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74篇
  免费   2篇
  国内免费   4篇
林业   4篇
农学   3篇
基础科学   3篇
  1篇
综合类   38篇
农作物   1篇
水产渔业   1篇
畜牧兽医   128篇
园艺   1篇
  2024年   3篇
  2023年   1篇
  2022年   2篇
  2021年   2篇
  2020年   3篇
  2019年   9篇
  2018年   12篇
  2017年   2篇
  2016年   6篇
  2015年   4篇
  2014年   9篇
  2013年   14篇
  2012年   19篇
  2011年   16篇
  2010年   22篇
  2009年   11篇
  2008年   9篇
  2007年   13篇
  2006年   7篇
  2005年   7篇
  2004年   5篇
  2003年   2篇
  2000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18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87 毫秒
81.
本试验旨在研究3种不同生产工艺(钙盐沉淀法、钙盐+钠盐沉淀法和水蒸气法)生产的饲料级磷酸二氢钙(MCP)的质量特性,为MCP国家强制性标准的制定和合理使用提供试验依据。采集全国有代表性地区10个生产厂家的MCP样品,比较3个不同生产工艺间及使用钙盐沉淀法、钙盐+钠盐沉淀法的9个厂家生产的样品间的游离水、结晶水、钙、总磷、水溶性磷含量及钙磷质量比、细度、结晶水个数和pH。结果表明:1)3种生产工艺间比较,水蒸气法的pH显著高于钙盐沉淀法和钙盐+钠盐沉淀法(P<0.05),钙盐沉淀法的pH显著高于钙盐+钠盐沉淀法(P<0.05)。3种工艺的游离水、结晶水、钙、总磷、水溶性磷含量、钙磷质量比和结晶水个数差异均不显著(P>0.05)。水蒸气法的过0.50和0.40 mm试验筛的细度显著低于钙盐+钠盐沉淀法(P<0.05)。2)不同生产厂家间比较,所有样品的游离水含量差异显著(P<0.05),样品4的结晶水含量和结晶水个数显著低于其他各样品(P<0.05),样品5和样品8、9的pH之间差异不显著(P>0.05),但显著低于其他各样品(P<0.05);样品4的各层细度均显著低于其他各样品(P<0.05);样品1、6的钙含量显著高于其他各样品(P<0.05),样品9的总磷含量显著高于样品1、2、4、5、6和7(P<0.05),样品5的水溶性磷含量显著高于其他各样品(P<0.05),样品1的水溶性磷含量显著低于其他各样品(P<0.05),样品1的钙磷质量比显著高于其他各样品(P<0.05),样品9的钙磷质量比显著低于其他各样品(P<0.05)。由此可见,3种生产工艺中,水蒸气法的水溶性磷、游离水、结晶水含量及结晶水个数、pH最高;钙盐沉淀法的水溶性磷、结晶水含量及结晶水个数最低,钙含量和钙磷质量比最高;钙盐+钠盐沉淀法的总磷和各层细度最高。饲料级MCP质量指标因生产厂家及生产工艺的不同而存在极大差异,除国家标准已规定的质量指标外,也应该考虑其中的结晶水含量、结晶水个数、钙磷质量比,同时建议降低对细度的要求。  相似文献   
82.
