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614篇
  免费   57篇
  国内免费   63篇
林业   56篇
农学   69篇
基础科学   64篇
  105篇
综合类   200篇
农作物   30篇
水产渔业   20篇
畜牧兽医   118篇
园艺   25篇
植物保护   47篇
  2024年   1篇
  2023年   4篇
  2022年   18篇
  2021年   26篇
  2020年   24篇
  2019年   23篇
  2018年   16篇
  2017年   28篇
  2016年   20篇
  2015年   35篇
  2014年   33篇
  2013年   30篇
  2012年   56篇
  2011年   36篇
  2010年   39篇
  2009年   47篇
  2008年   42篇
  2007年   34篇
  2006年   34篇
  2005年   25篇
  2004年   13篇
  2003年   23篇
  2002年   19篇
  2001年   15篇
  2000年   13篇
  1999年   19篇
  1998年   9篇
  1997年   9篇
  1996年   4篇
  1995年   4篇
  1994年   8篇
  1993年   10篇
  1992年   6篇
  1991年   1篇
  1990年   1篇
  1989年   1篇
  1988年   1篇
  1987年   7篇
排序方式: 共有734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31.
白朗县白雪试验站春油菜品比试验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参试材料川油13号生育期、分枝性状等其它性状上综合,均优于对照,是试验最优品种(系)。年河主要农区,适合选育生育期为110~130天的甘蓝型春油菜品种。建议油菜育种,能够提供生育期较为早熟的甘蓝型品种,提供给生产上使用。  相似文献   
132.
<正>茄子作为蔬菜深受人们的喜爱,近年来随着茄子的大面积种植,茄子上的蚜虫为害也日趋严重,由于菜农缺少植保知识,滥用农药,使蚜虫的抗药性不断增强,因此一般防治蚜虫的药剂防效不佳,笔者于2008年5月进行了几种杀虫剂防治桃蚜的药效试验,现将结果报告如下:1.材料与方法  相似文献   
133.
为研究鹅源鸭疫里默氏杆菌的生化特性、药敏情况、血清型和致病性,从扬州郊区发病鹅场分离到1株细菌,经分离培养、染色镜检、生化特性鉴定、玻片凝集试验,确定为Ⅱ型鸭疫里默氏杆菌。对病料进行病毒分离试验,经过血凝试验和琼脂扩散试验,没有发现鹅新城疫病毒、禽流感病毒和小鹅瘟病毒。动物致病性试验结果表明,鸭疫里默氏杆菌分离菌株可以通过静脉注射、皮下注射和滴鼻3种途径感染鹅,出现100%的死亡率,说明分离株对扬州鹅具有很强的致病性,同时提示在鹅的免疫计划中也应该充分考虑到鸭疫里默氏杆菌的致病和传播。  相似文献   
134.
超声波技术抑藻效果的研究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为探明超声波的抑藻效果,本研究利用超声波技术对富营养化水体中藻类进行抑制研究。结果表明,超声波能够有效地抑制水中藻类数量的增加,对水中藻类的组成和优势物种不产生明显作用;尤其对蓝藻和硅藻数量具有显著的抑制效果,其抑藻效果在使用超声波1个月后表现最良好,但对绿藻生长的抑制作用表现不明显。说明超声波虽然能在一定程度上抑制藻类的增加,但对改善水质的效果不明显。  相似文献   
135.
东北各地市农业综合竞争力评价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陈学渊 《中国农学通报》2010,26(17):298-303
本文通过构建农业综合竞争力评价指标体系,采用因子分析方法,对东北36个地级市农业综合竞争力进行评估与比较。研究发现农业综合竞争力在东北地区之间不均衡,最强的是东北三省中部地区,其次是东部部分地区,中部周边部分地区偏弱。因此,缩小各地区农业发展的差距,进行农业结构调整和增强落后地区的农业综合发展能力是关键。  相似文献   
136.
中稻氮磷钾肥的施肥效果及推荐用量   总被引:8,自引:2,他引:6  
2008年在湖北省荆州市布置了中稻的氮、磷、钾肥的肥料效应试验,研究了氮、磷、钾肥对中稻产量的影响,并对施肥的经济效益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中稻施用氮肥的效果最好,稻谷增产量最高达1291kg/hm2,相应增产率为20.0%,纯增收入1073元/hm2;施用钾肥的增产量为676kg/hm2,增产率为10.6%,纯增收入190元/hm2;施用磷肥的增产量为391kg/hm2,增产率为5.9%,纯增收入283元/hm2。通过拟合一元二次肥效模型,确定中稻最高产量N、P2O5和K2O的施用量分别为123、64、126kg/hm2,最佳经济N、P2O5和K2O的施用量分别为110、60、70kg/hm2。  相似文献   
137.
