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598篇
  免费   100篇
  国内免费   124篇
林业   155篇
农学   123篇
基础科学   103篇
  143篇
综合类   714篇
农作物   117篇
水产渔业   58篇
畜牧兽医   230篇
园艺   94篇
植物保护   85篇
  2024年   10篇
  2023年   27篇
  2022年   92篇
  2021年   99篇
  2020年   76篇
  2019年   75篇
  2018年   58篇
  2017年   71篇
  2016年   62篇
  2015年   71篇
  2014年   80篇
  2013年   95篇
  2012年   116篇
  2011年   118篇
  2010年   115篇
  2009年   105篇
  2008年   85篇
  2007年   85篇
  2006年   93篇
  2005年   71篇
  2004年   43篇
  2003年   24篇
  2002年   23篇
  2001年   36篇
  2000年   29篇
  1999年   22篇
  1998年   6篇
  1997年   5篇
  1996年   9篇
  1995年   5篇
  1994年   2篇
  1993年   1篇
  1992年   1篇
  1991年   1篇
  1990年   1篇
  1989年   2篇
  1987年   1篇
  1985年   1篇
  1982年   1篇
  1960年   1篇
  1958年   1篇
  1956年   2篇
  1954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822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01.
通过窑洞鸡舍环境调控,冬季在外界温度低于-10℃时,未调控组环境温度达到5.32℃以上,最高12.14℃,调控组环境温度可达到9.78℃以上,最高达到15.17 ℃.夏季调控组比对照组舍内温度低1~2℃.窑洞鸡舍对环境温度调控能力有限,夏季和冬季均随环境温度的升降而升降.冬季比夏季窑洞对环境温度的调控效果好.窑洞鸡舍湿度冬季调控组比对照组低,夏季调控组与对照组接近.冬季窑洞鸡舍有害气体CO2和NH3的含量比夏季高.NH3的含量在冬季和夏季均高于1.5 mg/m3的标准要求.但通过环境调控,舍内CO2的含量调控组明显比对照组低,低于1500mg/m3含量的标准要求.NH3的含量调控组明显低于对照组.窑洞鸡舍对NH3的含量调节通过自然通风换气的手段能力有限,需要采取其它措施.产蛋率冬季调控组比对照组提高19.37%,夏季调控组比对照组提高6.54%.冬季比夏季提高产蛋幅度明显.  相似文献   
102.
研究了鬼人工催产、受精卵孵化、饵料系列的选择以及仔、稚、幼鱼的生态习性,并对其胚胎发育进行了连续观察。使用激素LRH A3和HCG的人工催产、人为条件下的受精卵孵化和仔、稚、幼鱼培育,经35d的人工育苗共获得了平均全长2.1cm左右的鬼幼鱼11.025万尾,受精卵平均孵化率为62.9%,育苗平均成活率达30.2%。结果表明提高海水盐度能提高鬼受精卵的孵化率,轮虫、卤虫、桡足类是鬼仔、稚、幼鱼的优质饵料,仔、稚、幼鱼有两个死亡高峰期,水质好坏是影响育苗成活率高低的主要因素。  相似文献   
103.
臭氧化降解除草剂2,4-D的机理研究(Ⅱ):降解路径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了考察除草剂2,4-D在臭氧化反应过程中的降解机理,在前文分析中间产物的基础上,进一步跟踪反应溶液中几个主要中间产物和氯离子的浓度变化趋势,由此提出可能的降解路径。结果说明,2,4-D臭氧化降解过程主要是羟基自由基的间接氧化起作用,臭氧分子的直接氧化所占比重很小。对前文分析出的主要中间产物进行分类,并通过判断反应溶液中中间产物和氯离子浓度随反应时间变化的趋势,可知2,4-D在羟基自由基作用下,主要先产生了2,4-二氯苯酚等含氯的酚类,再经过脱氯,形成无氯的芳香族化合物。苯环结构开裂后,形成了大部分有机酸,另一小部分有机酸在2,4-D初步降解为含氯芳香族化合物时即可产生。脱氯过程有一个初始较慢后来较快的趋势,这说明2,4-D直接脱氯较少,大部分脱氯过程发生在形成2,4-DCP等含氯芳香族中间产物后,此时,脱氯产生无氯的芳香族中间产物。在最后的深度氧化阶段,经过一系列中间产物反应之后,部分2,4-D能降解为水、二氧化碳等终产物。  相似文献   
104.
【目的】在机采种植模式下,研究无膜替代有膜对棉花生长生育及产量的影响,为无膜棉高产栽培提供理论依据。【方法】利用筛选到的适宜无膜栽培的棉花新品系中棉619为试材,采用随机区组排列试验,设置大田有膜与无膜对比试验,分析有膜、无膜配置对棉花生育期、叶面积指数、光截获率、干物质积累及产量因素的影响。【结果】无膜棉生育期推迟9 d、叶面积指数和光截获率降幅分别达到8%和7.16%;无膜处理下的干物质积累起始期和结束期均晚于有膜棉,且干物质积累的持续期和最大速率较有膜棉降低3 d和0.714 g/ d,但生长特征值却高于有膜棉14.893 g;无膜处理的果枝数、结铃数显著减少,籽棉和皮棉产量比有膜处理低6.73%、7.79%,差异不显著,且衣分变化不明显。【结论】中棉619能够不用地膜种植,通过优化栽培措施可以降低无膜棉对叶面积、生物量、光截获率以及产量的损失,实现绿色植棉。  相似文献   
105.
