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55篇
  免费   1篇
农学   1篇
基础科学   16篇
综合类   29篇
农作物   3篇
畜牧兽医   1篇
园艺   4篇
植物保护   2篇
  2023年   1篇
  2019年   1篇
  2016年   4篇
  2013年   1篇
  2011年   2篇
  2010年   2篇
  2009年   1篇
  2008年   2篇
  2007年   7篇
  2006年   5篇
  2005年   1篇
  2004年   5篇
  2003年   2篇
  2002年   10篇
  2001年   4篇
  2000年   2篇
  1999年   2篇
  1998年   2篇
  1996年   1篇
  1990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56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12 毫秒
31.
大樱桃是一种不耐严寒的落叶果树,北京、唐山、秦皇岛一带是其栽植北限.  相似文献   
32.
1 材料与方法1.1 供试材料 供试材料为30%稻乐宝乳油(江苏三泉农化公司生产),5%锐劲特乳油(安万特公司生产),36%稻螟敌乳油(常熟义农农药厂生产),50%稻螟清乳  相似文献   
33.
水稻抛秧是一种具有显著效益的轻型栽培措施,近年来迅速在我市大面积推广。田间杂草为害是阻碍这种栽培措施水稻高产的重要因子。为了进一步探索抛秧稻田杂草化除技术,我们在全洲镇薛甲村进行了多种除草剂防除抛秧稻田杂草试验。  相似文献   
34.
面对农业发展的新形势和植保工作的新要求,为了进一步倡导绿色植保、公共植保的理念,应大力发展植保专业化服务组织。为适应新形势,江都市积极探索植保专业化服务体系的新途径,以提高当地的植保水平。  相似文献   
35.
唐山地区大樱桃从5月下旬-6月上中旬陆续采收完.有的果农摘果后忽视管理,造成产量低而不稳.大樱桃摘果后,即进入花芽生理分化和形态分化两个阶段.生理分化期在摘果后10天左右完成,整个花芽分化期大约需30~40天.由于花芽分化时间集中,为保证花芽分化和明年产量,摘果后加强管理非常重要.主要技术措施如下.  相似文献   
36.
<正> 密植大樱桃园,指每公顷栽990株以上。搞好密植大樱桃初果期的冬剪,是大樱桃管理中很关键的一环。此期修剪的主要任务是:完成树冠整形,培养结果枝组,平衡树势,为实现早期丰产打好基础。 1 完成树冠整形 密植大樱桃,一般选用自由纺锤形,初果期重点是选留培养好中上部主枝及枝组,采用“里芽外蹬”,留下芽和撑、拉等办法,开张好骨干枝角度,抑强扶弱。对过密的大枝,以及骨干枝背上大枝,应及时疏除,做到主次分明。树体高度已达到标准(3米~3.5米),可以在顶部一个主枝或顶部一个侧生分枝  相似文献   
37.
梨小食心虫是为害桃果的主要虫害之一。在防治不力的桃园中,中晚熟品种虫果率可达50%以上。以往该虫在华北一年发生3~4代。第一、二代主要为害桃梢,第三、四代一般为害梨、桃果实。以老熟幼虫在树干裂缝、翘皮等处结茧越冬,越冬茧在树干基部近地表处最多。第二年春季4月上中旬化蛹,越冬代成虫一般出现在4月中旬至5月末,这代成虫产卵于树梢上。  相似文献   
38.
近年来,市政道路伴随着城市建设不断的加快而迅速发展,就如何应对市政道路路面水损坏提出了防治措施并给出了养护建议。在深入现场进入现场调查的基础上,分析了病害原因,制定了处理措施。处理好市政道路水损害问题,对人民日常生活和社会经济发展都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39.
<正> 大樱桃一般定植后6~8年即进入盛果期。此期形成大量短果枝和花束状果枝,产量上升很快,但树势开始衰弱。有的出现上强下弱、外强内弱、结果部位外移、内膛空,造成樱桃园郁闭。修剪的主要任务是:调整好树体结构,改善冠  相似文献   
40.
氯霉素多克隆抗体的制备及其免疫学特性鉴定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将氯霉素(CAP)进行化学修饰引入羧基活性基团,合成具有半抗原结构特征的氯霉素半琥珀酸酯(CAP-HS);采用混合酸酐(MA)法将CAP-HS与牛血清白蛋白(BSA)和卵清蛋白(OVA)偶联合成人工免疫原BSA-CAP-HS和包被原OVA-CAP-HS,用红外(IR)、紫外(UV)、凝胶电泳(SDS-PAGE)进行鉴定;用BSA-CAP-HS免疫新西兰白兔和SPF鸡制备多克隆抗体(pAb),间接ELISA测定其效价,阻断ELISA鉴定其敏感性,琼脂双扩散试验、WestGold膜杂交试验和交叉反应试验鉴定其特异性。结果表明,BSA-CAP-HS偶联成功,其分子结合比为15.6∶1,获得了高价、敏感、特异的CAP pAb,为CAP残留免疫学检测方法的建立奠定了基础。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