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534篇
  免费   27篇
  国内免费   21篇
林业   98篇
农学   37篇
基础科学   14篇
  12篇
综合类   258篇
农作物   13篇
水产渔业   12篇
畜牧兽医   77篇
园艺   56篇
植物保护   5篇
  2024年   3篇
  2023年   8篇
  2022年   9篇
  2021年   13篇
  2020年   10篇
  2019年   16篇
  2018年   23篇
  2017年   13篇
  2016年   15篇
  2015年   13篇
  2014年   31篇
  2013年   28篇
  2012年   16篇
  2011年   19篇
  2010年   19篇
  2009年   25篇
  2008年   28篇
  2007年   46篇
  2006年   42篇
  2005年   28篇
  2004年   25篇
  2003年   23篇
  2002年   17篇
  2001年   17篇
  2000年   18篇
  1999年   9篇
  1998年   9篇
  1997年   9篇
  1996年   18篇
  1995年   2篇
  1994年   1篇
  1992年   6篇
  1991年   2篇
  1990年   4篇
  1989年   9篇
  1988年   1篇
  1987年   3篇
  1984年   2篇
  1981年   1篇
  1980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582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81.
【目的】柃木属植物为热带和亚热带常绿阔叶林灌木层优势种,传统认为是严格的雌雄异株,但在重庆缙云山钝叶柃却存在性别变异现象,即除了典型的雌株、雄株还有两性变异株。通过对不同分化时期的花芽进行形态和结构观察,比较两性变异花芽与典型的雌花芽、雄花芽分化过程的异同,旨在掌握钝叶柃不同性别花芽分化的整体进程及各分化时期的形态特征,明确花芽性别分化的关键时期,进而为探讨性别分化的相关机理提供重要的形态学证据。【方法】以钝叶柃典型的雌株、雄株、两性变异株的花芽为试验材料,采用常规石蜡切片法对花芽分化过程中的外部形态变化和组织结构进行观察分析。【结果】1)钝叶柃1~4个花芽着生于当年生新枝及2年生枝叶腋处; 2)花芽分化始于8月上旬,12月中下旬基本完成,历时120天左右,之后花芽处于休眠状态,次年2—3月进入始花期,两性变异花花芽分化时间晚于雄花芽、雌花芽; 3)花芽分化大致可以划分为5个时期,即苞片分化期、萼片分化期、花瓣分化期、雌雄蕊分化期、雌雄蕊成熟期; 4)在花芽发育过程中,两性变异花芽和雄花芽的雌雄蕊原基同时出现,雄花中雄蕊原基正常发育而雌蕊原基停止发育,两性变异花中雌雄蕊原基皆正常发育;雌花中只见雌蕊原基,未见雄蕊原基。5)在雌雄蕊分化期,两性变异花中,雌蕊原基发育速度略快于雄蕊原基,雌蕊发育与雌花一致,中央心皮原基基部愈合膨大,中部凹陷形成子房室,顶端愈合向上延伸形成花柱;雄蕊发育与雄花一致,雄蕊原基上端膨大形成花药,下端形成短的花丝。在雌雄蕊成熟期各花器官继续生长,发育日趋成熟。6) 3种不同性别花芽长宽比在分化的整个过程中均呈先上升后下降的趋势,雄花芽在萼片分化期长宽比值达到峰值,而雌花芽、两性变异花芽均在雌雄蕊分化期达到峰值。花芽外部形态特征(形状、色泽)在5个分化时期的动态变化依次为圆锥形(绿色)→椭圆形或近圆形(绿色褪尽,深紫红色)→圆胖(深紫红色)→圆形,雄花芽顶端圆钝,雌花芽、两性变异花芽顶端渐尖(紫红色逐渐褪去,绿色加深)→椭圆形(紫红色完全褪尽,由嫩绿色逐渐变成黄绿色或棕绿色)。【结论】钝叶柃3种不同性别花芽在苞片分化期、萼片分化期、花瓣分化期花芽形态和内部组织结构保持一致,而在雌雄蕊分化期出现较大差异,两性变异花芽与雄花芽的分化较为相似,均出现雌蕊、雄蕊原基,明确性别分化的关键期为雌雄蕊分化期,随着分化时期不断推进,花芽外部形态也发生相应的变化。  相似文献   
82.
‘夏甜’是从美国引进的中熟全红桃品种,果实发育期120 d左右,果实圆形,平均单果重257.4 g,风味甜,有香味,果肉不溶质、硬脆、白色,离核。其可溶性固形物含量14.1%、总糖12.8%、可滴定酸0.27%。树势中庸,自花结实力强。该品种适应性强,综合性状优良。2015年12月通过山东省林木品种审定委员会审定。  相似文献   
83.
桔小实蝇又名黄苍蝇、金苍蝇、针蜂、果蛆,隶属双翅目,实蝇科,寡鬃实蝇亚科。生活习性同其它害虫不同,成虫以花蜜、腐果等为食,雌虫产卵于果实表皮组织中,幼虫孵化后钻入果肉中取食成长,常造成水果腐烂或未熟先黄而脱落,严重影响水果的产量和质量。成虫迁飞能力、繁殖力强,发育周期短,世代重叠,幼虫寄生于果肉中,施用农药无法达到预期效果,给会东县水果产业发展带来了前所未有的困难。  相似文献   
84.
