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0049篇
  免费   553篇
  国内免费   1250篇
林业   1128篇
农学   1605篇
基础科学   951篇
  1906篇
综合类   3043篇
农作物   607篇
水产渔业   390篇
畜牧兽医   1319篇
园艺   293篇
植物保护   610篇
  2024年   20篇
  2023年   117篇
  2022年   237篇
  2021年   341篇
  2020年   366篇
  2019年   332篇
  2018年   239篇
  2017年   324篇
  2016年   355篇
  2015年   432篇
  2014年   428篇
  2013年   545篇
  2012年   566篇
  2011年   673篇
  2010年   626篇
  2009年   600篇
  2008年   532篇
  2007年   569篇
  2006年   551篇
  2005年   428篇
  2004年   229篇
  2003年   306篇
  2002年   385篇
  2001年   345篇
  2000年   289篇
  1999年   265篇
  1998年   258篇
  1997年   196篇
  1996年   210篇
  1995年   208篇
  1994年   155篇
  1993年   159篇
  1992年   127篇
  1991年   99篇
  1990年   87篇
  1989年   84篇
  1988年   58篇
  1987年   37篇
  1986年   21篇
  1985年   13篇
  1984年   7篇
  1983年   6篇
  1982年   6篇
  1981年   8篇
  1980年   5篇
  1979年   5篇
  1978年   1篇
  1963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1000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12 毫秒
951.
应用HACCP理念建立食品辐照企业GIP管理体系的探讨   总被引:1,自引:1,他引:1  
本文应用HACCP基本理念分析了食品辐照加工过程存在的危害因素及质量控制的关键控制点。深入探讨了建立食品辐照加工企业GIP管理体系的原则和方法。  相似文献   
952.
适宜压力条件保持减压贮藏杏鲍菇品质   总被引:1,自引:2,他引:1  
为了探讨不同压力对杏鲍菇减压贮藏品质的影响,以杏鲍菇为试材,采用0.07 mm的低密度聚乙烯袋抽真空减压包装,置于4℃下贮藏,研究杏鲍菇在0.10、0.06、0.04、0.02 MPa 4个压力条件下生理生化及品质的变化规律。结果表明:相对于常压(0.10 MPa),0.06、0.04 MPa在不同程度上可降低杏鲍菇子实体的呼吸强度,保持超氧化物歧化酶(superoxide dismutase,SOD)、过氧化氢酶(catalase,CAT)活性,抑制膜脂过氧化产物丙二醛(malondialdehyde,MDA)含量的升高,延缓杏鲍菇子实体的衰老进程,抑制多酚氧化酶(polyphenol oxidase,PPO)活性,保持杏鲍菇的色泽,以及杏鲍菇的硬度、弹性、内聚性、咀嚼性等质地品质。其中0.04MPa相对于其他压力贮藏效果较佳。0.02 MPa使杏鲍菇的生理生化及品质变化出现了异常。由此可得,适当压力范围内减压贮藏可以有效延缓杏鲍菇的成熟与衰老进程,较好地保持其品质,有效延长其贮藏期。  相似文献   
953.
皂脚制备生物柴油的试验研究   总被引:9,自引:4,他引:9  
在食用油生产过程中均会不同程度地产生皂脚(又称油泥),为解决皂脚排放造成的环境污染及资源浪费问题,该文以皂脚为原料进行制备生物柴油的试验分析。提出了皂脚经循环气相酯化—水蒸气蒸馏制备生物柴油的方法和工艺流程,探讨解决制备过程中酯化反应的连续带水和反应快速进行的问题,得到优化工艺参数。试验装置主要由气相酯化反应器、甲醇气化器、粗生物柴油精馏器和油水分离器等组成。研究结果表明,酯化反应温度为(100±5)℃,皂脚质量0.5%~0.8%的硫酸或3%~4%的对甲苯磺酸为催化剂,甲醇蒸气通入速度6 L/min,反应时间90~120 min,生物柴油精馏器的液相温度为160~220℃,气相温度为120~190℃,水蒸气温度为(100±5)℃,水蒸气通入量为5 L/min,能使皂脚制备生物柴油的转化率达99%以上,产品品质指标基本达到美国的ASTM生物柴油标准,并与中国的0#柴油接近。  相似文献   
954.
密云水库水源涵养林对水质的影响   总被引:14,自引:2,他引:14       下载免费PDF全文
 为给密云水库流域的水质保护规划和控制措施提供理论依据,以密云县北庄镇为试验区对水源涵养林进行调查,对地表水进行监测,分析水质中存在的主要问题及其产生的原因。自2000年密云水库流域开始实施“退耕还林”工程以来,森林面积不断增加,减少了由于农田施肥造成的非点源污染,使地表水水质的浑浊度和氨氮指标有所下降。以油松林和板栗林为例,对降雨流经森林生态系统各环节的水质进行监测、分析,说明密云水库流域水源涵养林与降雨之间的淋溶、交换、吸附等过程对降雨具有净化作用。  相似文献   
955.
