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695篇
  免费   25篇
  国内免费   42篇
林业   49篇
农学   17篇
基础科学   85篇
  27篇
综合类   277篇
农作物   40篇
水产渔业   14篇
畜牧兽医   205篇
园艺   30篇
植物保护   18篇
  2024年   15篇
  2023年   40篇
  2022年   27篇
  2021年   23篇
  2020年   22篇
  2019年   40篇
  2018年   53篇
  2017年   28篇
  2016年   28篇
  2015年   28篇
  2014年   64篇
  2013年   55篇
  2012年   56篇
  2011年   54篇
  2010年   24篇
  2009年   52篇
  2008年   31篇
  2007年   30篇
  2006年   18篇
  2005年   18篇
  2004年   8篇
  2003年   9篇
  2002年   8篇
  2001年   8篇
  1999年   3篇
  1998年   3篇
  1997年   3篇
  1996年   2篇
  1995年   5篇
  1994年   2篇
  1993年   1篇
  1992年   1篇
  1991年   1篇
  1990年   1篇
  1987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762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731.
武夷岩茶制作技艺分萎凋、做青、炒青、揉捻、烘焙等一系列工序,制作过程中须结合天气、茶青、制作场所、制茶工具、人工配备、质量监管等情况,灵活把控每一道工序,每道工序环环相扣,掌握恰到好处,才能形成优良品质的武夷岩茶。文章详细阐述了武夷岩茶的传统制作技艺,对其传承具重要意义,同时为深入认识武夷岩茶制作技艺作为世界级及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732.
以常温处理(25℃)为对照,研究了高温(39℃)胁迫对3个辣椒材料花粉活力、相对电导率、抗氧化系统及热激蛋白基因(CaHSP16.4)表达的影响。试验结果表明:在高温胁迫下,创椒一号的热害指数和相对电导率的增幅均高于207×1和R9,而其花粉活力低于后两者;在高温处理下,R9的SOD活性呈现上升趋势,而207×1和创椒一号出现下降趋势,创椒一号的下降幅度最大;R9和207×1的POD活性在高温处理后均呈现上升趋势,而创椒一号呈现下降趋势;高温处理下R9、207×1和创椒一号的APX活性均高于常温处理下的,但前两者的升高幅度更大;在高温胁迫下,R9和207×1中CaHSP16.4基因的表达增量均高于创椒一号。总之,3个辣椒材料的耐热性表现为R9> 207×1>创椒一号。  相似文献   
733.
根据农业科研创新团队开展科技服务的时代背景,结合近年江苏徐淮地区淮阴农业科学研究所设施蔬菜创新团队的科技服务实践,从创新团队科技服务人员的规模和结构、服务方式、服务特色、人员激励、服务流程等方面,分析和阐明新时期农业科研创新团队开展科技服务工作的机制,重点是以产业需求为导向、以农民增收为终极目标,依靠团队的科技成果和力量,以点带面地开展科技服务,为乡村振兴贡献力量,体现创新团队科技服务工作的特色,为其他创新团队开展科技服务提供理论参考。  相似文献   
734.
冯娜  刘欣  刘元春 《农业工程》2017,7(6):18-20
保护性耕作作为一种土壤资源可持续发展的农田措施,备受关注。概述了在新发展形势下保护性耕作研究的进展以及在可持续发展、增加农民收入、加速农村建设、作物增产丰收和节水节能等方面的作用,并提出保护性耕作目前存在的问题。   相似文献   
735.
利用SNP基因芯片(56 110个SNP)对3对玉米大斑病Ht3近等基因系进行检测分析。借助生物信息学和比较基因组学方法,确定了29个相关数量抗性候选基因,均分布于2、3、7、9号染色体;14个候选基因与各类酶活性、能源合成、金属离子、DNA合成修饰、抗逆等功能相关。其中,GRMZM2G058197位于7号染色体bin7.04区域166087520-166091392,与玉米大斑病质量抗性基因Ht3基因位置相吻合。  相似文献   
736.
提升生态产品供给能力是推进我国生态文明建设的着力点,也是推进生态惠民的有力抓手。文中基于博弈论方法分析作为宏观主体的中央政府和地方政府与作为微观主体的森工企业和林区职工之间存在的互动关系,探讨目前我国国有林区以政府为核心的林业生态产品供给模式存在的问题;根据分析结果,提出应由单中心的政府主导供给模式转向多中心的林业生态产品供给模式,并且应针对不同情况采取相应的优化供给模式。  相似文献   
737.