对于一个电力公司来说变电设备是及其其重要组成部分,它的可靠工作维护资金投入不仅是公司能够提供安全供电的可靠条件,也是公司的运行成本及获得收益的保障。眼下变电设备管理当中含有运行成本控制跟可靠运行原则控制之间分离的现象、出现设备选购与日常维护分离的格局,使得变电装置的使用效率受到一定的影响。基于我国目前对变电设备的可靠运行跟运行成本方面事情的科研成就:此次就依据变电装置全寿命周期投资因素的方面展开讨论,运用事实论证研究手段,与创建的回归模型能够分析成本理论与变电设备可靠运行的相互关系,为发现变电装置运行中可能引发的事故开拓新方法。  相似文献   
85.
大量的研究表明,植物雌激素大豆异黄酮具有广泛的生物学功能.其中抗氧化作用是其重要生理功能之一。该文介绍了大豆异黄酮的来源、理化特性和它在动物体内的代谢特征等,并就大豆异黄酮对畜禽的抗氧化作用和机理进行了综述。  相似文献   
86.
寒富苹果叶片离体再生及四倍体诱导   总被引:3,自引:1,他引:2  
为建立寒富苹果高效的离体再生体系和多倍体诱导体系,以试管苗叶片为外植体,研究了培养基中激素对寒富叶片再生芽的影响及适宜的四倍体诱导方法。结果表明,当培养基中BA质量浓度为0.5mg/L时,再生频率最高达35.7%;当培养基中BA质量浓度为2.5mg/L时,再生频率超过90%,平均再生芽数在4以上。在培养基中附加1.0mg/LTDZ,再生频率达100%,平均再生芽数达19.47。以附加15、30、60、120mg/L秋水仙素的液体再生培养基处理叶片5d,各个质量浓度处理均诱导出四倍体植株,诱变率在5.3%~22.2%之间;寒富苹果叶片在附加50mg/L秋水仙素固体再生培养基上处理5d亦获得了四倍体植株。研究结果表明寒富苹果叶片具有极强的不定芽再生能力,叶片再生过程中进行秋水仙素处理是获得其四倍体的一个有效途径。  相似文献   
87.
本试验旨在研究饲粮赖氨酸水平对产蛋高峰期(30~38周龄)临武鸭生产性能、蛋品质、血清生化指标及氮代谢的影响,以确定产蛋高峰期临武鸭赖氨酸需要量。试验选取体重相近、健康状况良好、产蛋率无显著差异(P0.05)的临武鸭200羽,随机分为5组,每组5个重复,每个重复8只鸭。饲粮中赖氨酸水平分别为0.65%、0.75%、0.85%、0.95%、1.05%,试验期63 d。在饲养试验结束后,每组挑选出10只体重接近各组平均体重的试验鸭进行代谢试验。结果显示:1)0.95%和1.05%赖氨酸组日产蛋重显著高于0.65%和0.75%赖氨酸组(P0.05),而0.95%和1.05%赖氨酸组料蛋比显著低于0.65%和0.75%赖氨酸组(P0.05)。2)饲粮赖氨酸水平对蛋品质无显著影响(P0.05)。3)0.85%、0.95%和1.05%赖氨酸组血清总蛋白含量显著高于0.65%赖氨酸组(P0.05)。0.95%赖氨酸组血清中三碘甲腺原氨酸含量显著高于0.65%、0.75%和1.05%赖氨酸组(P0.05)。4)0.95%赖氨酸组净蛋白质利用率和氮沉积量显著或极显著高于0.65%赖氨酸组(P0.05或P0.01)。5)二次曲线分析表明,以总蛋白、净蛋白质利用率和氮沉积为评价指标,产蛋高峰期临武鸭饲粮中赖氨酸需要量分别为0.92%、0.96%和0.95%。由此可见,30~38周龄临武鸭的日产蛋重、料蛋比、总蛋白、净蛋白质利用率和氮沉积对于饲粮中赖氨酸水平的变化较为敏感,而获得较佳的生产性能、血清生化指标和氮平衡的适宜赖氨酸水平为0.92%~0.96%。  相似文献   
88.
从经济角度而言,森林旅游的可持续发展就是要实现森林旅游经济效益的持续增长.通过对影响森林旅游经济效益增长的主要因素的分析,指出:努力保持森林旅游供需在数量上和结构上的均衡,制订合理的森林旅游产品价格,积极拓展森林旅游市场,并努力降低森林旅游业的经营成本,是提高森林旅游经济效益的关键和实现森林旅游可持续发展的有效途径.  相似文献   
89.
森林旅游可持续发展的经济分析   总被引:3,自引:1,他引:2  
从经济角度而言,森林旅游的可持续发展就是要实现森林旅游经济效益的持续增长。通过对影响森林旅游经济效益增长的主要因素的分析,指出:努力保持森林旅游供需在数量上和结构上的均衡、制订合理的森林旅游产品价格,积极拓展森林旅游市场,并努力降低旅游业的经营成本,是提高森林旅游经济效益的关键和实现森林旅游可持续发展的有效途径。  相似文献   
90.
“机械制图”是高等院校机械类专业学生必修的专业基础课程,通过分析现讲授方式存在的问题,深入挖掘课程知识点中蕴藏的思政元素,以多种教学手段为载体,在增加有效课后反馈的基础上,探索课程和思政的有机融合,以实现专业教育与德育的全方位育人。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