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02篇
  免费   1篇
  国内免费   12篇
林业   2篇
基础科学   2篇
  2篇
综合类   21篇
水产渔业   2篇
畜牧兽医   82篇
园艺   2篇
植物保护   2篇
  2023年   1篇
  2021年   2篇
  2020年   1篇
  2019年   5篇
  2018年   3篇
  2017年   1篇
  2016年   1篇
  2015年   4篇
  2014年   9篇
  2013年   4篇
  2012年   6篇
  2011年   9篇
  2010年   10篇
  2009年   3篇
  2007年   5篇
  2006年   13篇
  2005年   5篇
  2004年   10篇
  2003年   7篇
  2002年   7篇
  2001年   5篇
  2000年   3篇
  1999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15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51.
广东省甜玉米/大豆间作模式的效益分析   总被引:13,自引:2,他引:11  
过田间试验, 研究了甜玉米/大豆间作对甜玉米产量、主要农艺指标、养分利用率和光能利用率的影响。结果表明, 甜玉米/大豆间作模式的土地当量比大于1(1.07), 说明甜玉米/大豆间作具有一定的产量优势;与单作相比, 间作甜玉米千粒重提高17.88%, 差异显著; 甜玉米/大豆间作群体经济效益提高24.08%, 养分利用率提高54.09%, 两指标的差异达到极显著水平; 生长后期, 间作对甜玉米光能利用体现出一定的正效应, 播后55 d间作甜玉米光能利用率较单作增加28.44%。甜玉米/大豆间作不仅可改善作物群体结构, 提高自然资源利用率, 而且可减少化肥施用量, 具有显著的经济和环境效益。  相似文献   
52.
依据GenBank登录的鸭肠炎病毒(DEV)核苷酸序列设计引物,利用长片段PCR技术扩增了DEV基因组UL36与UL43基因之间的未知序列,扩增所得片段长度约为15 kb.经EcoRV单酶切,将其中的3.9 kb片段克隆到pUC18中.序列分析表明该3.9 kb EcoR V片段含有2个完整的转录方向相反的与单纯疱疹病毒(HSV)UL41和UL42基因同源的ORF,命名为DEV UL41和ULA2基因.通过氨基酸序列比对发现:DEV UL41基因含有5个高度保守位点,而UL42含有2个,进化树分析表明DEV与疱疹病毒科a疱疹病毒亚科的马立克病毒、火鸡疱疹病毒的进化关系非常相近,为DEV的分类提供了参考依据.  相似文献   
53.
SYBR GreenⅠ荧光RT—PCR方法检测禽流感病毒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建立检测禽流感病毒(AIV)的SYBR Green Ⅰ荧光RT-PCR方法,根据AIV的M基因保守区的核苷酸序列设计引物。用4株不同亚型的AIV感染MDCK细胞,收集感染6、12、24、48、72h的病毒。另外采取169份鸡的泄殖腔拭子和咽喉拭子。对上述样品的M基因进行检测,试图建立快速检测AIV的SYBR GreenⅠ荧光RT—PCR方法,并与普通RT—PCR方法和传统的病毒滴定方法进行比较。结果表明:此次建立的检测AIV的SYBR GreenⅠ荧光RT-PCR方法能检测到感染MDCK细胞后72h的AIV,对169份泄殖腔拭子和咽喉拭子中的AIV检出率为5.33%(9/169),而普通RT—PCR方法检出率为6.51%(11/169),病毒滴定检出率为5.62(9/160)。对其他病毒(NDV、IBDV、IBV、VA)则未检测到,且整个检测过程只需4h,表明该方法特异、准确、快速。  相似文献   
54.
不同亚型禽流感病毒在MDCK细胞上的生长特性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禽流感(avian influenza,AI)是由正粘病毒科A型流感病毒(avian influenza virus,AIV)引起的禽类传染病。高致病力禽流感(HPAI)可引起禽类100%死亡,在世界范围内多次暴发,2004年年初HPAI再次在包括我国在内的一些亚洲国家暴发流行,但得到了很好的控制,7月份在泰国和我国的安徽省HPAI又有发生;低致病力禽流感(LPAI)一般不致鸡只死亡,但可以导致鸡产蛋量下降,同样制约着养禽业的发展,所以研究快速有效的诊断方法已刻不容缓。而且许多学者对MDCK细胞用于制作人流感疫苗作了大量研究。  相似文献   
55.
