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93篇
  免费   5篇
  国内免费   5篇
林业   6篇
农学   19篇
基础科学   12篇
  11篇
综合类   67篇
水产渔业   12篇
畜牧兽医   67篇
园艺   8篇
植物保护   1篇
  2023年   2篇
  2022年   3篇
  2021年   6篇
  2020年   7篇
  2019年   6篇
  2018年   15篇
  2017年   5篇
  2016年   6篇
  2015年   8篇
  2014年   10篇
  2013年   7篇
  2012年   15篇
  2011年   7篇
  2010年   16篇
  2009年   14篇
  2008年   11篇
  2007年   7篇
  2006年   5篇
  2005年   4篇
  2004年   11篇
  2003年   6篇
  2002年   8篇
  2001年   2篇
  2000年   11篇
  1997年   2篇
  1995年   1篇
  1991年   3篇
  1990年   1篇
  1989年   1篇
  1988年   1篇
  1987年   1篇
  1978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203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12 毫秒
61.
结合某增压中冷小型直列4缸直喷式柴油机,引入电控高压共轨和冷却EGR系统,试验研究了不同EGR开度对柴油机的CO、HC和NOx排放的影响,并结合不同共轨压力和喷油提前角条件分析了冷却EGR对降低柴油机排放的作用机理。研究结果为联合采用高压共轨、增压中冷和EGR技术降低柴油机排放提供理论指导。  相似文献   
62.
选择120头成年德系安哥拉长毛兔分成两组进行专用饲料饲养试验。结果表明专用饲料组(60天养毛期)兔均产毛量比对照组高25.7g,料毛比降低4.21,经济效益提高20%以上。  相似文献   
63.
利用D饱和最优设计研究了施肥对黑土玉米农田生态系统硝态氮淋洗的影响,结果表明,黑土玉米农田生态系统氮磷肥配合施用,土壤淋洗液的硝态氮含量及硝态氮淋洗总量主要决定于氮素的施用量。施用氮肥减少了淋洗液的数量,但增加了淋洗液硝态氮的浓度和硝态氮淋洗总量。氮肥增加淋洗液硝态氮总量的原因是增加了淋洗液硝态氮的含量。施用磷肥增加了淋洗液的数量,但减少了淋洗液硝态氮的含量和硝态氮淋洗总量,磷肥降低硝态氮淋洗总量的主要原因是降低了淋洗液硝态氮的浓度。氮磷配合施用减少淋洗液的硝态氮含量和硝态氮淋洗总量,所降低的硝态氮淋洗量是施氮后增加的那一部分。有机肥减少了淋洗液的数量,因此使硝态氮淋洗总量减少,但淋洗液的硝态氮浓度增施有机肥后反而增加。  相似文献   
64.
试验选用90头平均体重为(11.2±0.8)kg断奶仔猪,分为处理1组(对照组)、处理2组(抗生素组)、处理3组(低聚木糖组)、处理4组(益生素组)、处理5组(益生素+低聚木糖组)5个处理,每个处理3个重复,每个重复6头仔猪,研究益生素和低聚木糖对仔猪生长性能和肠道菌群的影响。结果表明:处理2、3、4、5组的平均日增重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处理5组的日增重最高,与处理2组差异显著(P0.05)。处理2、3、4、5组的料重比、血清尿素氮和肠道中大肠杆菌数量均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处理5组的血清尿素氮和肠道中大肠杆菌数量最低。处理3、4、5组的IgG和IgM的浓度比处理1组和处理2组显著提高(P0.05),处理5组的血清IgG和IgM的浓度最高。处理3、4、5组的肠道中乳酸杆菌的数量比处理1组、处理2组显著增加(P0.05),处理5组的肠道中乳酸杆菌的数量最高。说明日粮中单独或组合添加益生素和低聚木糖均能提高仔猪生长水平,促进肠道菌群平衡,改善机体免疫功能,益生素和低聚木糖组合存在一定的互作效果。  相似文献   
65.
本试验旨在研究理想氨基酸模式下,不同饲粮氨基酸水平对生长期后备母猪生长性能、血清生化指标和氨基酸浓度的影响。选用120头体况相似、平均体重为(19.00±1.50)kg的长大二元母猪,随机分成4个组,每个组3个重复,每个重复10头猪,分别饲喂4种不同可消化赖氨酸(DLys)水平的玉米-豆粕型饲粮。20~40 kg阶段,饲粮DLys水平为0.78%(1组)、0.83%(2组)、0.88%(3组)、0.93%(4组);40~70 kg阶段,饲粮DLys水平为0.68%(1组)、0.73%(2组)、0.78%(3组)、0.83%(4组),并通过添加4种合成氨基酸保证4组饲粮中DLys、可消化含硫氨基酸、可消化苏氨酸、可消化色氨酸的比值(100∶60∶65∶18)一致。结果表明,20~40 kg阶段,试验2组平均日增重(569.69 g)达到最大,料重比(2.24)最低;试验2组血清尿素氮浓度显著低于试验3和4组(P0.05),与试验1组差异不显著(P0.05);试验2组血清类胰岛素生长因子Ⅰ浓度显著高于试验3和4组(P0.05),与试验1组差异不显著(P0.05);血清游离赖氨酸、苏氨酸浓度2组显著低于试验3和4组(P0.05),血清游离亮氨酸、异亮氨酸、苯丙氨酸和缬氨酸浓度2组显著低于试验3和4组(P0.05)。40~70 kg阶段,试验3组平均日增重(787.43 g)达到最大,料重比(2.55)最低;试验3组血清尿素氮浓度显著低于其他试验组(P0.05),血清类胰岛素生长因子-Ⅰ浓度各组间差异不显著(P0.05);血清游离赖氨酸、苏氨酸浓度试验3组显著低于试验1、2组(P0.05)。由此可见,在本试验条件下,长大后备母猪20~40 kg阶段适宜饲粮DLys水平为0.83%,以消化能浓度表示为0.61 g/MJ,40~70 kg阶段适宜饲粮DLys水平为0.78%、以消化能浓度表示为0.57 g/MJ。  相似文献   
66.
