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17篇
  免费   1篇
  国内免费   1篇
农学   6篇
基础科学   1篇
  3篇
综合类   39篇
农作物   1篇
畜牧兽医   55篇
园艺   7篇
植物保护   7篇
  2023年   4篇
  2022年   5篇
  2019年   1篇
  2018年   2篇
  2017年   2篇
  2016年   1篇
  2014年   1篇
  2013年   1篇
  2012年   6篇
  2011年   2篇
  2010年   2篇
  2009年   13篇
  2008年   2篇
  2007年   2篇
  2006年   2篇
  2005年   7篇
  2004年   3篇
  2003年   3篇
  2002年   4篇
  2001年   7篇
  2000年   1篇
  1999年   2篇
  1998年   4篇
  1997年   2篇
  1996年   3篇
  1995年   5篇
  1994年   8篇
  1993年   4篇
  1992年   2篇
  1991年   2篇
  1990年   6篇
  1989年   2篇
  1988年   2篇
  1987年   3篇
  1981年   1篇
  1980年   1篇
  1979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19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90 毫秒
111.
1.世代年生活史饲养方法,探索出以盛水皿膜方叶法较优,此法简单适用,操作方便,单皿养螨数量多,饲养成功率高,并适合饲养桑上多种叶螨。 2.该螨可行有性生殖和产雄孤雌生殖,发育从卵到成螨,雌螨经过幼螨,前若螨,后若螨四个螨期,雌螨产卵期平均20天左右,一雌产卵最多可达78粒,平均33粒。成虫寿命雌螨20天左右,雄螨15天左右。卵期、早春、晚秋10天以上,5、8、9三月7—9天,6月上旬—8月中旬,4天左右。 3.重庆地区年发生15—16代,夏秋高温10大左右1代,早春晚秋一个月左右1代,5月、9月15—17天左右1代第一代发育整齐,第二代起世代重叠现象明显。 4.该螨除害桑叶外,尚可取食构叶。勉强取食柘叶,蒿叶,文献尚记载取食算盘子,但未见采到材料。重庆地区、只见害桑,未见害构现象,可能是当地桑树密集,食料丰富,以桑最喜好为故。迁移扩散主要是爬行,速度因光滑变异,光滑纸面每小时爬339厘米,桑叶叶面每小时253厘米,叶背210厘米,泥沙土120厘米,干河沙70厘米。  相似文献   
112.
四川蚕区由于地理条件复杂,植被资源丰富,栽桑型式多样,如“十边桑”、密植园、桑与粮作、桑与经作配置的间作桑园、大行桑以及宽窄行密株桑等,导致了桑树上害螨的种类繁多。自1987年以来,笔者在盆地东西南北中各处采集桑树害螨进行饲养观察及制片研究,初步查明四川桑树害螨中叶螨科9种,细须螨科1种,跗线螨科1种,镰螯螨科1种,还有瘿螨科与甲螨科尚未深入研究。现将已研究发现的种类介绍于后。  相似文献   
113.
<正> 在天然除虫菊及早期合成拟除虫菊酯的基础上,M.Elliott 等氏于1973年首先合成并筛选出性质与活性都较前者有别而药效大大改善的一些拟除虫菊酯。二氯苯醚菊酯(Permethrin)即是其中之一。这一类新杀虫剂的出现,引起了国内外普遍重视,认为今后很多剧毒和高残留农药品种可能为其所取代。江苏省农药研究所于1975年试制成功二氯苯醚菊酯,简称“除虫精”。1977年该农药试制小组提供我所试验样品。近三年中(1977—1979)我们结合几项试验工作对该农药进行了试验,现将三年来关于该农药的  相似文献   
114.
近年,我省桑红叶螨发生普遍,危害猖獗,尤其在干旱季节发生严重.往往在短时间内酿成大灾.危害桑树的红叶螨很多,我省主要是朱砂叶螨[Teeranychus Cinnabarinus(Boisdnval)],该螨繁殖力强,重庆地区年发生20余代.早春桑树发芽开叶即上树开始危害,5—7月达高峰期.被害叶的叶质如  相似文献   
115.