禽流感病毒N1和N2亚型神经氨酸酶RT-PCR鉴别方法的建立   总被引:8,自引:1,他引:7  
针对家禽中流行较为广泛、危害相对大的禽流感病毒(AIV)N1、N2亚型神经氨酸酶基因设计了2对引物,建立了一种RT—PCR鉴别方法,其目的片段大小分别为358bp、377bp。经对A/goose/Guangdong/1/96(H5N1)、A/Turkey/England/N28/73(H5N2)、A/African starling/983/79(H7N1)和A/Turkey/Wiscosin/1/66(H9N2)病毒株的鸡胚尿囊液样品进行扩增,扩增片段的大小与预期大小完全相符。经对国内不同地区分离的16株AIV N1亚型和21株AIV N2亚型用RT-PCR方法检测,阳性检出率分别为87.5%(14/16)和95.2%(20/21);对50份样品进行盲检,准确率为98%(49/50)。  相似文献   
56.
57.
应用碱性单细胞凝胶电泳技术(single cell gel electrophoresis,SCGE)]检测了0~30μmol/L CdCl2对体外培养的鸡脾脏淋巴细胞DNA的损伤效应。结果表明,镉浓度在0~30μmol/L范围内,随着镉浓度的增加,对鸡脾脏淋巴细胞DNA的损伤作用逐渐增强,呈现显著的剂量效应(r=0.983,P=0.004)。结果提示,镉致鸡脾脏淋巴细胞DNA损伤是镉对禽类免疫毒性的重要机制之一。  相似文献   
58.
众所周知,我国是一个发展中国家,同时也是一个农业大国,振兴农村经济是我们当前的首要任务之一.然而,现实的国情是我国人均占有耕地面积少,还有许多人缺衣少食.扩大耕地面积诚然不失为一种良策,但大力发展畜牧业,尤其是促进奶牛业的发展,也是一条可探索之路.  相似文献   
59.
鸡传染性支气管炎病毒LH2/01/10的分离鉴定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2001年在我国黑龙江省某鸡场疑似鸡传染性支气管炎的发病鸡群中,分离到一株病毒,将该病毒接种10日龄SPF鸡胚,取72h的尿囊液进行电镜观察并用1%胰酶处理,结果发现尿囊液中存在典型的冠状病毒,用胰酶处理过的尿囊液能凝集SPF鸡的红细胞,初步鉴定为鸡的传染性支气管炎病毒。将该病毒尿囊液再次接种10日龄SPF’鸡胚,通过病毒对鸡胚的致病作用、病毒超微形态特征以及病毒凝集鸡红细胞的特性等对该毒株进行研究,结果表明:经胰酶处理后的病毒尿囊液可凝集鸡红细胞。鸡胚的第二代病毒尿囊液(命名为LH2,/01/10)分别接种1日龄和15日龄的SPF鸡,发现对不同日龄的鸡表现不同的致病性,对1日龄接种鸡和同笼饲养的同居对照鸡致病力高,发病率为11/11,致死率分别为4/6和2/5;15日龄接种和同居感染鸡发病率为9/9,致死率分别为1/5和1/4。实验应用反转录一聚合酶链式反应技术对LH2/01/10的膜蛋白基因进行扩增、克隆和序列测定,结果表明该基因具有IBVM基因的共有分子特征.与IBV标准株M41的M基因核苷酸的同源性为90%,氨基酸的同源性为91%。这从分子水平进一步证实引起鸡群死亡的病毒为鸡传染性支气管炎病毒。  相似文献   
60.
基因芯片是一种高通量、快速、平行核酸序列测定及定量分析技术。它是将大量特定序列的核酸片段有序地固定在载体上作为探针与标记核酸分子进行杂交,检测杂交信号的强弱,进而判断样品中靶分子的组成及数量。目前基因芯片技术广泛应用于基因序列测定、基因表达研究、动植物疾病诊断及生物药物筛选等领域,是一种发展前景良好的新兴检测手段。文章介绍了基因芯片技术的概念、工作原理、种类和制备过程,重点介绍了该技术在基因测序,基因表达水平检测,基因多态性检测,药物筛选,以及在预防兽医中的应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