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79篇
  免费   0篇
  国内免费   8篇
林业   1篇
农学   2篇
基础科学   2篇
  6篇
综合类   24篇
水产渔业   1篇
畜牧兽医   151篇
  2024年   1篇
  2023年   5篇
  2022年   4篇
  2021年   5篇
  2020年   8篇
  2019年   5篇
  2018年   3篇
  2017年   2篇
  2016年   6篇
  2015年   5篇
  2014年   14篇
  2013年   5篇
  2012年   16篇
  2011年   7篇
  2010年   12篇
  2009年   3篇
  2008年   6篇
  2007年   8篇
  2006年   5篇
  2005年   9篇
  2004年   12篇
  2003年   8篇
  2002年   13篇
  2001年   11篇
  2000年   5篇
  1999年   8篇
  1997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87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41.
开展了社泊公羊与小尾寒羊母羊杂交育种研究,对自群繁育后代早期增重、生长发育、繁殖性能进行了测定,结果显示,自群繁育后代3月龄公、母羊体重分别为27.36 kg和22.88 kg,较小尾寒羊分别高6.98 kg和7.20 kg,3月龄日增重分别为272.56 g和227.44 g,较小尾寒羊分别高78.67 g和80.7...  相似文献   
42.
利用孕酮栓+PMSG+PG法对羊同期发情效果的试验研究   总被引:13,自引:1,他引:13  
利用孕酮栓+PMSG+PG法对大群体羊进行同期发情处理,比较不同季节、地区、埋栓时间及品种对同期发情效果的影响。结果表明:该方法在春季、秋季和冬季对山羊均可获得较好的同期发情效果,并且发情时间主要集中于处理结束后的0~24 h和25~48 h;对于山区及平原的山羊,0—24 h及25—48 h同期率差异不显著(P>0.05);埋栓时间长短对于山羊在0—24 h、25~48 h及0~72 h的同期率差异均不显著(P>0.05);绵羊同期效果显著低于山羊(P<0.05)。  相似文献   
43.
乳牛热应激是由于受到炎热的刺激而引起的一系列反应。这是因为用于乳牛散发热量的主要器官——呼吸器官对于热量的散发较为缓慢,因此乳牛特别怕热,易于发生热应激反应。大量的统计学数据表明,在炎热的夏季里,由于热应激反应的影响,泌乳牛日均产奶量约减少0.5~2.5kg,乳脂率平均约  相似文献   
44.
48只杜泊绵羊供体用促卵泡素(FSH) 进行超排处理, 用手术法采胚, 39只羊共获250枚可用胚, 头均获可用胚为6 41 ( 250 /39 ) 枚,不同产地FSH及供体年龄对超排效果影响差异不显著(P>0 05)。将250枚可用胚植入209只小尾寒羊受体中, 产羔101只, 产双羔受体10只,产羔率为48 33% (101 /209)。结果表明: 移三胚、双胚的受体羊产羔率明显高于移单胚的产羔率, 差异极显著(P<0 01 ); 移植受体的移入侧卵巢上有3个及以上黄体的受胎率高于1个黄体和2个黄体, 但差异不显著(P>0 05); 不同饲养管理水平下羔羊初生重差异显著(P<0 05 ),但受胎率无显著差异。双羔平均初生重较单羔低0 58kg, 差异显著(P<0 05); 双羔成活率较单羔成活率低25 6%, 差异极显著(P<0 01 );单羔妊娠期较双羔长, 差异显著(P<0 05)。  相似文献   
45.
哺乳动物胚胎体外发育培养技术是胚胎发育生物学、转基因、动物克隆等研究的重要技术平台.因此,建立稳定的体外胚胎培养体系和提高胚胎发育效果显得尤为重要.  相似文献   
46.
近年来,华北地区的各养羊场流行着一种云翳病。作者对发病的羊只进行了病原的分离,经生化试验及生物学特性 试验证实,该分离菌为李氏杆菌,经动物试验,验证了李氏杆菌即是引起学云翳的病原菌,试验过程中对分离菌进行了11种药物的敏感性试验,其中对氨苄青霉素、庆大霉素、卡那霉素、林可霉素高度敏感。  相似文献   
47.
48.
舍饲养羊应注意的问题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相似文献   
49.
50.
研究了不同成熟培养时间(21、242、7 h)、FSH剂量(0、0.02、0.04、0.06 AU/mL)和激素组合(FSH+LH+E2、FSH+LH、LH+E2、FSH+E2)、氨基酸以及负压低氧条件(-300 mmHg2、%CO28、%~10%O2)对山羊卵母细胞体外成熟/体外受精(IVM/IVF)的影响。结果表明:山羊卵母细胞成熟培养以24~27 h较为适宜;添加FSH组的受精卵裂率显著高于未添加组(P〈0.01),添加剂量以0.02~0.04 AU/mL效果为最佳;LH对山羊的IVM/IVF无显著影响;E2添加对山羊IVM/IVF有负面影响,使囊胚发育率显著降低(P〈0.05)。在成熟液中添加必需氨基酸(EAA)和非必需氨基酸(NEAA)均能显著提高受精卵裂率(P〈0.05)。负压低氧环境对山羊卵母细胞的体外成熟无显著影响,但是不利于山羊的体外受精,使受精卵裂率极显著降低(P〈0.01);负压低氧环境对提高胚胎发育率的作用不明显。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