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4篇
  免费   0篇
  国内免费   1篇
林业   3篇
农学   2篇
基础科学   1篇
  4篇
综合类   10篇
畜牧兽医   5篇
  2020年   1篇
  2019年   1篇
  2018年   2篇
  2016年   1篇
  2014年   1篇
  2011年   1篇
  2010年   5篇
  2009年   4篇
  2008年   2篇
  2006年   2篇
  2005年   1篇
  2003年   2篇
  1995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25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1.
段修申是成武县党集乡段庄村农民,全家6口人,1994年植棉14亩,人均植棉2.3亩。由于他精心管理,科学植棉,在大灾之年夺得了较好收成,共向国家交售籽棉3000多公斤,人均售棉500余公斤,收入达1.2万多元。不久前,他被菏泽地委、行署、成武县委、县政府分别授予“售棉大户”等光荣称号,并颁发奖金和奖状。最近笔者前去采访了他。  相似文献   
12.
林业科技推广对于保护生态环境、森林资源和林业持续稳定发展至关重要。作者从立足市情、加强科技队伍建设,创新工作方法、提高服务水平,加大林业产业支撑力度、推动林业经济快速发展3个方面介绍了黄冈科技推广的主要作法;从推广速度、技术吸收、知识更新、带动辐射4个方面分析科技推广中存在的问题及原因后,并提出可行对策。  相似文献   
13.
加强小麦管理 防冻减灾夺丰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赵广才  丁斌  吕修涛 《作物杂志》2008,24(1):99-100
在党和政府的惠农政策的鼓舞和支持下,在广大干部、科技人员和农民群众的努力下,我国小麦生产连续4年取得大丰收,单产连续4年超历史水平,在种植面积减少的情况下,总产仍超过1亿t。农民种麦的积极性和科技水平普遍提高。2007年,农业部推广“两晚”技术(玉米适当晚收,小麦适当晚播),使全国小麦播种时间比常年有所推迟,有效地避免了过去经常出现的大面积冬前旺长的不利局面。受拉尼娜现象影响,最近全国连续大范围的降水(降冻雨或降雪),小麦生产面临严峻的考验。……  相似文献   
14.
建立林业科技成果转化应用创新机制对于林业持续稳定发展至关重要。笔者简要地介绍了黄冈概况、现状、并深入基层调查,从5个方面提出了黄冈林业科技成果转化应用创新机制的设想:①研究适合林业科技成果转化应用创新政策机制;②研究高素质科技人员的组织机制;③研究多种资金渠道扶持的投入机制;④研究科技成果转化效益分析机制;⑤研究建立科技成果转化创新的激励机制;并提出了4条建议和5点对策。  相似文献   
15.
介绍食用向日葵杂交种DY1221的亲本来源和选育过程,概述DY1221的植物学特征、生物学特征和产量表现,总结DY1221的栽培技术和制种技术要点,为食用向日葵杂的选育和推广种植提供技术支持。  相似文献   
16.
将λDNA导入中国春后,在当代花粉母细胞(PMC)减数分裂过程中,观察到了单价体、染色体落后、染色体桥、微核、细胞多极分裂等异常现象,发生异常现象的PMC约占观察占PMC的25.54%。这些染色体异常可能是异源DNA整合到受体染色体,进行染色体重排所引起的复杂细胞学反应。后代植株在茎秆硬度、株高、穗长、穗形、小穗数、穗粒数、麦芒有无、结实率、成熟期等形态性状方面发生了明显的变异。发生变异的可能机制是异源遗传物质进行细胞核以后,通过重排整合到了受体的染色体上,从而激活受体本身的一些沉默基因,或者抑制了一些基因的表达;导入的异源基因直接表达,改变了受体后代的表现型;异源DNA导入受体后引起了染色体结构变异。  相似文献   
17.
污水是淡水资源缺乏地区农业灌溉的重要水资源之一。该文通过室内土柱淋洗试验,研究了污水灌溉条件下土壤碱度、脱硫石膏施用以及污水过滤处理对土壤水力传导性能的影响。试验结果显示,土壤饱和水力传导度随淋出液体积的增加而减小。非碱性土壤的稳定水力传导度比碱性土壤(可交换钠百分比约为30)的大74%左右。脱硫石膏的施用降低了碱性土壤的pH值以及土壤溶液的钠吸附比。0.5%的石膏施用量可增大碱性土壤的稳定水力传导度37%左右。污水过滤处理增大了非碱性土壤的初始水力传导度,而降低了碱性土壤的初始水力传导度。在污水灌溉条件下,石膏施用可有效地改善碱性土壤的水力传导能力。  相似文献   
18.
黄瓜疫病是一种土传病害,在全国各黄瓜产区均有发生,其中北方秋黄瓜、南方春黄瓜发病较重。黄瓜疫病可造成黄瓜大面积死亡,减产幅度在20%左右,是黄瓜生产中的重要病害之一。  相似文献   
19.
金家霖  丁斌  李群 《土壤》2020,52(5):867-872
我国著名土壤学家、农业教育家黄瑞采教授终生致力于土壤科学研究及农业教育事业,为中国土壤科学的发展做出了重要贡献,在土壤地理、土壤发生分类、土壤微形态和农田生态等领域进行了长期的卓有成效的研究。本文着意梳理黄瑞采教授的成长成才过程,希望其“宁劳死于工作,不老死于牖下”的一生能感染新一代科学工作者,引领更多的后继者为中国科学事业发展作出应有的贡献。  相似文献   
20.
随着现在笼养规模的不断扩大,种公鸡的饲养管理也显得尤为重要。加强公鸡的饲养管理是为了给公鸡创造优良的生活环境,保证公鸡的健康,保证公鸡最佳的体况,获得优良品质和多量的精液,最大限度的利用公鸡的种用价值。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