防沙治沙技术对策的探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下载免费PDF全文
20 0 2年 1 0月 ,世界银行执行委员会通过了新的林业政策与战略 ,旨在保护发展中国家的环境的同时 ,改善以林为生的 5亿极端贫困的居民的生活。委员会强调实现环境保护和努力帮助穷人经营资源二者平衡的重要性。新的林业政策和战略覆盖了所有的森林类型 ,立足于以下 3个同等重要而又相互依赖的方面 :1保护森林提供当地和全球的环境服务和价值 ;2发挥森林的潜力 ,减少贫困 ;3将森林纳入经济可持续发展之中。新政策将努力在发展中国家增加 8%的保护区面积 ,并在这些林区执行严格的采伐禁令。另外 ,通过安排保护区外林区居民的再就业 ,努力改善…  相似文献   
138.
四种熏蒸剂对辣椒疫霉和南方根结线虫的毒力   总被引:5,自引:3,他引:2  
为明确不同熏蒸剂对土传病原菌辣椒疫霉Phytophthora capsici和南方根结线虫Meloidogyne incognita的毒力,采用密闭熏蒸法测定了4种土壤熏蒸剂氯化苦、棉隆、威百亩、1,3-二氯丙烯的毒力及1,3-二氯丙烯和氯化苦复配的联合毒力。结果表明:氯化苦、棉隆、威百亩、1,3-二氯丙烯对辣椒疫霉的EC50分别为0.12、2.44、8.30、8.45 mg/L; 对南方根结线虫的EC50 分别为1.23、0.22、0.30、0.18 mg/L。1,3-二氯丙烯和氯化苦以2:1、1:1、1:2比例复配时对辣椒疫霉的EC50 分别为1.13、0.24、0.14 mg/L;对南方根结线虫的EC50分别为0.19、0.32、0.61 mg/L。结合经济效益和多种病害兼治的原则,推荐使用1,3-二氯丙烯与氯化苦1:1配比,可兼治辣椒疫病和根结线虫病。  相似文献   
139.
为延长硫酸链霉素的作用时间,提高其对烟草青枯病的抗病能力并减少其残留,利用壳聚糖与γ-聚谷氨酸间的静电自组装作用形成纳米微胶囊,在成囊过程中将硫酸链霉素负载其中,制备了壳聚糖/γ-聚谷氨酸负载硫酸链霉素纳米微胶囊,并对不同硫酸链霉素用量及壳聚糖和γ-聚谷氨酸的质量比对成囊效果及负载效果的影响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随着硫酸链霉素添加量的增加,微胶囊的载药量增大;随着壳聚糖与γ-聚谷氨酸质量比的减小,不同硫酸链霉素添加量下,包封率均呈增大趋势,同时载药量均呈降低趋势;当硫酸链霉素添加量为10 mg,m(壳聚糖):m(γ-聚谷氨酸)=20:17时,包封率最高(85.2%),载药量达46.8%。傅立叶变换红外光谱分析及差示扫描量热法分析结果表明,微胶囊对硫酸链霉素负载效果较好;透射电子显微镜下,载药纳米微胶囊呈规整实心球形,粒径分布较均匀,平均粒径在20~50 nm之间;模拟释放结果表明,纳米微胶囊对硫酸链霉素具有缓释效果。  相似文献   
140.
Prediction of forest fire ignition may aid in forest fire vigilance and monitoring, and in prioritizing forest fuel treatments. In this paper, we chose easily obtained spatial variables pertaining to topography, vegetation types, meteorological conditions, climate, and human activity to predict forest fire ignition in Heilongjiang province, China, using logistic regression. Results showed fire ignition prediction through logistic regression had good accuracy. Climatic variables (e.g., average annual mean temperature and precipitation) and meteorological conditions (e.g., daily minimum temperature, daily minimum humidity, daily mean humidity, and mean wind speed) are the main determinants of natural forest fires. In the case of anthropogenic fires, vegetation types and human activity as indicated by distances to roads and settlements combined with suitable meteorological conditions (e.g., daily mean humidity) are the main driving factors. The fire ignition probability map can be easily used to prioritize areas for vigilance, to make decisions on allocating firefighting resources, and to select vulnerable spots for forest fuel treatments. It was found that forest fuel treatments should be focused on the Great Xing’an Mountains.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