不同非淀粉多糖复合酶在肉鸡小麦型饲粮中的应用效果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试验旨在研究低能量水平的小麦型饲粮中添加不同非淀粉多糖(NSP)复合酶对肉鸡生长性能、消化道生理、屠宰性能、肠道微生物数量及经济效益的影响,以确定适宜的NSP复合酶。试验采用单因子完全随机设计,选取900只1日龄的科宝肉公鸡,按体重无差异原则随机分为5个组,正对照组(PC组)饲喂正常能量水平的基础饲粮;负对照组(NC组)饲喂在PC组饲粮的基础上降低350 kJ/kg能量水平的饲粮;NSP复合酶组饲喂在NC组饲粮中分别添加NSP复合酶1(300 g/t)、NSP复合酶2(300 g/t)、NSP复合酶3(500 g/t)的饲粮,每个组10个重复,每个重复18只鸡。试验分为前期(1~21 d)、后期(22~42 d)2阶段进行。结果表明:1)各组在试验各阶段的平均体重、平均体增重、平均采食量、料重比差异均不显著(P>0.05);与PC组相比,NC组平均体重、平均体增重略低(P>0.05),料重比均增加(P>0.05),而添加NSP复合酶后有所改善。2)各组第21和42天的肌胃、腺胃、十二指肠、空肠、回肠、盲肠相对重量差异均不显著(P>0.05);与NC组相比,NSP复合酶1组、NSP复合酶2组第21和42天的空肠、回肠相对重量降低(P>0.05),盲肠相对重量提高(P>0.05)。各组第21和42天的十二指肠、空肠、回肠、盲肠相对长度差异均不显著(P>0.05);与PC组相比,NC组各肠段相对长度(第21天十二指肠相对长度除外)均提高(P>0.05),与NC组相比,NSP复合酶1组、NSP复合酶2组第21和42天的空肠、回肠相对长度均降低(P>0.05)。3)试验第21天,与PC组相比,NSP复合酶组十二指肠隐窝深度显著提高(P<0.05),NC组空肠隐窝深度显著提高(P<0.05);各组间各肠段肌层厚度差异均不显著(P>0.05)。试验第42天,与PC组相比,其余组十二指肠绒毛高度均降低(P>0.05);与NC组相比,添加NSP复合酶后空肠绒毛高度显著降低(P<0.05)。4)各组屠宰性能差异均不显著(P>0.05);与PC组相比,NC组的腹脂率有所下降(P>0.05),与NC组相比,NSP复合酶3组屠宰率、半净膛率、全净膛率、胸肌率均有所提高(P>0.05)。5)各组第7、21、42天的大肠杆菌、乳酸杆菌、双歧杆菌数量差异均不显著(P>0.05)。与PC组相比,NC组第7、42天大肠杆菌、乳酸杆菌数量和第7、21、42天双歧杆菌数量有所降低(P>0.05)。与NC组相比,NSP复合酶1组、NSP复合酶2组第42天乳酸杆菌、双歧杆菌数量有所提高(P>0.05)。6)以PC组利润为100%,与之相比,NSP复合酶1组提高的利润幅度最大。从结果中可以看出,在小麦型饲粮中降低一定能量水平后添加NSP复合酶可在一定程度上改善肉鸡生长性能、肠道形态和肠道微生态环境,并可不同程度地提高养殖经济效益。综合考虑,本试验中NSP复合酶1的应用效果最优。  相似文献   
83.
<正>雏鹅腺病毒性肠炎又称雏鹅新型病素性肠炎,是由腺病毒引起的一种急性传染病。本病发病为3~30日龄雏鹅,潜伏期3~5d,少数为4~5d。小肠呈卡他性、出血性、纤维素性、渗出性和坏死性肠炎。  相似文献   
84.
本试验旨在研究不同的代谢能和粗蛋白质水平对52~75日龄的山地鸡生长性能和屠宰性能的影响.选用52日龄二郎山山地鸡公母各810只,分为9个处理,每个处理6个重复,公母各3个重复,每个重复30只鸡.采用3×3因子设计,饲喂3个代谢能和3个粗蛋白质水平不同的9种玉米-豆粕型饲粮.试验期24 d.结果表明:52~75日龄饲粮代谢能水平对山地鸡料重比有极显著影响(P<0.01),且代谢能和粗蛋白质的互作对料重比存在极显著影响(P<0.01),代谢能13.39 MJ/kg和粗蛋白质20%时料重比最低;饲粮代谢能水平极显著影响75日龄山地鸡的半净膛率、全净膛率和腹脂率(P<0.01),但粗蛋白质水平和代谢能与粗蛋白质水平间的互作对山地鸡屠宰性能无显著影响(P>0.05),代谢能13.39MJ/kg和粗蛋白质20%时各项屠宰指标均较高.结果提示,山地鸡在52~75日龄的阶段,适宜代谢能为13.39MJ/kg,粗蛋白质为20%,蛋能比为14.94 g/MJ.  相似文献   
85.
