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357篇
  免费   5篇
  国内免费   3篇
林业   37篇
农学   10篇
基础科学   36篇
  14篇
综合类   130篇
农作物   4篇
水产渔业   4篇
畜牧兽医   112篇
园艺   12篇
植物保护   6篇
  2024年   7篇
  2023年   19篇
  2022年   8篇
  2021年   13篇
  2020年   18篇
  2019年   7篇
  2018年   20篇
  2017年   6篇
  2016年   14篇
  2015年   13篇
  2014年   10篇
  2013年   20篇
  2012年   21篇
  2011年   19篇
  2010年   15篇
  2009年   18篇
  2008年   17篇
  2007年   15篇
  2006年   10篇
  2005年   11篇
  2004年   9篇
  2003年   2篇
  2002年   4篇
  2001年   3篇
  2000年   4篇
  1999年   8篇
  1998年   8篇
  1997年   3篇
  1996年   5篇
  1995年   7篇
  1994年   4篇
  1993年   4篇
  1992年   3篇
  1991年   2篇
  1990年   1篇
  1989年   3篇
  1988年   2篇
  1987年   1篇
  1986年   1篇
  1985年   2篇
  1982年   2篇
  1981年   1篇
  1959年   2篇
  1956年   1篇
  1955年   1篇
  1954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365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1 毫秒
351.
依托化肥减量增效等项目实施,伊宁县积极开展化肥减量增效试验示范,试验结果表明:减氮增施氨糖可力土壤修复菌剂、聚谷可力微生物菌剂、活菌活土微生物菌剂等新型肥料的减肥增效模式,具有较好的推广价值。从而筛选出化肥减量增效的有效模式及新型肥料,促进粮食生产提质增效,推动化肥农药零增长行动,助推农业健康绿色可持续发展。  相似文献   
352.
为了筛选出综合性状优良且适宜在巴州地区种植的甜菜品种,以引进的31个甜菜新品种进行了比较试验。结果表明,ADV 0401、SV 1375、SV 1569、SV 1574和BETA 218无论是地上部表现,还是抗病性、根产量、含糖率、产糖量等方面均表现十分突出,优于对照品种,可根据当地需求,适当示范并推广选用。  相似文献   
353.
为提高绿色食品小麦产量、增加农户经济收入,加强小麦栽培管理技术控制得到了重视,成为重要研究课题。绿色小麦栽培管理技术需要立足于多方面、全过程展开,同时加大栽培与管理技术推广,引进先进的栽培技术,从而提高产量,实现经济效益最大化。  相似文献   
354.
【目的】研究乌鲁木齐市快速路侧绿化树种的重金属污染情况,并对不同树种的修复潜力进行评价,初步对城市快速路环境作出评估,为乌鲁木齐市城市快速路绿化树种健康管理和城市道路绿化方案的优化提供科学依据。【方法】植物样品采用HNO3-HClO4(4∶1)消解法进行消解;土壤样品采用HF-HClO4(1∶1)消解法进行消解。通过电感耦合等离子体发射光谱仪(ICP-OES)测定绿化树种各部位重金属(Pb、Zn、Cd、Cr、Cu、Ni)含量,并通过隶属函数法对研究区的富集能力进行综合评价。【结果】北美海棠(North American Begonia)、白榆(Ulmus pumila L.)、大叶白蜡(Fraxinus rhynchophylla)、新疆杨(Populus alba var.pyramidalis)4种绿化树种中Zn浓度最大,Cd浓度最小,重金属元素主要分布于树皮和根系,叶片中浓度较小。各部位富集系数总体表现为树皮>根系>树枝>叶片,其中大叶白蜡树皮和根系对Cu的富集系数分别为1.897、1.068,表...  相似文献   
355.
【目的】分析东北地区10种主要造林树种幼龄期各组分生物量分配特征,建立并筛选单树种和全树种最优生长模型,为该地区森林生物量尤其是幼龄林生物量估算提供模型参考。【方法】在吉林省舒兰市生物多样性与生态系统功能控制试验样地内,2021年7―8月份选取长势良好的植株进行全株取样,每个树种选取15~21株个体,共计200株。测量根系、茎干、叶片各器官生物量及其分配比例,并计算地上部分以及整株生物量。以基径和树高为自变量,以根系、茎干、叶片各器官和地上部分及整株生物量为因变量,建立一元线性、多元线性、幂函数等形式的回归方程,构建单树种和全树种生物量模型,并通过决定系数、参数显著性以及赤池信息标准(AIC)等指标筛选最优模型。【结果】1)10个树种的生物量总体呈现出茎干生物量占比最高(45%)、根系生物量次之(35.5%)、叶片生物量最低(19.5%)的分配格局。随着基径增长,茎干生物量占比呈上升趋势,叶片生物量占比呈下降趋势,根系生物量占比变化不明显。2)10个树种的生物量最优模型均以幂函数形式为主,单树种生物量模型以Y=a(D2H)b和Y=aD  相似文献   
356.
