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762篇
  免费   52篇
  国内免费   111篇
林业   174篇
农学   150篇
基础科学   202篇
  145篇
综合类   1140篇
农作物   96篇
水产渔业   100篇
畜牧兽医   684篇
园艺   134篇
植物保护   100篇
  2024年   19篇
  2023年   89篇
  2022年   60篇
  2021年   72篇
  2020年   77篇
  2019年   125篇
  2018年   134篇
  2017年   57篇
  2016年   106篇
  2015年   86篇
  2014年   223篇
  2013年   135篇
  2012年   134篇
  2011年   149篇
  2010年   105篇
  2009年   110篇
  2008年   136篇
  2007年   109篇
  2006年   114篇
  2005年   112篇
  2004年   87篇
  2003年   73篇
  2002年   71篇
  2001年   65篇
  2000年   63篇
  1999年   54篇
  1998年   41篇
  1997年   37篇
  1996年   42篇
  1995年   22篇
  1994年   31篇
  1993年   28篇
  1992年   27篇
  1991年   19篇
  1990年   18篇
  1989年   26篇
  1988年   12篇
  1987年   8篇
  1986年   9篇
  1985年   7篇
  1984年   6篇
  1983年   8篇
  1981年   7篇
  1980年   1篇
  1979年   1篇
  1978年   2篇
  1966年   1篇
  1965年   3篇
  1960年   1篇
  1955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2925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25 毫秒
141.
142.
油松容器苗猝倒病又名幼苗立枯病,是一种为害油松苗木比较严重的病害。本文针对油松苗木易发的猝倒病发病根源、主要症状及发病规律等特点,结合生产实践经验,对油松苗木猝倒病的防治进行了全面综合分析,提出从种子处理、苗圃地选择、整地、苗木管理等多方面结合化学防治等措施进行油松苗木猝倒病的防治。  相似文献   
143.
久安乡地处云贵高原,黔中腹地,该地土壤条件、气候条件及古茶树资源条件等都是茶产业发展的适宜地区。本文从自然地理条件、古茶树资源等方面介绍了久安乡茶产业发展优势。并介绍了目前茶产业发展现状与未来规划,指出了茶产业发展中存在的问题及发展对策。  相似文献   
144.
武汉单极虫巢式聚合酶链反应检测方法的建立与优化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应用巢式聚合酶链反应(nested PCR)建立了一种检测异育银鲫武汉单极虫(Thelohanellus wuhanensis)基因组DNA的方法,提取的DNA作为模板进行两次扩增,第一次扩增用单极虫18S rRNA序列通用引物:5'-CTGCGGACGGCTCAG TAAATCAGT-3'和5'-CCAGGACATCTTAGGGCATCACAGA-3',扩增长度为1 584 bp;第二次依据第一次扩增产物中武汉单极虫特有的高度保守区设计特异性引物:5'-ACCCACTTCTGTGGC CTTTC-3'和5'-AATCCGACCTACAACGCTGG-3',扩增长度为853 bp。结果表明,通过PCR反应体系中退火温度、dNTP、Mg2+、延伸时间、扩增循环数和模板浓度的优化,优化后的巢式PCR最低DNA检测量达10 fg,优化后比常规PCR检测的灵敏度高104倍。因此,本文所建立的巢式PCR检测方法适合于水环境或水生动物中武汉单极虫的微量检测,也为异育银鲫武汉单极虫病的诊断和流行病调查提供了一种高灵敏的检测技术。  相似文献   
145.
本试验旨在调查新疆石河子地区奶牛乳房炎源大肠杆菌的某些生物学特性及其耐药状况,以提高药物疗效,减少牛奶中药物的残留。试验从新疆石河子地区患乳房炎奶牛的乳样中分离纯化并鉴定出21株大肠杆菌,并对大肠杆菌分离株进行抗菌药物敏感性分析。结果表明,21株大肠杆菌对21种抗菌药物中的6种药物耐药率超过50%,其中最多的耐药15种,最少的耐药5种,耐药6及6种以上的菌株共占到76.19%。提示,该地区奶牛乳房炎源大肠杆菌对多种药物已产生了不同程度的耐药性,且存在严重的多重耐药情况。  相似文献   
146.
