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3188篇
  免费   192篇
  国内免费   300篇
林业   236篇
农学   159篇
基础科学   133篇
  306篇
综合类   1552篇
农作物   190篇
水产渔业   132篇
畜牧兽医   557篇
园艺   242篇
植物保护   173篇
  2024年   12篇
  2023年   59篇
  2022年   143篇
  2021年   126篇
  2020年   129篇
  2019年   138篇
  2018年   80篇
  2017年   194篇
  2016年   128篇
  2015年   183篇
  2014年   172篇
  2013年   205篇
  2012年   248篇
  2011年   266篇
  2010年   292篇
  2009年   231篇
  2008年   220篇
  2007年   175篇
  2006年   191篇
  2005年   132篇
  2004年   79篇
  2003年   60篇
  2002年   49篇
  2001年   57篇
  2000年   71篇
  1999年   26篇
  1998年   5篇
  1997年   2篇
  1996年   1篇
  1995年   1篇
  1994年   1篇
  1986年   1篇
  1965年   1篇
  1957年   1篇
  1955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368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265 毫秒
991.
研究了用反相高效液相色谱法同时测定饲料中 VE和 VD3 的技术及试验溶液的皂化、提取、浓缩等试样前处理方法。选出了最佳色谱条件 ,流动相 :甲醇 +水 (95 +5 ) ,流速 :1ml/min,温度 :室温 ,进样体积 :2 0μl,检测波长 :2 64nm。  相似文献   
992.
通过酶联免疫斑点法(ELISPOT)检测了经人 IgG 免疫后尼罗罗非鱼(Oreochromis niloticus)头肾、外周血和脾脏中的特异性抗体分泌细胞(antibody secreting cell, ASC)数量。结果表明, 首次免疫 1 d 后可在头肾中检测出 ASC, 而外周血和脾脏第 3 天才能检测出 ASC; 头肾、外周血以及脾脏中的 ASC 均在第 12 天达到峰值, 随后头肾, 外周血中的 ASC 数量显著减少, 而在脾脏中 ASC 数量减少不显著。二次免疫 1 d 后在头肾、外周血和脾脏中均可检测到 ASC, ASC 数量均在第 9 天达到峰值, 时间早于首次免疫, 且在首次免疫和二次免疫中, 头肾组织的 ASC 数量均是 3 个组织中最高的。酶联免疫吸附试验(ELISA)分别对首次免疫和二次免疫后血清中的抗体水平检测发现, 其变化趋势与 ASC 数量变化规律相同。研究结果表明, 尼罗罗非鱼在初次免疫后产生了免疫记忆, 在二次免疫过程中产生了更多的 ASC 和抗体, 头肾是 ASC 的主要来源组织。该结果可为鱼类的免疫记忆研究提供重要的科学依据。  相似文献   
993.
水库鲢鱼小鞘指环虫病鳃组织病理及其防治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在1991-1993年,笔者在清原县金家水库和后楼水库用敌敌畏进行了鲢小鞘指环虫病的防治试验,并对大水面防治鱼病的施药方法作了初步探索。试验结果表明,0.08-0.20ppm的敌敌畏均能有效杀灭此虫。组织病理研究发现,病鱼鳃瓣缺损,粘液增多,鳃血管扩张充血,出血,呼吸上皮肿胀。上皮细胞增生,使鳃小片融合,鳃丝呈棍棒状;相邻几条鳃丝发生融合,形成一片上皮细胞板。病状严重时,鳃小片坏死、解体。  相似文献   
994.
养殖排污水循环处理系统由轮虫净化池、沉淀净化池、反冲式物理过滤装置和生物净化池组成。物理过滤系统主要是通过水流的反冲式流动,使大量的污物停留在系统的下层,利于从系统中排除;化学处理主要是通过低值、高效的化学絮凝剂;生物净化主要是通过细菌、微藻和轮虫等生物群落综合处理来实现。经净化的养殖污水可进入虾池循环使用或排放外海。  相似文献   
995.
