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1968篇
  免费   773篇
  国内免费   1010篇
林业   1060篇
农学   645篇
基础科学   490篇
  1133篇
综合类   6034篇
农作物   1073篇
水产渔业   402篇
畜牧兽医   1590篇
园艺   831篇
植物保护   493篇
  2024年   77篇
  2023年   239篇
  2022年   569篇
  2021年   589篇
  2020年   505篇
  2019年   408篇
  2018年   325篇
  2017年   587篇
  2016年   379篇
  2015年   585篇
  2014年   632篇
  2013年   736篇
  2012年   1069篇
  2011年   1062篇
  2010年   931篇
  2009年   887篇
  2008年   875篇
  2007年   767篇
  2006年   680篇
  2005年   536篇
  2004年   347篇
  2003年   209篇
  2002年   240篇
  2001年   219篇
  2000年   178篇
  1999年   67篇
  1998年   14篇
  1997年   10篇
  1996年   4篇
  1995年   2篇
  1994年   2篇
  1993年   2篇
  1992年   4篇
  1990年   3篇
  1989年   1篇
  1988年   1篇
  1987年   2篇
  1986年   1篇
  1981年   1篇
  1962年   1篇
  1956年   5篇
排序方式: 共有1000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1 毫秒
111.
油茶作为世界四大木本食用油料植物之一,在林业产业和山区经济发展中占有十分重要的 地位。近年来,毕节将油茶产业作为助推脱贫攻坚的重要支柱产业之一,大力发展。文章介绍了毕节 市近年推进油茶产业的一些主要做法,并指出了当前发展油茶产业存在的一些问题,针对问题,提供 了现阶段的一些对策,以期为促进全市油茶产业发展,助推脱贫攻坚提供一定的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112.
旱地豌豆新品种定豌9号选育报告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以S9107为母本,草原12号为父本,采用有性杂交技术和系谱选育法,培育出旱地豌豆新品种定豌9号。在2012 — 2014年多点试验中,3 a 15点(次)折合平均产量2 064.0 kg/hm2,较对照品种定豌4号增产12.14%,产量表现稳定、高产。平均株高73.3 cm,主茎节数13.9节,单株有效荚数4.03个,单荚粒数3.86粒,百粒重20.5 g,经济性状优良。生育期92 d左右。干籽粒含粗蛋白258.1 g/kg、赖氨酸13.2 g/kg、粗脂肪7.67 g/kg、粗淀粉600.0 g/kg。抗旱、耐根腐病、丰产稳产性好。适宜在甘肃中部干旱、半干旱地区及其同类地区种植。  相似文献   
113.
桑叶中富含丰富的蛋白质、碳水化合物和氨基酸等营养物质,具有降脂、抗氧化、降血糖等多样化功能,是良好的畜禽饲料资源.但对桑叶的重视程度不够,使得桑叶在我国未能得到大规模的开发利用,导致桑叶资源的大量浪费。文章对桑叶的生理功能和在猪生产中的应用进行相关综述。  相似文献   
114.
115.
为研究三熟制条件下适合种植的再生稻品种及头季叶片衰老频度对再生力特性的影响,在大田试验条件下,以10个杂交水稻品种为材料,比较分析了这些品种的再生力、再生季产量及头季衰老强度等若干性状。结果表明,头季不同品种结实率与再生季再生力呈正相关关系,相关系数为0.620,头季千粒重、叶干质量下降率、叶绿素含量下降率、产量与再生季再生力呈负相关关系,相关系数分别为-0.522、-0.516、-0.637、-0.676。再生季有效穗数与再生力呈显著正相关关系,与活芽率呈负相关,相关系数分别为0.757和-0.615。头季结实率、叶片叶绿素含量、产量,以及再生季有效穗数和千粒重是影响再生力的重要因素。综合两季产量和再生力特性来看,深两优5814、C两优608、准两优608、丰两优香1号等4个品种可以作为再生稻在江西中北部的三熟制条件下种植。  相似文献   
116.
为制梗丝关键工序加工方式的改进提供参考依据,利用单因素方差分析和主成分分析法,研究制梗丝过程关键工序烟梗原料中挥发性有机酸和非挥发性有机酸含量的差异性及变化规律。结果表明:在关键工序(原梗、切梗丝、梗丝加料到梗丝干燥后)测定的18种有机酸含量差异均达显著水平,其中14种有机酸含量呈先降后升再降的变化趋势;不同工序烟梗样品2类有机酸前2个主成分得分在二维平面上的投影分布的分类现象明显;烟梗中的有机酸综合含量在切丝工序后显著降低,加料工序后显著升高,干燥工序后又显著降低。为降低高强度气流干燥过程梗丝表面料液香味成分的大量挥发,加料工序料液配方中的部分调味剂和增香剂可在干燥工序后使用,以提高烟用料液的有效利用率。  相似文献   
117.