海洋大型绿藻条浒苔与微藻三角褐指藻相生相克作用的研究   总被引:15,自引:0,他引:15  
以种群密度为变量,采用实验生态学手段研究了大型海藻条浒苔与赤潮藻类三角褐指藻间的生长竞争关系,以及条浒苔水溶性抽提液对三角褐指藻生长的影响。结果表明,在无营养盐限制条件下,低密度条浒苔(0.3~0.7 g/L)均能抑制三角褐指藻(起始浓度104cell/ml)的生长,最大抑制率为74.5%;低起始浓度(102~103cell/ml)的三角褐指藻,对条浒苔具有促生长效应,而高起始浓度(104~105cell/ml)的三角褐指藻在一定程度上抑制条浒苔的生长。条浒苔水溶性抽提液(0.3~0.7 g/L)对三角褐指藻的生长皆表现出明显的抑制效应,平均抑制率为75.2%,抑制效果较条浒苔鲜组织更为明显;其最大抑制效应(84.8%)表现在接种后的第8天,三角褐指藻的生长抑制量随条浒苔水溶性抽提液浓度的增加而增大。表明条浒苔可能通过相生相克作用影响共培养体系中三角褐指藻的生长。  相似文献   
147.
  目的  明确冀中南种植黄瓜设施土壤盐分、酸碱性和养分状况,为提高土壤质量及农业绿色发展提供依据。  方法  于2015年在冀中南地区6个黄瓜设施栽培主产区以20 cm土层厚度、分5层采集1 m土层的设施内及其相邻或附近露地粮田土壤样品(分别称为设施土壤和粮田土壤),测定盐分、酸碱性及养分含量,分析该区域设施土壤理化性质及养分变化状况。  结果  (1)与粮田土壤相比,冀中南设施表层(0 ~ 20 cm)土壤盐分、有机质、硝态氮、速效磷、速效钾均显著增加,其平均含量分别为粮田土壤的1.78倍、1.43倍、2.56倍、7.59倍、2.56倍;土壤pH显著降低,平均降幅为0.54个单位。(2)不同采样点间设施土壤(0 ~ 20 cm)盐分、酸碱性、养分状况存在较大的差异,土壤电导率变化范围为271.6 ~ 631.6 μS cm?1 ,土壤pH变化范围为7.20 ~ 7.93,土壤有机质、硝态氮、速效磷、速效钾变化范围分别为16.2 ~ 36.4 g kg?1 、52.9 ~ 205.9 mg kg?1、107.5 ~ 315.6 mg kg?1、188.9 ~ 757.9 mg kg?1。(3)设施土壤0 ~ 100 cm土层硝态氮和速效磷含量均高于同层粮田土壤,每层增幅分别为77.9%、69.2%、38.6%、25.1%、73.6%和161.3%、261.85%、224.7%、135.3%、120.4%,除40 ~ 60 cm与60 ~ 80 cm土层土壤硝态氮差异不显著外,其余均显著高于粮田土壤。  结论  与粮田土壤相比,冀中南种植黄瓜的设施土壤盐分积累严重、pH显著下降,养分含量显著提高、但不同养分间比例不平衡;需提高土壤有机质含量、总量控制养分投入量和不同养分间比例,以防治土壤次生盐渍化和pH下降趋势,进而提高土壤质量,为蔬菜高产稳产和设施农业绿色发展提供技术支撑。  相似文献   
148.
以日本铁杆大葱品种中发现的雄性不育株为不育源,用测交—回交及测交父本、轮回父本自交法,筛选出耐抽薹雄性不育系200730A和相应保持系20070873B,不育株率和可育株率均达到99%以上。选育的不育系表现抽薹晚、配合力高、杂种优势明显。200730A雄性不育系与长宝大葱自交系选配的杂交组合农大夏葱1号抽薹晚,产量高,比日本大葱平均增产18.41%,抗病性好,适宜在黄淮海区域种植。  相似文献   
149.
科技创新驱动现代农业发展的思考   总被引:5,自引:3,他引:2  
我国现代农业的发展离不开科技的支撑,农业科技创新是驱动现代农业发展的主要动力。针对我国现代农业发展的需求,文章提出建立现代农业科技创新体系,增强农业科技自主创新能力;探索建立多元化的农业社会化服务体系,加快农业科技成果的转化与应用;加大对农业科技创新的投入力度,建立持续稳定的支持机制等科技创新驱动现代农业发展的建议。  相似文献   
150.
为了弄清垄沟筑垱机筑垱阻力的变化规律,对现有6种翻转铲在入土深为12、14、16cm条件下进行试验研究。通过分析不同铲板筑垱阻力的差异及筑垱阻力与入土深度、铲板尺寸的相关性得出:入土深度对筑垱阻力的影响较大,深14、16cm与深12cm相比,搂土阻力平均值分别增加约1.4和2.1倍,翻转阻力平均值递增约2.3倍;在入土深为14、16cm时,不同翻转铲的筑垱阻力有显著差异(α0.05);铲板顶边宽B与铲板高H是筑垱阻力的主要影响因素,B较小、H较大的铲板,筑垱阻力较小。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