为探讨低蛋白质日粮赖氨酸水平对泌乳母猪生产性能和氮排泄量的影响,选用3~6胎次、体况相似、预产期相近的60头长大二元杂交母猪,随机分成4个组,每组15头母猪,分别饲喂总赖氨酸水平为0.90%、0.95%、1.00%和1.05%的4种低蛋白质氨基酸平衡日粮,泌乳期21 d.结果表明,0.90%组和0.95%组仔猪窝均增重和平均日增重显著高于1.00%组和1.05%组(P<0.05),但0.90%组和0.95%组间、1.00%组和1.05%组间不显著(P>0.05);0.90%组母猪泌乳期体重损失显著高于其他3组(P<0.05),但其他3组间差异不显著(P>0.05);赖氨酸水平对母猪泌乳期日均采食量和断奶发情间隔影响不显著(P>0.05);0.90%组和0.95%组氮表观消化率显著高于1.00%组和1.05%组(P<0.05)、粪氮排泄量显著低于1.00%和1.05%组(P<0.05).可见,在低蛋白质氨基酸平衡日粮的条件下,泌乳母猪赖氨酸适宜摄入量为50.05 g/d,即日粮赖氨酸水平为0.95%,能获得较好的生产性能.  相似文献   
67.
试验旨在研究低蛋白、低磷和低微量元素饲粮添加植酸酶、非淀粉多糖酶(NSP酶)和氨基酸微量元素对肥育猪生长性能、养分排泄量的影响。试验设5个组,1组为对照组(蛋白质水平16%),2~5组蛋白质水平为13%,加植酸酶,其中:2组适宜降低铁锌铜水平;3组添加有机微量元素;4、5组分别添加120、240mg/kg NSP酶。试验期46d。结果表明,各组平均日增重差异不显著(P0.05),4、5组比1组料重比分别降低1.78%(P0.05)和1.42%(P0.05);与1组相比,2、3、4、5组粪N含量分别降低21.85%、19.87%、23.51%和24.83%,差异均显著(P0.05),粪P含量分别降低40.55%、41.47%、39.17%和41.94%,差异均极显著(P0.01),粪Cu含量分别降低61.83%、60.68%、65.03%和62.20%,差异均极显著(P0.01),粪Fe含量分别降低33.95%、33.64%、34.93%和34.71%,差异均显著(P0.05),粪Zn含量分别降低39.50%、40.11%、42.43%和40.48%,差异均显著(P0.05)。可见,降低肥育猪饲粮蛋白质水平3个百分点、总磷水平0.1个百分点和铜铁锌适量水平并添加植酸酶可显著减少粪氮、铁和锌含量,极显著减少粪磷、铜含量,对生长性能无影响;用氨基酸微量元素等量替代相应的无机盐及添加NSP酶均未影响粪中相关养分的含量;添加NSP酶对料重比有改善作用。  相似文献   
68.
5-氨基乙酰丙酸在动物铁代谢调控中的应用进展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随着动物饲养环境的变化和生产水平的提高,铁元素营养的重要性逐渐提高,铁代谢调控成为近年来关注点之一。本研究对动物生产中的铁营养现状、5-氨基乙酰丙酸(5-aminolevulinic acid,ALA)对铁代谢调控的机理及在动物饲料中的应用进展进行了综述。ALA的合成是动物体内生成血红素的限速反应。日粮补充ALA能增加血红素合成量,提高机体对铁元素的利用效率。这为动物铁代谢调控提供了一个新途径。  相似文献   
69.
为探讨闽西南黑兔血液生理生化指标特性。采用全自动血液分析仪和全自动生化仪对闽西南黑兔24只(雌雄各半)血液生理生化指标进行测定。结果表明,血液生理指标中雌雄差异显著的只有红细胞分布宽度(SD)(P<0.05),其他指标均无显著差异(P>0.05);生化指标在不同性别上GLO、A/G、HDL、CHOL、LDL、TBA和GLU差异显著,其他指标均差异不显著。所测指标数值大部分与福建黄兔、新西兰白兔相近。建立了闽西南黑兔血液生理生化参考值,为其饲养管理、疾病防治、肉质研究和保种选育等提供依据。  相似文献   
70.
将396只1日龄雄性黄羽肉鸡随机分为4个处理,每处理设3个重复,每重复33只。对照组饲喂基础日粮,试验组分别用2.0%、1.0%和0.5%美洲大蠊虫粉等量取代基础日粮中的鱼粉,进行70d的饲养,分别在第42d、70d测定肉鸡的生长性能、血液生化指标及十二指肠绒毛高度。结果表明,各处理日采食量、日增重及死亡率差异均不显著(P>0.05),2%虫粉组的料重比显著低于对照组8.06%(P<0.05);各处理血清尿素氮、尿酸及白蛋白含量差异均不显著(P>0.05),2%虫粉组血清总蛋白、球蛋白含量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2%虫粉组及1%虫粉组42d,70d十二指肠绒毛高度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