用微型机控制气候箱或温室小气侯技术,是七十年代末期发展起来的环境调节工程新技术。在黄瓜等高产模式的基础上,我们几年来做了如下两方面工作:(1)硬件方面,以TP—801单板机为核心,做为直接数字控制机.以4(1/2)位面板表为A/D转换器。输出指令形式用0.1讯号表示,指挥执行机构。(2)软件方面,建成了调节温、湿、光、CO2的适时控制系统,包括以日照为基础的变温优化管理程序。此外还编制了3—4要素的顺序逐日控制程序。(有关黄瓜变温控制栽培及控制指标的探讨另文发表)。  相似文献   
956.
在水土流失区,夏秋季节土壤因高温缺水致使水土保持植树造林难于成活。为了揭示土壤水分的变化情况,寻求植物安全越夏的栽植深度,对三种主要侵蚀土壤,在不同植被下,4—9月份进行了定点土壤水分观测。结果表明,第四纪红土母质红壤和紫色土,在夏秋季节,土深30厘米左右的水分含量变化比较稳定。而花岗岩母质红壤,30厘米以下土层的土壤水分,明显的较上层高。同时说明地被物对提高土壤的保水能力有很大的作用,并提出了在花岗岩流失区,提高树木成活率的栽植方法的建议。  相似文献   
957.
[目的]对上海市地面沉降进行验证与预测,为地下工程建设和地下水开采格局的科学调整提供参考。[方法]基于地下水抽灌量、地面沉降和土层分层变形等长期监测数据,研究地面沉降量与地下水开采量、土层分层变形量之间的相关性,并结合上海市地面沉降特性及原因,建立考虑地下水开采量和第4含水层变形量的地面沉降多项式分布滞后模型(PDL模型)。[结果]①上海市累计地下水开采量、第4含水层累计变形量与累计地面沉降量之间均具有高度的正相关性,但由于砂土蠕变、弱透水层释水缓慢等原因,地面沉降相对于地下水开采量和第4含水层变形都有着一定的滞后性;②采用考虑滞后效应的多项式分布滞后模型预测地面沉降,其计算结果相对误差较小、拟合效果较好;③若以当前采灌格局及第4含水层变形量作为参考进行预测,地面沉降在2019—2024年间将会发生稳定的轻微回弹现象。[结论]上海市地面沉降与地下水开采量和土层变形量之间有着较高的相关性,且控制地下水开采能够有效缓解地面沉降的发展。  相似文献   
958.
采用太子河流域内8个气象站1960~2005年间气象资料,应用Penman-Montieth公式计算了46年间逐月参考作物腾发量(ET0),对参考作物腾发量及气象要素的年际变化特征、月际变化特征及趋势进行了分析,应用统计检验方法分析了影响流域参考作物腾发量变化的主要气象因素。结果表明:近46年间太子河流域ET0值呈现缓慢下降趋势,年内ET0值分布以5、6月份最高,1月份最低。影响ET0的主要气候要素按影响程度强弱依次为日照、风速、温度、相对湿度。  相似文献   
959.
不同土石比的工程堆积体边坡径流侵蚀过程   总被引:9,自引:6,他引:9  
工程堆积体可在短时期内极大程度地改变原地貌地形、土壤和植被条件,使其在降雨径流作用下将发生严重土壤侵蚀,因此是生产建设项目区水土流失最为严重的地貌单元。该文采用土工试验方法及野外实地放水冲刷法研究不同物质来源和土石比的工程堆积体边坡物理性质、侵蚀动力及径流侵蚀过程。结果表明:1)2种松散工程堆积体的物质组成和入渗性能均较原土差异明显,其中黄沙壤工程堆积体以≤0.25mm颗粒为主,其颗粒变异系数为原土的1.2~2.0倍,稳定入渗率为原土1.70~4.07倍;而紫色土堆积体级配良好,颗粒变异系数是其原土的2.2倍,稳定入渗率为原土的7.02~11.59倍。2)各种工程堆积体边坡侵蚀动力学参数随放水流量变大而增加,黄沙壤工程堆积体边坡径流流速在0.155~0.318 m/s之间变化,径流剪切力变化在27.632~57.154 N/m2,土壤剥蚀率在0.337~77.071 g/(m2·s)之间;而紫色土工程堆积体边坡径流流速、剪切力和土壤剥蚀率分别在0.184~0.281 m/s,35.525~53.600 N/m2和1.445~61.910 g/(m2·s)。3)土石混合质边坡在产流9 min内存在不同程度突变或波动,在相同条件下边坡累积产流量均表现为偏土质>土石混合质,黄沙壤工程堆积体边坡累积产流量高于紫色土;而土石混合质边坡的产沙率呈连续性多峰多谷变化,边坡侵蚀沟壁土体崩塌脱落是造成产沙率波动的重要原因。该研究可为生产建设项目工程堆积体水土流失量预测和水土保持植物措施选择提供基本参数和技术支持。  相似文献   
960.
保水剂在节水农业中的应用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本文研究了保水剂包膜涂层对大豆、小麦、绿豆等作物种子萌发成苗及保水剂蘸根对葡萄苗、山茱萸苗移栽成活率的影响,结果表明;1%保水剂包膜涂层可促进大豆、绿豆等豆类种子出苗率,使其出苗早,苗齐苗壮,抗旱能力增强,而对小麦玉米等淀粉种子的出苗无明显作用;低浓度的保水剂蘸根可提高苗木的成活率,促进其生长,增强抗旱能力,而高浓度的保水剂蘸根则降低苗木成活率,生长下降。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