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226篇
  免费   42篇
  国内免费   58篇
林业   91篇
农学   122篇
基础科学   48篇
  89篇
综合类   579篇
农作物   63篇
水产渔业   20篇
畜牧兽医   223篇
园艺   72篇
植物保护   19篇
  2024年   4篇
  2023年   15篇
  2022年   27篇
  2021年   18篇
  2020年   23篇
  2019年   32篇
  2018年   31篇
  2017年   22篇
  2016年   24篇
  2015年   16篇
  2014年   58篇
  2013年   34篇
  2012年   46篇
  2011年   56篇
  2010年   50篇
  2009年   69篇
  2008年   74篇
  2007年   67篇
  2006年   48篇
  2005年   63篇
  2004年   30篇
  2003年   49篇
  2002年   49篇
  2001年   32篇
  2000年   27篇
  1999年   37篇
  1998年   20篇
  1997年   37篇
  1996年   30篇
  1995年   35篇
  1994年   13篇
  1993年   29篇
  1992年   35篇
  1991年   19篇
  1990年   24篇
  1989年   30篇
  1988年   13篇
  1987年   4篇
  1986年   12篇
  1985年   4篇
  1984年   10篇
  1983年   1篇
  1982年   3篇
  1981年   1篇
  1980年   1篇
  1973年   1篇
  1965年   1篇
  1958年   1篇
  1956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326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08 毫秒
131.
蚕品种的人工饲料适应性调查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日本自1977年开始推广小蚕人工饲料育以来,在短短的十余年时间内,人工饲料育得以较快的速度发展,普及率达到40%左右.而在我国,人工饲料育尚处于研究阶段.随着改革开放,经济的发展,要进一步发展蚕桑,实行小蚕人工饲料育,大蚕桑叶育是完全可能的,但就目前情况来看,人工饲料育的蚕发育欠齐,饲养成绩不如桑叶育,成本过高,因此,要使其实用化,必须降低成本,改变饲料组成,提高经济效益.由于人工饲料的组成成分与蚕的摄食性有很大的关系,不同蚕品  相似文献   
132.
新疆××牛场自1987年8月从法国引进蒙贝利亚牛以来,犊牛腹泻的发病率和死亡率都很高,经多种抗菌素、磺胺、中药治疗后,疗效不佳。自治区兽医防疫总站幼畜病组于1987年至1989年三年间对该牛场的犊牛腹泻做了流行病学调查和病原鉴定,查出犊牛腹泻的主要病原是粘膜病病毒和大肠杆菌混合感染。针对该病原,自1989年10月至1990年8月,我们选用同济大学环境生物工程教研室研制成的“372止泻灵”(简称“372”),配合几种抗菌素、中药进行犊牛腹泻的防治试验,取得了满意的结果。现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133.
134.
本试验采用中林院林木菌根研究开发中心提供的四个菌剂和截根菌根化育苗方法.在地处北热带的广东省惠州市,培育湿地松半年生Pt菌根苗.经对苗期苗木的试验分析,菌根苗与对照相比,在苗高、地径、单株总鲜重和总叶绿素含量上表现出较强的规律性、人多数有突出增益。试验认为,截根菌根化育苗技术,容易掌握,建议作进一步试验与应用推广。  相似文献   
135.
136.
<正> 我县是牛伊氏锥虫病重点流行区。1981年采用小白鼠接种,首次发现牛伊氏锥虫。1983年又用小白鼠接种,送血样经省畜牧局寄生虫防治站鉴定,进一步确诊为牛伊氏锥虫。现将防治结果报告如下:一、查病工作是一项技术性很强的工作。1984、1985两年中,我们采用血细胞间接凝集反应(简称间接血凝),并结合临床贫血、  相似文献   
137.
研究经济性状的遗传力和它们的相关性对改进育种设计,提高选择效率有指导作用,而研究遗传相关进行通径分析,可以把相关关系剖析成直接效应和间接效应,分析出间接效应的各条途径及效应大小,找出性状间的真实关系及它们的相对重要性。本试验对25个中×日杂交种的5龄经过、结茧率、虫蛹率、全茧重、茧层重、茧层率、茧  相似文献   
138.
笔者通过四个点统一设计的联合试验,探讨土壤肥力及氮磷钾三元素对强(弱)筋麦几项主要品质的效应。系统测定了小麦植株不同部位各生育阶段氮素含量的变化,从而了解不同品种类型小麦籽粒品质形成的氮素营养机制的差别以及氮磷钾元素对小麦品质影响的生理机制,阐明在小麦抽穗期保持旗叶高氮含量是保证强筋小麦优良品质的重要条件。  相似文献   
139.
分别从母液配制、培养基配制及接种等3个植物组织培养实验环节提出了改革和创新,表明在了解实验原理的基础上,积累经验和改进技术的重要性。  相似文献   
140.
为提高植物组织培养实验课的教学效果,更好地锻炼学生动手能力、增强学生的创新思维及克服困难的决心,分别从实验内容、教学模式两方面进行改革,取得了良好的效果。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