薄壳山核桃品种果质性状变异及选择改良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对南京地区引种的21个薄壳山核桃品种果实单果重、出仁率、出油率,果型指数性状进行测定分析.结果表明,各性状均有显著的遗传变异,具有明显的改良潜力.相关分析未发现性状间有相互制约的关系.通过综合性状改良,由综合坐标评定法选出Mahan,Wictita,Sioux,Pawnee,Elliott,Shawnee等6个优良新品...  相似文献   
996.
1要明确试验目的做好区域试验的前提要明确试验目的.新品种区域试验的目的是鉴定和筛选适宜不同地区种植的丰产、稳产、抗逆性强、适应性广的优良辣椒新品种,为自治区辣椒品种审定和区域布局提供依据.  相似文献   
997.
采用在NYDB上共培养酵母菌与绿霉菌Penicillium digitatum孢子、酵母菌防御接种沙糖桔果实后,挑战接种绿霉菌孢子的方法,研究了几株酵母菌对沙糖桔采后绿霉病的控制效果。结果表明,膜醭毕赤酵母Pichia membranaefaciens Hansen和深红酵母Rhodotorula rubra Demme Lodder显著抑制绿霉菌孢子萌发和芽管生长,有效减少沙糖桔绿霉病发生率及病斑数;添加2%NaHCO3可增强膜醭毕赤酵母的抗病效果,添加2%CaCl2对深红酵母的抗病效果有轻微的增强作用。4个拮抗剂组合均能提高沙糖桔果皮几丁质酶活性,以添加2%NaHCO3的拮抗菌制剂的几丁质酶活性最高。膜醭毕赤酵母和深红酵母可作为防治沙糖桔采后病害的拮抗菌,NaHCO3适合作为膜醭毕赤酵母制剂的添加剂,该制剂能有效地诱导几丁质酶活性增加,提高拮抗防病效果。  相似文献   
998.
水土流失对东平湖水质的影响研究   总被引:6,自引:1,他引:6  
东平湖作为南水北调东线工程中重要的水利枢纽 ,其水质状况和生态环境对整个工程产生着重要的影响。水土流失是产生水污染的一个重要因素。以东平湖为例 ,分析了东平湖水土流失的现状及其对水质产生的影响 ,探讨了有效防治湖泊水污染的水土保持措施  相似文献   
999.
浅沟侵蚀是黄土高原丘陵沟壑区的主要侵蚀类型之一。利用室内模拟降雨与放水相结合的研究方法,对雨强、上游汇水面积、坡度和耕作等因素对浅沟侵蚀的影响进行了初步研究,结果表明:浅沟侵蚀发生的速率与坡度、雨强和汇水面积均呈正相关关系。耕作通过改变表层土壤结构,改变了浅沟侵蚀随雨强、坡度和上游汇水面积与侵蚀速率的响应关系。且在较小坡度坡面上,耕作显著减少由于雨强变化引起的侵蚀变化,但在大坡度和大雨强条件下,耕作对雨强引起的侵蚀变化有加强作用。  相似文献   
1000.
为研究微生物菌剂对盐碱土的改良效果以及筛选较为耐盐的苜蓿品种,通过室外盆栽试验,研究了不同盐胁迫下微生物菌剂对土壤盐分和苜蓿生长状况的影响,并探讨了盐胁迫微生物菌剂苜蓿品种三者之间的交互作用。结果表明:微生物菌剂对020cm土壤脱盐率有显著影响,与不加菌剂处理相比脱盐率提高9.04%;盐胁迫对不同苜蓿品种生物量有显著影响,表现为随盐胁迫的增加生物量下降;不同苜蓿品种之间的耐盐性差异显著,其中劳博品种最为耐盐,保定次之,三得利最差。因此,盐胁迫下微生物菌剂、耐盐苜蓿品种对于降低土壤盐分以及促进苜蓿生长具有良好调控效果。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