新疆春小麦育成品种遗传演变分析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目的】研究新疆春小麦育成品种遗传演变规律,提高小麦资源的利用效率,为新疆春小麦品种选育和改良提供参考依据。【方法】以新疆春小麦育成品种为材料,对其主要性状进行综合评价分析,以春小麦90K芯片开展新疆春小麦育成种亲缘关系分析。【结果】新疆春小麦育成种遗传多样性丰富,平均遗传多样性指数2.005,变幅为1.902~2.181。相关性分析结果表明,蛋白质含量、湿面筋含量、穗粒数与育种年代呈极显著正相关。新疆春小麦品种选育主要是通过常规杂交育种、杂交辐射诱变育种、引种3种方式。利用小麦90K芯片将新疆春小麦育成种划分为3个类群,显示了各品种之间的亲缘关系。【结论】新疆春小麦育种遗传基础薄弱、遗传多样性逐渐散失,新疆小麦育种应加强资源收集与利用,扩大育种亲本选择,提高品种变异的丰度和广度,以多抗、高产稳产、优质高效的聚合育种,加快新品种选育进程,提高育种效率。  相似文献   
118.
以NBPT(N-丁基硫代磷酰三胺)和DMPP(3,4-二甲基吡唑磷酸盐)为复合抑制剂,利用转鼓喷涂工艺,开发出新型复合型抑制剂涂覆尿素肥料,采用扫描电镜和能谱仪分析其涂覆效果。通过田间试验系统对比评价了追施不同氮肥对调控氮素的特征效果。试验设置5个处理:(1)不施氮肥(CK);(2)农民习惯追施尿素(CU);(3)优化追施尿素(CUU);(4)优化追施抑制剂涂覆尿素(CUY1);(5)优化追施抑制剂涂覆尿素(CUY2)。在夏玉米喇叭口期、冬小麦拔节期追施氮肥后的15天内进行田间原位连续动态观测。电镜和能谱结果表明,复合抑制剂均匀涂覆于尿素表面,形成薄而致密、光滑的涂覆层,该涂覆层均匀分布有磷和硫2种元素,表明复合抑制剂与尿素已有效结合。田间试验结果表明,在同等优化施氮量下与普通尿素相比,夏玉米和冬小麦季追肥后CUY1和CUY2处理氨挥发分别降低55.19%,32.15%和52.46%,39.43%。夏玉米季追肥后,0-20 cm土层CU、CUU处理土壤硝态氮含量于第5天达到峰值,到后期已显著低于CUY1、CUY2处理,CUY2处理稳定硝态氮的效果更好。冬小麦季追肥后,0-20 cm土壤硝态氮含量CU、CUU处理分别在第5,3天达到峰值,CUY1、CUY2处理于第11天达到峰值后,硝态氮含量已显著高于相同施氮量的CUU处理。在保证产量和净收益的同时,抑制剂涂覆尿素显著降低了追施氮素的氨挥发和淋溶损失浓度,其中冬小麦季CUY1处济效益较好,夏玉米季CUY2调控氮素的效果最佳,减少向下淋溶的效果明显。  相似文献   
119.
改性尿素硝酸铵溶液调控氮素挥发和淋溶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了提高肥料的利用率,以尿素硝酸铵溶液为原料、聚氨酸为保护剂,复合抑制剂NBPT(N-丁基硫代磷酰三胺)和DMPP(3,4-二甲基吡唑磷酸盐)为材料,开发出改性尿素硝酸铵溶液(YUL1和YUL2),研究其对华北平原夏玉米追肥过程中的氨挥发和淋溶损失的调控效果。田间试验设置6个处理:不施氮肥(CK)、农民习惯追施尿素(CN)、优化追施尿素(CNU)、优化追施尿素硝酸铵溶液(UAN)、优化追施改性尿素硝酸铵溶液(YUL1)和优化追施改性尿素硝酸铵溶液(YUL2)。采用扫描电镜和能谱仪分析相关指标变化,在夏玉米喇叭口期追施氮肥后15d内进行田间原位连续动态观测氨挥发和土壤铵态氮和硝态氮变化,并在玉米成熟期测定产量,计算经济效益。结果表明,改性尿素硝酸铵溶液清澈无杂质,流延后成膜表面光滑、致密,抑制剂在膜表面分布均匀;能谱测试膜层表面磷硫含量增高,证明复合抑制剂与尿素硝酸铵溶液达到有效融合。在同等优化施氮量下:与CNU相比, YUL1氨挥发总量显著降低19.3%, YUL2增加9.6%;与UAN相比, YUL1、YUL2分别显著降低57.3%和42.0%。与其他施氮处理相比, YUL1和YUL2夏玉米季生长中后期0~20 cm土层依然保持相对较高的氮素含量水平,夏玉米收获后土壤硝态氮含量分别比CNU高46.0%和43.4%,比UAN高45.6%和44.7%;180~200cm土层硝态氮含量显著低于其他处理。在保证产量和净收益的同时,改性尿素硝酸铵肥料显著降低了氮素的氨挥发和淋溶损失浓度,尿酶抑制剂含量相对较高的YUL1抑制氨挥发的效果更好,硝化抑制剂含量相对高的YUL2硝态氮向下淋失的风险更小。  相似文献   
120.
侯本军  林力  王敏芬  肖云  白翠云 《种子》2017,(6):117-119
根据2013-2014年国家东南区鲜食糯玉米区试结果数据,分析了鲜玉糯4号的品质、理化及皮渣率、产量、植株、穗部及抗病性等性状.结果表明,鲜玉糯4号各项指标均达标.符合国家玉米品种审定标准,通过审定(国审玉2015035).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