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56篇
  免费   10篇
  国内免费   23篇
林业   13篇
农学   11篇
基础科学   8篇
  134篇
综合类   105篇
畜牧兽医   18篇
  2024年   1篇
  2023年   4篇
  2022年   2篇
  2021年   5篇
  2020年   7篇
  2019年   6篇
  2018年   8篇
  2017年   7篇
  2016年   13篇
  2015年   11篇
  2014年   10篇
  2013年   19篇
  2012年   11篇
  2011年   18篇
  2010年   28篇
  2009年   16篇
  2008年   13篇
  2007年   20篇
  2006年   14篇
  2005年   25篇
  2004年   26篇
  2003年   13篇
  2002年   7篇
  2001年   1篇
  2000年   1篇
  1998年   2篇
  1995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289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71.
以四川盆地遂宁组紫色页岩为研究对象,对其崩解破坏过程和颗粒组成特点进行研究,同时研究其坡积物的持水性和抗冲性.结果表明,遂宁组紫色页岩随着崩解过程的进行,大粒径颗粒含量呈迅速减少趋势,而小粒径颗粒含量相对增加,经过4次崩解后,大于5mm粒径颗粒含量仅为总颗粒含量的14.3%;坡积物饱和含水量随粒径的减少而增大;随粒径增加,坡积物失水速度增加,回润能力变弱;同一粒径坡积物随坡度增加,抗冲性降低;不同台位耕作土从坡上至坡下小粒径颗粒含量增多趋势明显.  相似文献   
72.
重庆山地血橙园土壤粒径分形特征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下载免费PDF全文
为了定量描述重庆山地血橙园土壤粒径分形维数特征,本试验以重庆山地血橙园内血橙-红薯、血橙-花生、血橙-玉米、血橙纯林、血橙-茄子5种模式下的土壤为研究对象,通过野外调查及室内分析试验,测定了不同模式土壤的粒径分布及理化性质,计算了分形维数,探讨了分形维数与土壤粒径分布及理化性质的关系,结果表明:血橙园不同模式下土壤质地可分为砂质粘壤土和壤质粘土两类,分形维数与土壤质地具有很好的一致性;土壤砂粒与分形维数达到显著相关(p0.05),土壤粘粒含量与分形维数达到极显著相关(p0.01),分形维数大小首先决定于粘粒含量、其次为砂粒含量和粉粒含量;分形维数与土壤容质量、毛管孔隙度呈正相关,与土壤pH值呈极显著正相关(p0.01),与非毛管孔隙度、总孔隙度、有机质、全氮、全磷、全钾含量呈负相关.土壤分形维数能客观表征血橙园土壤粒径分布,反映土壤肥力特征.  相似文献   
73.
swauyrj@sina.com     
 在三峡库区典型紫色土坡耕地,设置了四种生态种植模式,进行经济和生态环境效应的研究。结果表明:投入产出比,梨×连翘/花生>桃×连翘/花生>桃/花生>梨/花生>CK,其中梨×连翘/花生与桃×连翘/花生模式分别比对照提高69.9%和65.5%,;影响果树冠幅的主要因子是土层厚度、坡位与种植模式;套种连翘的二种模式须根量明显比其它模式高,树种根系分布特征、种植密度和土层厚度是影响须根量的主要因素;种植模式和坡位均显著影响土壤孔隙度的发育,各种植模式的土壤孔隙度顺序:梨×连翘/花生>桃×连翘/花生>桃/花生>梨/花生  相似文献   
74.
三峡库区生态农业模式探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多功能防护林体系的布局应遵循适地适树原则和定向原则,根据不同的立地条件及该区经济社会发展的要求选择适当的树种,因地制宜、因害设防地布置不同的防护林种;另外,在树种选择上要求乔灌草相结合,配置上带、网、片相结合,使三峡库区防护林体系达到生态效益、经济效益最大限度的发挥。(1)在海拔1000m以上高山区。该区域气候寒冷,是库区天然林的主要分布区。首先采取封育措施加以保护,另外可以人工营造水源涵养林。例如:可以种植马尾松配置茶叶和野生草等。这样做到乔灌草相结合。不仅可以保持水土、涵养水源,而且可以改善土壤条件。(2)在海…  相似文献   
75.