对保靖阳冬梨的植物学性状和生物学特性进行了观察,经人工授粉试验和人工杂交试验结果表明:保靖阳冬梨晚熟、味甜、耐藏、抗病,可溶性固形物达15.5%;它的自花结实率低,异花授粉结实率高,但胚囊育性强,可作为杂交母本;它与所试验的杂交母本杂交,都可得到杂交种子,说明花粉育性好,也可作为杂交父本。与黄花梨相比,保靖阳冬梨花粉粒大小均匀,形状规则,表面穿孔稀。  相似文献   
106.
提出了一种针对温室环境监测的基于WEB的数据采集和信息发布系统设计方案,并从软、硬件的角度详细介绍了系统的实现方法。该系统应用MSVB.NET开发工具,采用ASP.NET技术规范,构建了B/S(Browser/Server)模式下的远程监控系统。硬件系统通过RS-485总线与数字传感器连接,并与具有联网功能的PC监控计算机构成温室现场监控系统。该系统不仅能够通过Internet远程浏览访问温室现场数据,而且能对系统运行参数进行远程修改和设置。该系统不仅可以实现对温室环境的异地和远距离数据监控管理,而且也可应用于农业的其它领域。  相似文献   
107.
高山红景天花型调查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高山红景天(Rhodiola sachalinensis A.Bor)是长白山区珍稀药用植物,本文较详细地调查了高山红景天雄花、雌花的形态特征,首次描述了杂性花(即两性花)及在群体中雄、雌、杂性花的分布比例。  相似文献   
108.
通过体内试验研究了过氧化氢对小鼠骨髓微核率和胚胎着床及孕鼠生长发育的影响。将妊娠的昆明种(KM)小鼠分成5个处理组,分别为环磷酰胺(40.00 mg/kg)、蒸馏水和过氧化氢(500.00,125.00,31.25 mg/kg)组。于妊娠后6~15 d,每天采用灌胃给药,环磷酰胺组于妊娠后11~13 d腹腔一次性注射。每3 d称重1次,于妊娠第18 d称重后剖腹检查。另取雌雄各半KM小鼠分成5个处理组,分别为环磷酰胺、蒸馏水和过氧化氢(500.00,100.00,10.00 mg/kg)组,均采用灌胃染毒,每天1次,连续4 d,第5 d处死小鼠,取股骨髓液常规制片,计算红细胞微核率。结果表明,吸收胎和死胎数蒸馏水组为5.56%,中剂量过氧化氢组增加到19.53%(P<0.01),低剂量组增加到13.14%(P<0.05)。蒸馏水组小鼠嗜多染红细胞微核率为0%~0.002%,过氧化氢组增加到0.017%~0.032%(P<0.01)。在本试验剂量范围内过氧化氢有明显的胚胎毒性和遗传毒性。  相似文献   
109.
采集安哥拉山羊、陕北本地山羊及各代级进杂交后代 (F1 ~ F4 )周岁母羊的皮样、毛样或绒毛混合样 ,进行了毛囊密度、毛长、纤维分类、纤维直径、纤维强伸度、净毛率及毛产量的测定。结果表明 :安哥拉山羊与陕北本地山羊级进杂交 ,级进后代被毛特性及产量到 F3与安哥拉山羊已基本相似。到 F4 有髓毛和死毛数量百分含量分别为 0 .3 8%和 1 .5 4% ,有髓毛和死毛重量百分含量总和为 4.0 8% ,与安哥拉山羊有髓毛、死毛含量 (0 .93 %、1 .3 2 % )及有髓毛和死毛重量百分含量总和 3 .83 %相比已非常接近 (P>0 .0 1 )。F4 的周岁产毛量为 1 .42 kg,与安哥拉山羊 (1 .64kg)接近 (P>0 .0 1 )。根据陕北自然条件状况 ,研究认为 ,育种工作级进到F3为宜。  相似文献   
110.
水分胁迫对4种牧草苗期的抗旱性比较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采用盆栽法对不同水分胁迫下4种牧草幼苗期的形态及生理特性进行了初步研究.结果表明,4种牧草幼苗的株高、茎粗、质膜透性、叶绿素含量均随着水分胁迫的加重呈下降趋势;而根冠比、叶片水分饱和亏缺、游离脯氨酸均呈上升趋势.综合评价4种牧草苗期抗旱性强弱的顺序为:蒙古冰草>扁穗冰草>沙生冰草>羊草.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