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853篇
  免费   68篇
  国内免费   137篇
林业   104篇
农学   122篇
基础科学   84篇
  82篇
综合类   665篇
农作物   52篇
水产渔业   176篇
畜牧兽医   524篇
园艺   124篇
植物保护   125篇
  2024年   9篇
  2023年   45篇
  2022年   45篇
  2021年   41篇
  2020年   74篇
  2019年   94篇
  2018年   85篇
  2017年   56篇
  2016年   54篇
  2015年   73篇
  2014年   98篇
  2013年   84篇
  2012年   99篇
  2011年   82篇
  2010年   113篇
  2009年   105篇
  2008年   124篇
  2007年   99篇
  2006年   101篇
  2005年   85篇
  2004年   57篇
  2003年   61篇
  2002年   67篇
  2001年   34篇
  2000年   35篇
  1999年   31篇
  1998年   20篇
  1997年   15篇
  1996年   31篇
  1995年   12篇
  1994年   17篇
  1993年   14篇
  1992年   14篇
  1991年   21篇
  1990年   18篇
  1989年   23篇
  1988年   13篇
  1987年   1篇
  1986年   2篇
  1985年   1篇
  1984年   2篇
  1982年   1篇
  1981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2058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500 毫秒
51.
ATG4是一种半胱氨酸蛋白酶,负责ATG8蛋白羧基末端的切割,在自噬体形成过程中发挥重要作用。本研究克隆得到褐飞虱ATG4基因(NlATG4)的cDNA全长序列(GenBank登录号:MF062502.1)。RT-qPCR分析结果表明,NlATG4基因在褐飞虱的若虫和成虫时期均有表达,1~2龄若虫的表达量最高,在其他发育阶段的表达量稍低。RNAi结果显示,在dsRNA注射后的第4 d,靶标基因NlATG4的表达量显著下降(仅为dsGFP对照组的22%),同时,NlATG4的RNA干扰导致虫体ATP含量显著降低,仅为1.0 μmol/(L·mg蛋白-1),为对照组的25%;在注射后的第6 d,dsNlATG4处理组的褐飞虱存活率出现显著降低,其脂肪体组织变得松散,大型脂滴(直径≥5.0 μm)数量增多,类酵母共生菌周围泡状结构的界限基本消失;在注射后的第8 d,dsNlATG4处理的褐飞虱的存活率下降为36.7%,比dsGFP对照组的存活率下降53.3%。本研究表明靶向NlATG4基因的RNA干扰会破坏褐飞虱脂肪体的结构完整性和类酵母共生菌的微环境,影响脂类物质代谢和ATP含量,并导致褐飞虱存活率降低。因此,NlATG4基因在褐飞虱正常生长发育中发挥重要作用,在褐飞虱防治中具有一定的潜力。  相似文献   
52.
苏椒19号是以自交系05X317与05X319配制而成的早中熟辣椒一代杂种。果实羊角形,青熟果浅绿色,老熟果红色,果实纵径20.2cm,果肩横径2.6cm,果肉厚度0.30cm,单果质量31.5g,辣味中等,品质好,每667m~2鲜椒产量1900kg左右,适宜江苏、内蒙古、陕西、湖南、江西、云南及同类型生态区域露地栽培。  相似文献   
53.
一、虫害防治 虫害主要有菜青虫、黄条跳甲、蚜虫、菜螟、斜纹夜蛾等.用化学农药防治时,必须是几种农药轮流使用,以免害虫产生抗药性. 1、菜青虫(菜粉蝶):1-2龄幼虫啃食叶肉,3龄以上可将叶片咬成空洞和缺刻,严重时仅存叶柄和叶脉.幼虫排出大量粪便,污染叶和菜心,其伤口易导致软腐病.用细菌性杀虫剂Bt乳油或青虫菌液剂500-800倍喷雾,或绿亨稳净2000-2500倍液均匀喷雾防治.  相似文献   
54.
