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67篇
  免费   1篇
林业   7篇
农学   2篇
基础科学   13篇
  5篇
综合类   27篇
畜牧兽医   3篇
园艺   11篇
  2024年   1篇
  2023年   3篇
  2022年   2篇
  2021年   4篇
  2020年   2篇
  2019年   5篇
  2018年   8篇
  2017年   2篇
  2016年   3篇
  2015年   3篇
  2014年   3篇
  2013年   3篇
  2012年   6篇
  2011年   1篇
  2010年   6篇
  2009年   7篇
  2007年   3篇
  2005年   2篇
  2004年   1篇
  2003年   1篇
  2001年   1篇
  1995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68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218 毫秒
21.
为实现健康苗定位补苗移栽机自动化作业,根据幼苗的颜色特征,介绍一种基于计算机视觉的快速植物幼苗识别方法。该法能够快速准确地将幼苗从复杂的土壤背景中识别出来,为后续工作奠定基础。  相似文献   
22.
槽轮式补饲机颗粒动力学数值模拟与试验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为研究槽轮式补饲机颗粒饲料的排料特性,采用Hertz-Mindlin 无滑动接触模型,分析颗粒的碰撞接触力和阻尼力,建立颗粒饲料的平动运动和滚动运动方程,并采用离散元方法,数值模拟槽轮转动时颗粒群的速度分布、运动规律及单个颗粒与槽轮中心轴的距离,定性描述槽轮转速对颗粒速度分布、带动层厚度、槽轮充满系数的影响。采用临沂永澳700和永澳997颗粒饲料对四槽轮式补饲机的排料特性进行试验,得到槽轮充满系数随着槽轮转速的增加而减小,并且槽轮转速对充满系数有显著影响。同时,进行四槽轮补饲机的定比例和定量投料试验,经检测,投料计量误差最大值为1.13%,最小值为0.56%,平均计量误差为0.83%,颗粒饲料的掺混质量良好。  相似文献   
23.
[目的]研究以库源调节理论为依据,为红富士苹果果实品质提升提供技术支撑.[方法]以新疆天山北坡伊犁霍城县栽培的红富士苹果为试材,采用不同的疏果(不疏果、轻度疏果、重疏果)和摘叶(不摘叶、摘50;叶片)处理,研究库源调节与不同时期果实外观品质和内在品质的关系.[结果]在疏果处理下各糖分含量积累在不同生育期表现效果具有一定的差异性,均以重疏效果最好,同时,重疏促进蔗糖合成酶活性,疏果促进内源激素GA3和IAA的形成,不疏果或少疏果有利于ABA的积累;在摘叶处理下可提高蔗糖磷酸合成酶活性.[结论]疏果摘叶库源调节处理影响红富士苹果果实发育动态、果实糖分和酶活性及内源激素等的积累,对其生理代谢过程起到一定的调节作用.  相似文献   
24.
为给野苹果的管护和更新复壮提供参考,在新疆新源县野苹果林设置样地,调查野苹果生存状况与卫生采伐后的保留体萌生枝、根蘖苗和干基苗的生长特征。针对野苹果生存状况,卫生采伐以保留存活树体为原则,将自然死亡、受病虫危害和其他自然因素损伤的部分伐除。结果表明:研究区域中,存活Ⅰ~Ⅵ级野苹果的数量比例分别为4.03%、24.19%、21.77%、1.21%、12.50%和36.29%,其中Ⅲ级~Ⅵ级属于濒危至死亡的个体占71.77%,种群数量衰亡现象严重。经卫生采伐后的野苹果林地内,存在受较轻度干扰和中度以上卫生干扰等多种野苹果个体类型,其中野苹果树受中度以上卫生干扰后形成伐桩、头木和截枝木3类数量较多的保留体,其平均高度分别为(0.58±0.25)、(2.47±0.90)和(7.59±1.99)m,基径分别为(22.33±1.76)、(23.13±2.10)和(24.52±2.06)cm,三者的基径之间有显著差异,存活率由高到低依次为截枝木、头木、伐桩。野苹果可天然繁殖根蘖苗和干基苗,伐桩、头木和截枝木3类保留体还可产生萌生枝,且萌生枝在3种无性繁殖苗中生长力最强,其次是根蘖苗,干基苗最弱,未发现萌生枝代替主干和根蘖苗建成幼树(胸径≥5cm)的更新现象。保留体的3种无性繁殖苗中,仅萌生枝可生长发育到具有繁殖种子的能力,可开花和结果的保留体分别占26.66%和22.77%,比例由高到低依次为截枝木、头木、伐桩。尽早对衰亡严重的野苹果进行生态性的卫生采伐,既可减缓野苹果退化,又可促进保留体的无性繁殖与复壮更新。  相似文献   
25.
[目的]探讨不同抗旱措施下新疆野苹果移栽苗土壤水分及叶片生理响应,筛选最佳的节水抗旱技术.[方法]以1年生新疆野苹果幼苗为材料,采用传统移栽、覆盖移栽、管件防护移栽、容器育苗移栽、生物制剂移栽等抗旱措施进行试验,测定不同措施处理下幼苗移栽地7—9月主要生长季的土壤含水量,并测定和分析其叶片叶绿素含量、抗氧化酶活性及渗透...  相似文献   
26.
对新疆北疆地区仁用杏龙王帽和优一的授粉生物学特性进行研究.结果表明:龙王帽和优一的花期相遇,各年份间相差不大.仁用杏不同的果枝类型,形成的完全花比例不同,短果枝和花束状果枝上的完全花比例最高,其次为中果枝,长果枝最低.通过自花授粉、自然授粉和异花授粉情况的比较发现,龙王帽和优一可以互相授粉,授粉亲和性高.  相似文献   
27.
28.
新疆杏品种果实发育动态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对8个新疆杏品种的果实发育动态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杏果实生长发育动态呈"快—慢—快"的"双S"型曲线,整个发育期大致可分为3个时期,即果实第一次快速生长期、果实缓慢生长期和果实第二次快速生长期。"双S"型生长曲线因不同品种的果实生长量和三个生长期持续时间不同而波动趋势有差异。所有品种在各生长期内的果实生长量占成熟时比例和果实平均日生长量都以果实第一次快速生长期最大,果实鲜重和干重则以果实第二次快速生长期最大,二者增长曲线呈"双S"型,但干重"双S"型不明显。果核的快速生长与果实第一次快速生长同时开始,但提前约1周结束。盛花末期后第5周核开始硬化,胚开始发育。多数品种在第9周核完全硬化;胚快速生长3周,第8周开始缓慢生长。  相似文献   
29.
以2008年冰雪灾害对森林生态系统的破坏为背景,通过人工去除林冠层保留树干模拟森林的机械损伤,研究粤北小坑流域藜蒴栲群落林下植被的变化.结果表明:(1)试验1.5年后,去除林冠层、林下添加枯枝落叶的处理,林下灌木、草本科、种及乔木幼苗种的数量显著增加(P<0.05);去除林冠层且地表枯落物层保持不变的处理,林下草本科、种数量增加显著,乔木幼苗及灌木科、种差异不显著(P>0.05);林下添加枯枝落叶,林冠层不做处理,林下植被各生活型物种数有所减少,但差异不显著.(2)去除林冠层后,一些阳生种如野桐、山乌桕、山苍子、红紫珠、蕨状苔草、广东蛇葡萄等大量入侵并占据优势地位,林下植被盖度显著提高.(3)去除林冠层在短期内可显著增加林下植被生物多样性,添加枯落物对林下植被生物多样性影响不显著.  相似文献   
30.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