1949年以来河北省耕地利用转型特征及过程   总被引:3,自引:2,他引:1       下载免费PDF全文
把握耕地利用转型脉络是改进耕地资源管理模式的重要前提。该研究通过构建耕地利用形态的度量指标,刻画1949-2019年长时间序列变化特征,基于趋势性转折点诊断耕地利用形态转型期,分析不同转型期耕地转型的诱发路径。结果表明:1)河北省耕地利用形态表现出明显的转型特征。其中耕地利用面积以快速减少转变为缓慢减少为标志发生转型;耕地利用结构以水浇地占比超过50%为标志发生转型,由旱地为主逐渐向以水浇地为主演变;耕地利用强度表现为快速增强后平缓发展的趋势,耕地利用强度达到最高值后开始转型为平衡发展;耕地经营模式受政策驱动,由家庭分散经营逐渐向小农户与土地流转、土地托管等规模经营并存转型;耕地利用功能呈现上升-下降-上升的演变趋势,以耕地主导功能由社会功能向生产功能转变为标志发生转型。2)随着社会经济发展,河北省耕地利用形态相继发生转型。耕地类型结构、功能等形态在1975年和1995年完成转型,早于社会经济发展初级阶段向中高级阶段转型;耕地利用面积、耕地经营模式和利用强度等形态转型分别在2011、2002和2008年完成,晚于社会经济发展初级阶段向中高级阶段转型。3)人口增长、区域发展政策、社会发展与技术进步、农户土地利用行为等是区域耕地利用转型的重要诱发路径。  相似文献   
738.
本文梳理自清代以来武夷岩茶品类的历史面貌,体现武夷岩茶在不同时期的认知过程。武夷岩茶经种植、生产进入消费市场、品饮生活等环境,呈现丰富的品类样态,也是武夷茶文化的重要一面。本文探讨武夷岩茶分类的重要性,以凝聚武夷岩茶的品牌力量,促进武夷山茶产业持续健康高质量发展。  相似文献   
739.
740.
王强盛  刘欣  许国春  余坤龙  张慧 《土壤》2023,55(6):1279-1288
稻田是大气温室气体甲烷(CH4)和氧化亚氮(N2O)的重要排放源, 稻田温室气体减排一直是生态农业研究的热点。目前, 采用水稻品种选择利用、水分控制管理、肥料运筹管理、耕作制度调整以及种养结合模式等方法来减少稻田温室气体排放有较好实践效应, 但不同稻田栽培环境(露地、网室)基础上的稻鸭共作对麦秸全量还田的稻田温室气体排放特征及相关土壤理化特性关联性的影响尚为少见。本研究采用裂区设计, 在两种栽培环境条件下, 以无鸭子放养的常规稻作和麦秸不还田为对照, 在等养分条件下分析麦秸全量还田与稻鸭共作模式对稻田土壤氧化还原电位、CH4排放量、产CH4潜力及CH4氧化能力、N2O排放量及N2O排放高峰期土壤反硝化酶活性、全球增温潜势、水稻产量的影响, 为稻田可持续生产和温室气体减排提供参考。结果表明, 麦秆还田增加了稻田产CH4潜力、提高了CH4排放量, 降低了稻田土壤反硝化酶活性、土壤氧化还原电位和N2O排放量, 整体上导致全球增温潜势上升96.89%~123.02%; 稻鸭共作模式, 由于鸭子的不间断活动提高了稻田土壤氧化还原电位, 降低了稻田产CH4潜力, 增强了稻田CH4氧化能力, 从而降低稻田CH4排放量, N2O排放量虽有提高, 整体上稻鸭共作模式的全球增温潜势较无鸭常规稻田下降8.72%~14.18%; 网室栽培模式显著提高了稻田土壤氧化还原电位, 降低稻田产CH4潜力、CH4氧化能力和土壤反硝化酶活性, 减少了稻田CH4和N2O排放量, 全球增温潜势降低6.35%~13.14%。本试验条件下, 稻田土壤的CH4氧化能力是产CH4潜力的2.21~3.81倍; 相同环境条件下, 稻鸭共作和麦秸还田均能增加水稻实际产量, 网室栽培的所有处理较相应的露地栽培减少了水稻实际产量1.19%~5.48%。本试验表明, 稻鸭共作和网室栽培可减缓全球增温潜势, 稻鸭共作和麦秸还田能够增加水稻实际产量。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