首先对18个胡麻(Linum usitatissimum Linn.)品系的5个产量构成性状及产量进行相关分析,指出单株粒数和分枝长与产量之间的相关性达显著水平,并且各性状之间还存在着相互作用、相互制约和相互促进的关系。因此对吉林省胡麻产量及其构成性状的关系须采用通径分析方法进行分析,以估算每一个性状对产量的直接作用,以及一个性状通过另一个性状对产量的间接作用。通径分析结果表明,在吉林省提高胡麻产量,可主要通过提高单株粒数和增加分枝数来实现;返青将致使胡麻减产。  相似文献   
55.
寒地水稻标准化育秧技术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前郭灌区是寒地水稻栽培集中区域之一。本文主要介绍寒地水稻标准化育秧技术。  相似文献   
56.
2010年5月1日,笔者在陕西省化龙山国家级自然保护区进行鸟类调查时于上竹保护站八匹山保护点(31°57.102(?),109°30.386(?),海拔1 390 m)观察到7只褐灰雀(Pyrrhula nipalensis)在次生落叶阔叶林中下层活动。同年8月5~11日分别在陕西省镇坪县牛头店镇红星村、上竹乡瞎马洞、八匹山和曾家镇红星村先后发现了数量4~13只不等的小群体,且以家族群觅食活动于海拔1 300~1 600 m间的落叶阔叶林带,  相似文献   
57.
根据1998年2月至1999年5月在北部湾海域按季度进行的4个航次生态、环境综合调查资料,本文研究了北部湾海域浮游幼虫的主要类群及其季节变动。结果表明:北部湾海域浮游幼虫主要有15大类群;其中4类(长尾类幼虫、短尾类幼虫、口足类阿利玛幼虫、蛇尾类长腕幼虫)周年出现,其它为季节性出现。长尾类幼虫、口足类阿利玛幼虫、蛇尾类长腕幼虫、短尾类溞状幼虫、短尾类大眼幼虫及其它短尾类幼虫为优势类群。北部湾浮游幼虫的年丰度变化范围为0.02~7.65ind/m3,均值为0.50ind/m3,四季的丰度为夏季(0.86ind/m3)>春季(0.40ind/m3)>秋季(0.32ind/m3)>冬季(0.12ind/m3)。从春季到冬季整个浮游幼虫密集中心呈逆时针从湾的东北部向西北部海区移动,移至湾的中部后再返至西北部。K优势度曲线分析表明群落多样性由高到低依次为春季>冬季>夏季>秋季,总体上浮游幼虫群落多样性的季节差异不大。典范对应分析结果表明影响浮游幼虫栖息密度的主要因子是水温和pH,其次是盐度、溶解氧。  相似文献   
58.
水稻品系“9101”系本所用抗褐稻虱(Nilaparvata lugens)的亲本“400”(印度品种)和圭陆矮8号以及温选10号复交后选育而成的早籼。它抗褐飞虱;对白背飞虱自苗期至成熟期皆可被取食,但自孕穗以后不能在其上产卵。为了证实并探索该品系孕穗以后抗白背飞虱产卵的原因,作者于1985—1986年进行了本项试验。  相似文献   
59.
早在合成有机杀虫剂问世之前,植物抗虫性以及害虫天敌(包括捕食性天敌,寄生性天敌、线虫、病原菌等)作为防治害虫的方法已应用很久了。1791年,就有发现小麦品种能抗黑森瘿蚊(Mayetiola destructor)的报道;而后,美国利用抗虫小麦品种成功地防治了黑森瘿蚊:法国则利用抗虫砧木防治了葡萄根瘤蚜(Phylloxera vitifoliae),拯救了即将倒闭的酿酒工业。我国是利用天敌防治害虫最  相似文献   
60.
青贮玉米促生菌的鉴定及生物学特性的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根据布坎南.R.E等著《伯杰细菌鉴定手册》(第八版),对4株青贮玉米促进菌进行鉴定。结果表明,4株促生菌分属于短芽胞杆菌(Bacillus brevis),蜡质芽孢杆菌(Bacillus cereus),放射形土壤杆菌(Agrobacteria radiobacter)和假单胞杆菌(Pseudomonas sp)。此餐,还对4株促生菌的生物学特性进行了比较观察。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