重的控制由于各育种公司是依据产蛋鸡获得的最佳结果来确定蛋用型小母鸡最佳成熟体重(20周龄)的,因此由主要育种公司所提供的蛋用型小母鸡每周生长标准有很大差别。受各种因素的影响,这些成熟体重可能与标准体重相差10%。1.1影响因素出雏重量:1日龄雏鸡体重越大,12~1  相似文献   
36.
分别于2010和2011年对全国18和20个省(区)的130和141个大豆科技示范县进行抽样调查,收集当地大豆生产田的单产及其相关性状数据。在此基础上,按大豆栽培区划进行分区统计,并采用多元逐步回归方法判断不同地区影响产量的关键因素。结果表明,各地区大豆的播种期因耕作制度不同和气象条件多样而存在很大差异,变化幅度大小依次为南方>西北>东北>黄淮海;东北地区大豆种植密度最高,西北、黄淮海居中,南方最低。平均单产高低依次为西北>东北>黄淮海>南方。在农艺和产量性状中,株高以东北大豆为最高,其后依次为西北、黄淮海和南方;单株荚数与单株粒数2个性状的地域差异趋势一致,2010年均依次为南方>西北>黄淮海>东北,2011年均依次为西北>南方>黄淮海>东北;黄淮海地区大豆的百粒重最高,西北次之,东北及南方则相对偏低。多元逐步回归结果表明,在东北和南方地区,影响大豆产量的首要因素为单株粒数,而在西北及黄淮海地区则为单位面积株数。文中讨论了不同主产区提高大豆单产的主攻方向。  相似文献   
37.
试用微型电子计算机采集计算昆虫吊飞数据成功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昆虫吊飞装置是用来研究昆虫飞翔力及有关飞翔生理、生态问题的重要工具,可以用于测定人工饲养昆虫的飞行活动机能,作为评价饲养效果的依据。为了进一步提高粘虫等害虫迁飞机制研究的质量与工作效率,我们于今年春季开始,在原有昆虫吊飞装置的基础上(详见《植物保护》1982年第6期),对飞行磨等作了较大的改进,改进后的飞行磨底盘体积为16×10×3.5立方厘米,是原飞行磨体  相似文献   
38.
我省是全国著名的大豆产区之一,近几年来大豆产量虽有逐年增高的趋势,但幅度不大。据了解,这里有个很重要的原因是在实行大豆与玉米间作时,大豆所占的比例过小而严重地影响其生长发育,降低了大豆的产量和质量。  相似文献   
39.
美国田纳西州曼菲斯城的著名分析机构Informa经济公司发布的3月份世界农业供需报告显示,2007年全球大豆产量预计为2.274亿t,相比之下,早先的预期为2.283亿t,上年为2315亿t。如果预测成为现实,这意味着2007年全球大豆产量同比降低410万t或者1.8%。  相似文献   
40.
2007年以来,农业部先后启动了公益性大豆行业科研专项和现代大豆产业技术体系建设专项,两个专项集中了国内从事大豆产业技术研发的骨干力量,为我国大豆产业的发展提供了强有力的技术支撑。 为配合“现代大豆产业技术体系建设专项”的实施,《大豆通报》特设立“技术体系专栏”,以便及时刊载大豆产业技术体系专家的技术指导意见和行业科技专项的最新成果,为大豆科技入户工程的深入和我国大豆产业的发展提供及时的服务。 希望参与大豆产业技术体系建设、行业科技和科技入户工程的专家和技术指导员及时反映大豆生产中存在的问题,提出技术解决方案,交流产业技术研发和科技入户工作中的经验和做法,实现“建设产业技术体系、推动行业科技发展、促进科技进村入户”的目标。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