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64篇
  免费   0篇
林业   1篇
农学   6篇
综合类   52篇
畜牧兽医   2篇
植物保护   3篇
  2024年   1篇
  2023年   1篇
  2021年   1篇
  2020年   1篇
  2019年   3篇
  2018年   1篇
  2017年   1篇
  2016年   1篇
  2015年   3篇
  2013年   4篇
  2011年   3篇
  2010年   3篇
  2009年   3篇
  2008年   2篇
  2007年   3篇
  2006年   2篇
  2005年   1篇
  2004年   5篇
  2003年   4篇
  2002年   6篇
  2001年   2篇
  2000年   3篇
  1999年   5篇
  1997年   2篇
  1996年   1篇
  1994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64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21.
用最小二乘法和估计缺值法对同一有缺失数据的玉米新组合比较试验资料进行分析,对分析结果进行比较研究,结果表明:最小二乘法能估计出组合效应,获得组合的最小二乘均数,精确地进行方差分析和多重比较,与传统的估计缺值法相比,最小二乘法更为简便,分析结果更精确可靠。  相似文献   
22.
通过测定约180日龄的8个群体(梅山、大白、长白、大白×梅山F1代、梅山×大白F1代、长白×大白F1代、大白×长白F1代以及大白×梅山F2代)459头猪胴体性状、肉质性状以及肌细胞生成素基因(MYOG)多态性,分析MYOG在猪群体中的遗传效应。结果表明:MYOG在猪群体中呈现3种基因型,即AA、AB、BB;群体瘦肉率的提高与BB基因型显著相关,相较于AA与AB基因型,其提高幅度分别为3.57%和3.28%;在大白×梅山F2代群体中,MYOG的基因型与背最长肌pH值、股二头肌pH值呈显著相关;在大白×梅山F1代群体中,MYOG基因型与股二头肌大理石纹MM2呈显著相关。  相似文献   
23.
为了解银法利和霉多克不同浓度对葡萄霜霉病的防治效果、适宜使用浓度和作物安全性,石河子一二一团农业技术推广站对这两种药剂进行了田间药效试验.  相似文献   
24.
针对混凝土破坏过程损伤定位的技术难题,对混凝土试样进行了单轴压缩CT扫描试验及声发射损伤定位试验,利用分形理论计算了CT图像的分形维数,建立了基于CT图像及声发射损伤点的损伤变量。研究结果表明:随试件的加载进程,混凝土分形维数和损伤变量变化规律一致,可将混凝土分形维数和损伤变量的快速增大作为混凝土失稳破坏的前兆;综合利用混凝土三维重建图像和声发射损伤图,对混凝土裂缝萌生和演化的全过程进行观察和分析,这为分析混凝土的裂缝萌生损伤过程和定位损伤位置提供了一种新方法。  相似文献   
25.
明道绪  刘永建 《作物学报》1997,23(4):432-439
在缺失数据两因素随机区组试验资料是两因素水平组合重复数不等的非平衡资料。本文根据最小二乘原理提出分析这类资料的新方法。利用此法,可以估计出两因素的主效互作效应,人而获得两因素各水平及其合作的最小二乘均数,并精确地进行方关分析与多重比较,最后,以一实例介绍该方法的应用。  相似文献   
26.
作物品种区域试验多年资料联合分析法的计算机程序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分别用VisualBASIC 6 .0和TheSASSystemforWindowsV6 .12编制了作物品种区域试验多年资料联合分析方法的计算机程序。程序调试结果表明 ,两种系统开发的程序不仅可以进行方差分析 ,而且可以计算品种、试点和品种试点组合的最小二乘均数 ,并可对其差异显著性进行检验 ,且计算结果完全相同。  相似文献   
27.
介绍了神经网络应用中使用广泛的RBF神经网络的模型及其学习算法,将其用于粉煤灰混凝土强度预测,结果表明,RBF网络方法是一种可以定量分析、简便易行、具有较高精度的预测方法,在混凝土性能预测中具有广阔的应用前景。  相似文献   
28.
针对边坡稳定影响因素所具有的随机性、不确定性等特点,采用SOM与BP复合神经网络模型,共同描述边坡稳定性程度及影响因素之间的复杂非线性映射,用来解决边坡稳定性预测问题,实例证明,该模型具有较高分析准确率,有较强的工程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29.
本文根据最小二乘原理提出了分析有缺失数据单因素随机区组试验资料的新方法,包括处理最小二乘均数估计、方差分析和处理最小二乘均数的显著性检验。最后,介绍了新方法的电算程序设计  相似文献   
30.
本文在分析《物流管理》实施课程改革必要性的基础上,提出课程教学改革的设计理念,从课程的教学目标、教学内容、教学方法、教学资源、课程考核体系等方面进行设计,并对课程的教学师资提出了要求,以促进高职院校管理类专业课程的建设与发展。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