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26篇
  免费   0篇
林业   2篇
基础科学   1篇
  20篇
综合类   49篇
畜牧兽医   2篇
园艺   5篇
植物保护   47篇
  2023年   2篇
  2022年   2篇
  2020年   4篇
  2019年   8篇
  2018年   12篇
  2017年   5篇
  2016年   3篇
  2015年   5篇
  2014年   5篇
  2013年   14篇
  2012年   10篇
  2011年   11篇
  2010年   13篇
  2009年   10篇
  2008年   8篇
  2007年   6篇
  2006年   3篇
  2005年   3篇
  2004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126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28 毫秒
61.
塔里木盆地地域辽阔,自然资源丰富,但是由于独特的地理位置、气候条件、历史文化背景,该地区社会经济发展和城镇化进程一直滞后于北疆和我国中东部地区。结合塔里木盆地各个绿洲城镇的发展特点,选取了经济、人口、工业、农业等方面具有代表性的17个指标,采用聚类分析法,将绿洲城镇分为区域经济中心城镇、区域资源主导型城镇和区域经济潜力型城镇三大类型。通过对塔里木盆地绿洲城镇的自然条件和社会经济方面的特征进行分析,提出区域发展定位,以及制定该区绿洲城镇发展战略模式和促进社会经济发展的建议。  相似文献   
62.
[目的]为了正确认识稳定性同位素对艾比湖自然保护区主要植被的科属性质,为艾比湖自然保护区植被的经营管理、植被恢复和生物多样性保护提供依据.[方法]通过野外采样,室内试验,测定了植物叶片含水量及稳定碳同位素比值.[结果]艾比湖湿地自然保护区的植物多以藜科、豆科、柽柳科和夹竹桃科为主,物种较为贫乏;测得有31种C3植物和4种C4植物,C4植物的比例较高,分布集中于藜科;湿地内植物具有较大长期水分利用效率.[结论]C3植物比C4植物有更高的水分利用效率,以木本植物为主的柽柳科、杨柳科、豆科和榆科等相对于以草本为主的车前科、菊科、萝艹摩科等,有更高的水分利用效率,也有较强抗逆干旱的能力.  相似文献   
63.
[目的]对新疆艾比湖湿地自然保护区土壤理化因子与植物群落多样性的关系进行研究.[方法]根据野外典型群落的样方调查数据和对应土壤的室内实验数据,运用典型相关分析法.[结果]调查区内的植物群落归属于15个群落类型.各群落的组成简单,多样性指数值都较低,且不存在较大差异.有机质含量和pH是影响艾比湖湿地自然保护区物种多样性均匀度的主要因子.植物群落多样性的变异被土壤理化因子第一典型变量解释的比例仅为5.8;.[结论]土壤理化因子对植物群落多样性的解释比例相当小,这说明还有很多未被测定的土壤环境因子影响着该地区的植物群落物种多样性,有待于进一步深入全面地对该地区的土壤微环境进行研究.  相似文献   
64.
种植枸杞对干旱区荒漠缓冲带土壤质量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对艾比湖湿地国家级自然保护区荒漠边缘缓冲带枸杞种植前后土壤的pH、总盐、有机质、全氮及C/N进行比较分析,评价其土壤综合质量变化情况,为保护区水土保持和经济作物种植提供依据.[方法]通过人工栽培和室内试验,对枸杞种植前后及周边自然对照土样理化性质及综合质量状况进行评价分析.[结果]短期天气变化对土壤pH、总盐和全氮的影响不显著,但对表层土壤有机质影响较为强烈;人工开垦、种植与灌溉对土壤理化性质影响强烈,如可降低土壤pH与土壤总盐量,有利于盐渍化土壤的改良,但同时也降低了土壤有机质与土壤全氮量;4、8月试验组与对照组的综合土壤质量指数排序为8月试验组<4月<8月对照组.[结论]新种植的枸杞林对干旱区荒漠缓冲带土壤盐渍化具有一定的改良作用,但加剧了土壤贫瘠程度,自然条件下从春季到夏季土壤质量呈增大趋势,种植枸杞在一定程度上降低了土壤质量.  相似文献   
65.
