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85篇
  免费   5篇
林业   1篇
基础科学   5篇
  1篇
综合类   23篇
畜牧兽医   54篇
园艺   4篇
植物保护   2篇
  2019年   1篇
  2018年   2篇
  2017年   1篇
  2015年   2篇
  2014年   4篇
  2013年   7篇
  2012年   8篇
  2011年   3篇
  2010年   6篇
  2009年   4篇
  2006年   2篇
  2005年   4篇
  2004年   13篇
  2003年   3篇
  2002年   2篇
  2001年   18篇
  2000年   3篇
  1999年   2篇
  1996年   2篇
  1995年   1篇
  1987年   1篇
  1983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9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718 毫秒
31.
采用太湖猪半血的3世代苏钟公猪和乌金猪半血的新乌二元杂母猪组成的基础群进行了杂交合成理想型,横交选育滇昆(N2)系.经过5个世代的群体继代选育,第5世代初产仔(10.32±2.32)头(n=47),比基础群0世代(GO)9.71头和本地良种乌金猪5.7头提高0.61头与4.62头.90kg屠宰胴体瘦肉率50.51%,比1世代47.62%和乌金猪42%提高2.89与8.51个百分点,皆超过初产仔9头与胴体瘦肉率50%攻关指标.用加系大约克(Y)与N23世代母猪杂交,仔代杂优猪窝均活仔(11.30±1.49)头(n=10),35日龄断奶窝重(80.38±11.22)kg,70日龄保育窝重达(214.80±39.31)kg.体重达90kg日龄(155±13.33)d(n=23),80日龄至90kg日增重893g,料重比为2.891.瘦肉率达55.06%.至2000年3月底已向社会推广滇昆新母系猪4350头,社会经济效益显著.  相似文献   
32.
N1系是以长白、太湖各半血为父本,约乌二元杂母猪为母本,通过杂交合成理想型零世代后,再经5个世代的横交固定和继代选育培育成一个新品系.该品系猪保持了本地猪适应性、抗逆性强,肉质色香味好,发情明显,护仔性强等优点;又具有生长发育快、瘦肉率高、繁殖力强、杂交配合力好等优良特性(见表1).为使N1系种猪在生产中能保持良好的生产性能,经过8年来不断探索,总结出了一套适合于N1系猪的科学饲养管理综合技术,现介绍如下.  相似文献   
33.
赛丹是德国拜耳作物科学公司生产的一种有机硫杀虫剂,其有效成分为硫丹,剂型为35%乳油,农药登记证号为PD223-97,对防治果树小型害虫有特效。  相似文献   
34.
商品瘦肉猪采食行为观察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试验选择10头商品杂交猪在生长肥育后期,全自由采食、饮水的条件下,机器测定猪只采食量并记录采食次数、采食时间,结果试验全群猪平均日增重(1084±155)g,日采食量(3458±299)g,饲料转化率3.211;日采食量和采食次数具有波动性,个体间存在明显差异。  相似文献   
35.
综述了肉质性状遗传参数估计、肉质的生化遗传以及影响肉质的主效基因和与肉质性状连锁的QTL等方面的研究进展。  相似文献   
36.
阿拉善盟是全区国土面积最大的盟市,也是自然条件最严酷,生态最脆弱的盟市。林业在全盟经济社会发展中始终占有重要地位,阿盟盟委、行署一直高度重视林业工作,多年来,艰苦奋斗,因地制宜,扎实工作,林业生态建设取得了显著成效。首先,结合“适度收缩,相对集中”的转移发展战略的实施,确立了“转移、保护、建设”的林业发展思路,通过“人退”带动“沙退”。第二,实施了贺  相似文献   
37.
通过对昆明地区所采到的458只麻雀的胃和嗉囊的解剖分析,弄清了在麻雀的生活过程中,主要以植物为食,是主食植物性食物的鸟类。植物性食物占麻雀全年获取食物总量的94.52%,而动物性食物则仅占5.48%。在植物性食物中,农作物占86.26%。从麻雀所获取的不同食物的频次来比较,取食农作物的频次也是最高,占36.99%,其次是杂草种子占17.04%。麻雀吃昆虫的量不大,频次也不高,占12.33%。但在夏秋季节,所吃的昆虫大部分是害虫,因而对农业是有益的。  相似文献   
38.
验证80%必得利可湿性粉剂防治苹果果实病害,褐斑病等主要病害的效果。  相似文献   
39.
滇南小耳猪是全国著名的云南省地方猪种,也是我国现存的少数可放牧的猪种之一,在云南省西南边境地区存在着季节性放牧的传统养殖模式。本文通过对云南省澜沧县南岭乡滇南小耳猪养殖现状情况的分析,探讨了云南边境少数民族地区地方猪传统放牧模式的可行性和生态意义,为地方特色生态养殖可持续发展提供借鉴和参考。  相似文献   
40.
为探讨双峰驼自然发酵乳(酸驼乳)对机体抗氧化系统的影响,本试验以昆明种小白鼠为实验动物,测定了给予自然发酵驼乳小鼠的部分抗氧化指标.将试验小鼠随机分成3组,I组为空白对照组,按0.3ml/10g灌服生理盐水;Ⅱ组和Ⅲ组为酸驼乳低剂量组和酸驼乳高剂量组,分别按0.15ml/10g和0.3mi/10g剂量灌服酸驼乳.在末次灌服酸驼乳30min后,眼球采血并断颈处死,迅速取肝、脑和骨骼肌组织样品,并测定血清和肝、脑和骨骼肌的总超氧化物歧化酶(T-SOD)、过氧化氢酶(CAT)、谷胱甘肽过氧化物酶(GSH-Px)活力,丙二醛(MDA)含量和总抗氧化能力(T-AOC)等.结果表明,酸驼乳能显著或极显著(P<0.05或p<0.01)降低小鼠血清、肝、脑组织MDA含量,而骨骼肌组织MDA含量有一定降低趋势,但尚未达到显著水平;能显著或极显著(P<0.05或P<0.01)提高血清、脑组织和骨骼肌组织T-SOD、CAT、GSH-Px和T-AOC活力,同时还能显著或极显著(P<0.05或p<0.01)提高肝组织CAT和GSH-Px活力,而对肝组织SOD和T-AOC活性无显著影响.因此,自然发酵驼乳对机体的抗氧化能力具有较强的增强作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