<正>羊传染性角膜结膜炎是多种病原微生物导致的,俗称“红眼病”。该病具有较强传染性,虽没有致死性,但严重感染不仅可造成羊失明,还会导致其他器官病变,降低羊群的生产性能。1流行病学1.1病原引起羊传染性角膜结膜炎的病原较为广泛,包括鹦鹉热衣原体、结膜支原体、立克次氏体、细菌(奈氏球菌、摩拉菌和李氏杆菌等)等。临床上病原混合感染才引起羊传染性角膜结膜炎相关症状,且结膜支原体的检出率明显高于衣原体。  相似文献   
357.
香椿(Toona sinensis)的嫩叶和嫩芽营养丰富,风味独特,但香椿属于季节性蔬菜,极易腐烂,严重影响货架期。葡萄柚籽提取物(grapefruit seed extract,GSE)是天然的强抗氧化剂、天然防腐剂。使用0.02 mm厚度的聚乙烯(polyethylene,PE)薄膜包装香椿并利用0.1%、0.3%和0.5%浓度的GSE进行处理,研究不同处理下贮藏期间香椿感官品质与理化指标的影响。结果表明:不同处理均具有一定的保鲜效果。其中,0.5% GSE+PE处理可以显著延缓香椿褐变和腐烂,降低失重率,控制叶绿素含量的升高,抑制呼吸速率和乙烯释放速率。研究结果为香椿的采后保鲜提供了重要的理论依据和实践参考。  相似文献   
358.
选取城郊梭梭防护林为研究对象,采集梭梭茎枝、根、凋落物及根际土壤样品,通过测定(Cd、Hg、Pb、Zn、Mn、Ni、As、Cu、Cr)9种重金属元素含量,采用多元统计对土壤重金属来源进行初步分析,量化梭梭各器官修复潜力,并根据生物量方程估算梭梭单位面积及单位空间重金属累积量,进而评价梭梭对各元素富集效能。结果表明,9种元素均低于土壤风险筛选值,除Mn、Ni、Pb含量低于新疆土壤环境背景值外,其余元素均不同程度超出背景值,其中Hg元素是背景值的4倍,表明研究区土壤产生不同程度重金属累计现象,Mn、Cr、As、Hg、Cd污染可能不同程度受燃煤、金属冶炼等因素影响,Pb、Ni可能来源于交通污染源以及成土母质双重影响,Cu可能与区域垃圾、秸秆焚烧有关。梭梭各器官表现出对Mn、Cd、Hg良好的富集能力,对Ni、Zn、Cr、Cu具备一定的修复潜力,对Pb、As表现出低修复潜力;单株梭梭对重金属元素累计总量大小顺序为Mn>Zn>Cr>Cu>Ni>Pb>Cd>As>Hg,地上部分对各重金属元素累积量均明显大于地下部分。梭梭对重金属污染治理具备较强的修复潜...  相似文献   
359.
畜牧兽医工作是公共卫生安全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是保持经济社会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的一项基础性工作,随着经济社会发展和对外开放进程的加快,现行的动物防疫体系已明显不适应新形势、新任务的要求。尤其是动物及动物产品流通交易日益频繁,动物疫病发生风险也越来越高,给畜牧兽医工作提出更高的要求。以阿勒泰地区为例,机构改革后畜牧兽医体系仍然存在防疫、动监职能还不健全、不完善,畜牧兽医专业技术人才与形势发展不适应,新老动物疫病交替出现增加防疫难度,村级动物防疫人员工作积极性不高等问题。阿勒泰地区作为新疆主要畜牧业基地之一,畜牧业产值在当地国民经济社会中占有重要地位,应从完善畜牧兽医工作体制、加强队伍建设、提高村级动物防疫员积极性、保障动物防疫体系建设经费等方面抓紧补齐工作短板。我国畜牧业正处在一个从量到质转换的重要时期,动物防疫体系存在的问题已成为制约畜牧业持续健康发展的重要因素,要解决这一问题就必须完善机构、理顺体制、稳定队伍等,切实把动物防疫工作落到实处。  相似文献   
360.
棉花是我国重要的经济作物,而黄萎病(Verticillium wilt)是棉花生产上的主要病害,严重危害棉花产量和纤维品质。本研究通过转录组数据分析筛选出1个与棉花抗病相关、不依赖Ca2+的钙调素结合蛋白基因GhIQM1。该基因受黄萎病菌和水杨酸(SA)诱导表达。利用病毒诱导的基因沉默(virus-induced gene silencing, VIGS)技术研究其在棉花抗黄萎病中的功能发现,抑制GhIQM1基因表达增强了植株对黄萎病的抗性, TRV:GhIQM1植株病情指数、维管束褐化程度、体内病原菌积累量都显著低于TRV:00。qRT-PCR分析表明,抑制GhIQM1表达的植株接种黄萎病后,作为参与水杨酸途径中的3个重要基因NPR1、NPR3和PR5的表达量显著高于对照。以上结果初步表明,GhIQM1基因可能通过抑制SA途径负调控了棉花的黄萎病抗性。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