86.
本试验采用2×2×2因子设计,研究不同饲粮能量水平、来源,不同生理应激状态对肉鸡腹水症的影响及其机理.饲粮能量水平为13.79和11.70 MJ/kg,能量来源为高脂和低脂,肉鸡生理状态为正常和3,3′,5-三碘甲腺原氨酸(3,3′,5-triiodothyronine,T3)诱导的应激状态.320只1日龄健康爱拔益加(AA)肉鸡随机分配到8个处理中,每个处理4个重复.试验鸡自由采食和饮水,试验期为21 d.结果表明:1)高能饲粮(13.79 MJ/kg)极显著提高了肉鸡的心脏指数(P<0.01)、全期增重(P<0.01)和单位代谢体重耗氧量(P<0.01),显著降低了肝脏超氧化物歧化酶(SOD)活性(P<0.05),肉鸡肝脏丙二醛(MDA)含量增加了25.6%(P>0.05);2)饲粮能量来源对上述指标均无显著影响(P>0.05),但高脂使肝脏MDA含量增加了35.5%;3)在T3诱导下,肉鸡心脏指数极显著增加(P<0.01),全期增重极显著降低(P<0.01),肝脏MDA含量增加了17.8%(P>0.05);4)饲粮能量水平和T3对肉鸡心脏指数具有极显著的互作效应(P<0.01).以上结果提示:高能饲粮可促使肉鸡腹水症的发生,其机理是高能饲粮条件下,肉鸡生长速度快,单位体重耗氧量高,肝脏抗氧化能力降低,脂质过氧化程度增加,且高能饲粮效应在T3诱导下作用更为显著.  相似文献   
87.
88.
不同来源豆粕对大恒肉鸡的能量和氨基酸营养价值评定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试验旨在运用真代谢能(TME)法,在适宜强饲基础上,评定不同来源豆粕对大恒肉鸡能量和氨基酸的营养价值。从四川省的饲料企业随机收集12个豆粕样品,评定代谢能和氨基酸真利用率(TAAA)。代谢能评定分3批次代谢试验,每批48只正常大恒肉公鸡,分为6个组,每组8个重复,每个重复1只鸡。TAAA评定分3批次代谢试验,每批36只去盲肠鸡,分为6个组,每组6个重复,每个重复1只鸡。每批设1个内源组,批次之间设10 d恢复期。采用TME法测定,试验鸡饥饿48 h,强饲2%待测饲粮,收集48 h排泄物;内源组饥饿48 h,收集48 h排泄物。结果显示:12个豆粕干物质(DM)、粗蛋白质(CP)、中性洗涤纤维(NDF)、酸性洗涤纤维(ADF)、粗纤维(CF)、粗脂肪(EE)、粗灰分(ash)含量和总能(GE)的平均值分别为85.74%、52.81%、、13.61%、6.47%、6.67%、1.52%、6.63%和19.790 MJ/kg;其中,NDF、CF和EE的变异系数(CV)大于15%。12个豆粕氨基酸含量平均值为0.56%~7.99%,CV为6.36%~10.94%;总必需氨基酸含量为19.26%,CV为7.35%;总非必需氨基酸含量为24.66%,CV为7.10%;总氨基酸含量为43.92%,CV为7.18%。12个豆粕表观代谢能(AME)、氮校正表观代谢能(AMEn)、真代谢能(TME)和氮校正真代谢能(TMEn)平均值分别为12.523、12.933、12.795和12.339 MJ/kg,不同来源差异显著(P0.05);TAAA平均值为78.16%~94.38%,不同来源差异显著(P0.05)。结果表明:1)12个不同来源豆粕代谢能值存在差异,AME、AMEn、TME和TMEn的平均值分别为12.523、12.933、12.795和12.339 MJ/kg;2)不同来源的豆粕对于大恒肉鸡的TAAA存在差异,总必需氨基酸的真利用率平均值为84.32%。  相似文献   
89.