不同土壤水分条件下荒漠植物白麻光合生理特性的比较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目的]比较不同生境中白麻的光合特征及其与内外影响因素的相关关系.[方法]利用LI-6400便携式光合仪,在艾比湖湿地自然保护区自然条件下,比较研究土壤含水量分别为6.1;、4.3;和2.8;三种不同生境中荒漠植物白麻成熟叶片的光合生理特征.[结果](1)随着土壤水分含量的减小,三种生境中自麻的净光合速率也随之减小;光合日进程均呈双峰曲线,有较明显的"午休"现象,峰值出现的时间因生境和水分条件的不同而发生变化.(2)蒸腾速率的日动态变化有单峰和不明显双峰两种,其中土壤水分为6.1;的白麻植株呈双峰曲线;植物叶片水分利用效率的不同说明该植物在不同的水分条件下,表现出弹性的水分适应现象.(3)通过对生理生态因子的相关分析表明,影响白麻净光合速率(Pn)的主要因子是光合有效辐射强度(PAR)、气孔导度(Cs).此外,胞间CO<,2>浓度(Ci)也是影响Pn的重要因子.[结论]白麻属于"高光合、高蒸腾"型植物,且午前的光合能力大于午后;光合有效辐射的变化是影响白麻光合速率的直接因素,浅层土壤含水量对白麻光合作用的制约不大.  相似文献   
66.
[目的]研究新疆古尔班通古特沙漠地区四种短命植物中亚虫实(Corispermum heptapotamicum Ⅱjin.)、倒披针叶虫实(Corispermum lehmannianum Bge)、山地铁齿花(Sideritis montanaL.)和狭果鹤虱(Lappula semiglabra(Ldb.)Gurke)的种子萌发生态特性.[方法]测定种子的千粒重以及温度和光照对于种子萌发生态特性的影响.[结果](1)四种植物的千粒重均较小,中亚虫实、倒披针叶虫实、山地铁齿花和狭果鹤虱的千粒重分别为0.224、0.435、0.172和0.557g;(2)高温可促进中亚虫实和山地铁齿花种子尽早萌发,而强光抑制中亚虫实种子却促进山地铁齿花种子的萌发,高温抑制狭果鹤虱种子的萌发且温度过高(25℃)时种子萌发率急剧下降,光照不是决定狭果鹤虱种子萌发的决定性因素;(3)四种种子休眠期均较短.[结论](1)在环境条件相同的情况下,植物的各种特性受遗传因子的影响会表现出一定的个体差异;(2)短命植物生长发育节律较快.  相似文献   
67.
[目的]得到适用于罗布麻RAPD的最优体系.[方法]以伊犁地区新源县罗布麻硅胶干燥叶片为材料,采用TIANGEN试剂盒提取罗布麻基因组DNA,得到满足RAPD(Random amplified polymorphic DNA)分析的罗布麻基因组DNA.[结果]通过单因素优化实验,得到罗布麻RAPD分析的最佳反应体系为:Mg2+ (2.0mmol/L)、dNTPs(0.5 mmol./L)、primer(0.4 mmol/L)、DNA(1μL)、Tap酶取1μL、10×buffer取1μL,总反应体系为10 μL;扩增程序为:在94℃下预变性,然后进行42个循环(94℃变性30 s、38℃退火30 s、72℃延伸2min),最后在72℃延伸7 min.[结论]提取的罗布麻总DNA均有较高的质量,适合RAPD分析;Tiangen植物基因组DNA提取试剂盒对罗布麻基因组DNA有着良好的提取效果;对罗布麻RAPD-PCR中Mg2+、dNTPs、DNA聚合酶和引物浓度进行优化,较为理想的各因子用量和扩增程序为:Mg2+(2.0 mmol/L)、dNTPs(0.5mmol/L)、primer(0.4 mmol/L)、Tap酶(0.5 U/μL)、DNA(40 ng),总反应体系为10 μL;扩增程序为:在94℃下预变性5 min,然后进行42个循环(94℃变性30 s、38℃退火30 s、72℃延伸2 min),最后在72℃延伸7min.  相似文献   
68.