鹤鸣观小流域综合治理减水减沙效益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本文应用鹤鸣观小流域试验观测资料 ,研究了小流域综合治理的减水减沙效益。研究结果表明 :该流域降雨、产流、输沙主要集中于汛期 ( 5月~ 1 0月份 )。流域年降雨量和径流量序列无明显的下降趋势 ,而输沙量序列逐年下降趋势明显 ,水沙关系向良好方向发展。各项治理措施中 ,坡面水利水保工程在减水减沙作用中占主导地位 ,林草措施减水减沙效果显著 ,但存在明显的时滞性  相似文献   
76.
森林植被对降水的截留效应研究   总被引:19,自引:1,他引:19  
简单介绍了森林植被对降水截留作用,从林冠截留、树干截留和枯落物截留概述了研究现状及部分成果。迄今对森林截留效应的研究规模多集中在小尺度,要把一个地区的小尺度的研究成果可靠地应用于大尺度的其它地区,还必须加强对截留过程的机理研究。  相似文献   
77.
紫色土农林复合经营土壤理化性状研究   总被引:14,自引:0,他引:14  
对合川市紫色土区7种农林复合经营模式的土壤理化性状进行了试验研究,结果表明;与纯林相比,农林复合生态系统能够有效地改善土壤养分在垂直空间上的分布,对不同深度土壤的理化性状均有所改善,特别是20~40am土层;不同复合年限的系统对土壤的改良效果不同.复合4年的枇杷一西瓜复合系统效果明显好于复合2年的系统.前者0~20cm土层的全N含量比后者高41.67%,20~40cm土层的有机质含量比后者高43.23%,40~60cm土层的全K含量高23.41%;不同复合品种的系统同样也有不同的效果,柚子—苋菜系统对土壤物理性质的改良效果最好.该系统土壤中的N素和P素含量高于柚子—粉葛系统,K素含量则低于柚子—粉葛系统,而柚子—玉米复合系统对土壤的改良效果总体上不如前两个系统。  相似文献   
78.
岷江上游人工油松林凋落量及其持水特征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通过对人工油松林凋落量及其持水性动态变化的监测和研究。结果表明,观测期间(2002.92003.10)凋落量是5.900t/hm^2a,月凋落量在0.166~1.775t/hm^2之间变化,其中以10月凋落最盛,该月占了全年凋落量的30.09%;而凋落最少则出现在5月,本月凋落量仅2.81%。凋落物自然含水量在13.75%~63.62%之间变化,半分解凋落物含水量普遍高于未分解凋落物,但2者月动态变化趋势基本一致;凋落物自然含水量与其饱和持水率也呈现相同的变化趋势,并且2者有较好的拟舍关系。未分解和半分解凋落物饱和持水率分别在85.05%~323.41%.147.66%~251.11%之间波动,半分解凋落物饱和持水率变幅相对较小,未分解凋落物呈现明显的“凸”形月变化,半分解凋落物则无明显变化规律。  相似文献   
79.
以三峡库区农林复合种植模式为试材,应用灰色系统的理论与方法,研究了不同农林复合种植模式下养分、持水量、径流量、土壤侵蚀量、经济效益5大指标.结果表明,当地传统的农作物关联度最小,可见这种模式的生态环境效益最差;连翘+银花+紫花苜蓿模式的关联度最大,说明该种植模式的生态环境效益和经济效益最好,是三峡库区种植业发展的最佳模式.该研究的结果可以为三峡库区农林复合种植模式评价提供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80.
四川省平昌县是长江流域生态修复的试点县之一,生态修复区布设在“长治”工程竣工后治理程度较好的小流域内,主要采取封禁治理的措施,加强植被的自我恢复能力。文章选取不同海拔,坡度,坡向,不同林种配置和林分结构的四个径流区进行研究,通过对植被重要值、物种多样性、优势度、均匀度等的计算分析以及对土壤肥力的测定分析,得出以下结论:(1)物种多样性较高的径流区其土壤肥力也较高,表现为:群落总体物种多度顺序为:深溪沟>许家沟>涵水沟>国林沟,土壤有机质含量大小顺序为:深溪沟>许家沟>涵水沟>国林沟,特别是灌草类越多,土壤肥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