采用正交试验设计,研究5种浸种药剂(蒸馏水,0.1%水杨酸,0.01%赤霉素,0.1%硝酸钾,0.3%过氧化氢),5个浸泡时间(0,2,6,12,24 h)以及5种NaCl浓度(0,20,40,60,80 mmol·L-1)对龙葵种子萌发的影响。结果表明,浸种药剂和NaCl浓度对发芽率有显著影响(P<0.05),而浸种时间对发芽率无影响(P>0.05),影响次序为浸种药剂=NaCl浓度>浸种时间。单因素NaCl试验(NaCl浓度分别为0,20,40,60,80,100,120mmol·L-1)结果表明,发芽率随NaCl浓度升高而呈下降的趋势(P>0.05);复萌试验结果显示,龙葵种子能在NaCl溶液中保持活力,复萌率随NaCl浓度升高而呈上升的趋势(P<0.05),不同NaCl浓度处理间总发芽率无显著差异(P>0.05);龙葵种子耐盐半致死浓度介于40~60 mmol·L-1之间,耐盐极限浓度介于60~80 mmol.L-1之间。  相似文献   
90.
本研究旨在比较不同产蛋水平肉种鸡繁殖性能、肠道组织形态、卵巢功能和盲肠微生物区系的差异。试验选用5000只同栋舍37周龄的爱拔益加父母代肉种鸡,记录2周内每只肉种鸡的产蛋率、受精率和孵化率,分别筛选出高和平均2种不同产蛋水平的肉种鸡各90只,设为2个组,分别为平均产蛋率组[AR组,产蛋率(79.34±0.49)%]和高产蛋率组[HR组,产蛋率(90.03±0.34)%],每组10个重复,每个重复9只鸡。预试期2周,正试期6周。结果表明:与AR组相比,HR组肉种鸡产蛋率和入孵蛋孵化率显著升高(P<0.05),血清谷丙转氨酶活性显著降低(P<0.05),空肠绒毛高度显著降低(P<0.05),回肠隐窝深度显著升高(P<0.05),卵巢细胞凋亡率极显著降低(P<0.01),卵巢促凋亡蛋白半胱氨酸天冬氨酸蛋白酶9(caspase 9)、卵泡发育相关蛋白骨形态发生蛋白受体1B(BMPR1B)、家鸡新型类催乳素(PRL?L)和转录因子GATA4表达水平显著升高(P<0.05),盲肠厚壁菌门(Firmicutes)和乳杆菌属(Lactobacillus)相对丰度显著升高(P<0.05),盲肠拟杆菌门(Bacteroidetes)和螺旋体门(Spirochaetes)相对丰度显著降低(P<0.05)。肉种鸡盲肠拟杆菌门相对丰度与卵巢BMPR1B和GATA4表达水平呈显著负相关(P<0.05),盲肠厚壁菌门相对丰度与卵巢BMPR1B、GATA4表达水平呈显著正相关(P<0.05),盲肠乳杆菌属相对丰度与卵巢caspase 9、BMPR1B、GATA4、PRL?L表达水平呈显著正相关(P<0.05),盲肠螺杆菌属(Helicobacter)相对丰度与卵巢GATA4表达水平呈极显著正相关(P<0.01)。综上所述,本试验结果表明,不同产蛋水平肉种鸡肠道组织形态、盲肠微生物区系和卵巢功能存在显著差异,盲肠厚壁菌门和乳杆菌属相对丰度与高繁殖性能密切相关。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