新疆十字花科短命植物系统发育关系及分化时间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李岩  冯缨  刘斌  吕光辉  王习勇 《干旱区研究》2014,31(6):1100-1108
利用核[WTBX]ITS、叶绿体trnL F(含trnL内含子和trnL trnF间隔区)[WTBZ]DNA序列,研究分布在新疆的十字花科短命植物的系统发育关系,探讨本区十字花科短命植物与非短命植物之间的系统关系,并利用分子钟原理,估算短命植物的分化时间。主要研究结果如下:短命植物不是单系群,而是聚为多个分支,镶嵌在非短命植物类群中;短命植物分支(属/种)分别与分类学上相近的非短命植物分类单位(近缘属/同属物种)具有很近的系统发育关系,说明短命植物并非单一起源,其分化和发育并未超越属种的演化关系。十字花科短命植物的亲缘关系:涩荠属、丝叶芥属、鸟头荠属、念珠芥属、四齿芥属、绵果荠属、棒果芥属和紫罗兰属亲缘关系较近;离子芥属、脱喙荠属和异果芥属具有较近的亲缘关系;舟果荠属、菘蓝属、厚翅荠属3个属的物种嵌合在一起,并与线果芥属的关系较近;四棱荠属和螺喙荠属系统发育关系很近;庭荠属、独行菜属、高河菜属的短命植物均与同属的物种聚在一起,高河菜属与四棱荠属、螺喙荠属的关系较近。计算表明,涩荠属短命植物的分化时间大致在14~6 Ma,即中新世中期至晚期,要早于第三纪末第四纪初的结论。短命植物在这个时间段的分化可能与期间青藏高原的不断隆起密切相关,青藏高原的隆起导致亚洲内陆气候的干旱化以及干旱、半干旱区逐渐形成,促进了短命植物在新疆的进化和发育。  相似文献   
69.
新疆绿洲生态安全及其维护   总被引:19,自引:2,他引:17  
新疆分布着我国重要的绿洲农业区 ,又是我国资源、能源的重要接替区 ,在经济发展取得长足进步的同时 ,新疆绿洲的生态环境问题日益突出 ,清醒、客观、准确的认识新疆绿洲的生态环境现状 ,制定相应的整治对策 ,对于新疆经济和社会可持续发展是十分重要的。本文在充分剖析该区域生态环境特点的基础上 ,对生态安全面临的挑战作了分析 ,探讨了可持续发展的方向及可行的途径。  相似文献   
70.
梭梭水力提升与浅根系植物优势度、丰富度和多度的关系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究梭梭水力提升与浅根系植物优势度、丰富度和多度之间的关系,以了解干旱区荒漠林内深、浅根系植物的种间关系,对干旱荒漠区植物的利用与保护提供理论依据。[方法]利用群落调查、同位素示踪和对比分析等方法对新疆艾比湖荒漠中梭梭是否拥有水力提升、以及其与植物优势度、多样性之间的关系进行了探索。[结果](1)梭梭拥有水力提升现象;(2)相对梭梭树冠外的浅根系草本和灌木,其树冠下浅根系草本和灌木的生长优势度指数较高,长势更好;(3)一年生长过程中,梭梭树冠下灌木和草本群落的物种多度和丰富度均显著高于树冠外(p0.05)。[结论]干旱区荒漠群落的建群种梭梭拥有水力提升过程,该过程能够改善浅层土壤水分条件,从而使得其伴生的浅根系草本和灌木的长势更好,影响着干旱区荒漠群落的物种多样性维持过程。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