桑蚕杂交种无论秋用蚕种还是春用蚕种,在省质检部门进行微粒子毒率检测后都需入冷库作进一步技术处理与检测,良卵率和孵化率都合格的蚕种才能最终成为商品,待生产季节到来时发放给蚕农.所以蚕种冷库成为配合质量检查与监测的最后单位.一些蚕种质量问题与异常情况在入库后才得以暴露.在不影响蚕农生产应用的前提下,在冷库管理的角度上如何对异常蚕卵采取措施,以及在养蚕制种环节如何进行预防,本文试作探讨.  相似文献   
116.
桑蚕杂交种无论秋用蚕种还是春用蚕种,在省质检部门进行微粒子毒率检测后都需入冷库作进一步技术处理与检测,良卵率和孵化率都合格的蚕种才能最终成为商品,待生产季节到来时发放给蚕农。所以蚕种冷库成为配合质量检查与监测的最后单位。一些蚕种质量问题与异常情况在入库后才得以暴露。在不影响蚕农生产应用的前提下,在冷库管理的角度上如何对异常蚕卵采取措施,以及在养蚕制种环节如何进行预防,本文试作探讨。1生种问题2002年6月,某场在春制秋用种入库时有2批种在48小时后有大量蚕卵不转色,连续3日入库的不转色卵分别占入库种的80%、60%、50…  相似文献   
117.
森林生物量是研究森林第一性生产力的基础,其碳密度是评价森林生态系统结构功能的重要指标。为探究祁连山南坡阿咪东索小流域内青海云杉典型林分密度随海拔的变化特征,按不同海拔,采用生物量模型计算法,选择海拔2900~3200 m调查分析该区域内青海云杉乔木层和土壤层碳密度沿海拔梯度的变化特征,以期为祁连山青海云杉林碳储量估算提供基础数据。结果表明:研究区总生物量平均值为135.59 t·hm-2,随着海拔升高,总生物量呈递减的趋势。乔木层碳密度平均值为70.51 t·hm-2,0~50 cm土层土壤有机碳密度平均值为154.01 t·hm-2,随海拔升高,乔木层碳密度呈递减的趋势,土壤有机碳密度呈先降低后升高的变化趋势。区内不同海拔青海云杉林生态系统碳密度为224.51 t·hm-2,其中乔木层和土壤层碳密度分别占总碳密度的30.5%和69.5%,随海拔上升呈下降的变化趋势。森林土壤碳库占比较大,加强对森林土壤的保护是维持森林生态平衡的强有力推进方向。  相似文献   
118.
利用香日德-柴达木河流域的湖水、河水、地下水、井水、雪等不同水体59组样品,室内测试样品δ2H和δ18O值并对其特征进行分析,探讨其影响因素、氘盈余值(d-excess)及河水沿程变化等。结果表明:(1)香日德-柴达木河流域各水体氢氧同位素特征有差异,水循环过程中δ18O的富集程度为:湖水>冰>地下水>河水>井水>雪,河水和地下水水力联系紧密,流域各水体中河水和湖水的蒸发作用最强。(2)湖水δ2H和δ18O的最大值均在盆地底部的霍布逊湖,最小值均在上游东支河源冬给措纳湖,表明青藏高原北部湖水δ2H和δ18O比南部偏正,存在明显的高程效应。(3)河水δ2H和δ18O之间存在较显著的线性关系δ2H=4.93δ18O-29.6(R2=0.97),氢氧同位素组分的富集主要受控于河流蒸发的影响,河水上游蒸发...  相似文献   
119.
上海古猗园连续多年举办上海荷花(睡莲)展,形成了以品种展示为重点、园艺造景为亮点、文化互动为特色的综合性花展。通过分析总结古猗园近年来在荷花睡莲品种布置、景点制作、塘栽荷莲展示、文化活动4个方面的做法和经验,为推广应用荷花睡莲、深入挖掘荷莲文化提供借鉴与启迪。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