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6051篇
  免费   364篇
  国内免费   599篇
林业   471篇
农学   478篇
基础科学   281篇
  708篇
综合类   2507篇
农作物   534篇
水产渔业   362篇
畜牧兽医   1052篇
园艺   354篇
植物保护   267篇
  2024年   21篇
  2023年   105篇
  2022年   209篇
  2021年   226篇
  2020年   216篇
  2019年   190篇
  2018年   160篇
  2017年   276篇
  2016年   169篇
  2015年   239篇
  2014年   342篇
  2013年   356篇
  2012年   466篇
  2011年   517篇
  2010年   468篇
  2009年   438篇
  2008年   388篇
  2007年   363篇
  2006年   306篇
  2005年   265篇
  2004年   159篇
  2003年   220篇
  2002年   280篇
  2001年   230篇
  2000年   147篇
  1999年   77篇
  1998年   22篇
  1997年   31篇
  1996年   21篇
  1995年   15篇
  1994年   11篇
  1993年   14篇
  1992年   11篇
  1991年   11篇
  1990年   9篇
  1989年   6篇
  1988年   8篇
  1987年   4篇
  1986年   3篇
  1985年   2篇
  1979年   1篇
  1978年   2篇
  1962年   4篇
  1956年   1篇
  1941年   2篇
  1931年   1篇
  1900年   1篇
  1895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7014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41.
以北美蓝云杉休眠芽、针叶、嫩茎为外植体,用0.1%HgCl2处理10~15 min消毒效果最好.在1/2LM 2,4-D(0.5~3.0mg/L以下单位相同) 6-BA(1.0~2.0)条件下,均能诱导出愈伤组织,休眠芽诱导率最高为77.36%.且以休眠芽诱导的愈伤组织在1/2LM NAA(0.5) 6-BA(1.0) IBA(0.1)能分化出少量针叶和芽.针叶和茎产生的愈伤组织增殖困难,继代培养后很快褐化.  相似文献   
142.
迁地保护的海南坡鹿种群可以分为野放、半野放和圈养等3种主要类型。野放种群个体数量最多,约占迁地保护种群个体总数的55.3%;其次为半野放种群,其个体数量占35.6%;圈养种群个体数量最少,只占9.1%。半野放是一种较为稳妥的坡鹿种群恢复方式。在海南坡鹿的迁地保护中,应该增加半野放种群个体数量。本文就海南坡鹿的迁地保护提出了7点保护管理及科学研究建议。  相似文献   
143.
西北牧区灌溉人工草地适宜发展规模分析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针对西北牧区水资源和草地资源已被超极限利用的现状,应用水草畜平衡原理,分析了西北牧区灌溉人工草地的发展规模,提出了西北牧区灌溉人工草地适宜发展规模为215.76~239.71万hm^2,载畜量控制在13833.18万羊单位之内即可实现草畜平衡,总体可达到人工种植冷季补饲水平。新增灌溉需水量约为71.85~83.55亿m^3,占2000年灌溉总用水量(777亿m^3)的9.25%~10.75%。解决这一灌溉需水量的可行途径是建设节水型社会,提高水资源利用效率。  相似文献   
144.
利用DNAStar软件包中的Editseq将GPV H1株非结构蛋白和结构蛋白核苷酸序列翻译成氨基酸序列,然后利用Protean软件进行氨基酸序列分析,分别预测结构蛋白和非结构蛋白的二级结构及B细胞抗原表位。结果表明,GPVH1株非结构蛋白和结构蛋白具有丰富的二级结构和多处抗原指数较高的区段,其中非结构蛋白的NS2和结构蛋白的VP3含有较多的潜在的B细胞优势抗原表位。  相似文献   
145.
生物措施水土保持机理综述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植被能有效控制水土流失,被公认为水土保持最有效最根本的方法,因此水土流失区植被的恢复和建造成为水土保持工作的中心之一。通过对大量研究进行总结,进一步从机理上分析了植被对水土保持的作用,主要包括植被冠层对降雨的截留及对降雨侵蚀动能的影响,地表枯枝落叶层的水土保持作用和地下根系提高土壤抗冲性等。  相似文献   
146.
不同培养液及血清浓度对绵羊孤雌生殖胚胎发育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体外成熟的绵羊卵母细胞,经5 μmol/L A23187 5 min和2 mmol/L 6-DMAP 4 h激活后,分别在SOFaa、M-199两种培养液中进行培养,试验比较了SOFaa、M-199液分别添加BSA和不同浓度(10%、20%)胎牛血清对绵羊孤雌生殖胚体外发育的影响。M-199+FCS组的卵裂率显著低于SOFaa+BSA和SOFaa+FCS组(P<0.05),SOFaa+BSA组的囊胚率显著低于M-199+BSA、SOFaa+FCS、M-199+FCS三组(P<0.05);SOFaa+10% FCS与SOFaa+20% FCS组的卵裂率及囊胚率均无显著差异,M-199+10% FCS和M-199+20% FCS组的卵裂率及囊胚率间均无显著差异。结果表明:SOFaa比M-199更适合绵羊孤雌生殖胚体外发育,此外添加10%的FCS即可达到较好的培养效果。  相似文献   
147.
海山 《中国畜牧杂志》2007,43(10):45-50
随着全球气候变化与市场经济社会的同时到来,由于遇到来自自然灾害和市场风险等双重压力的严峻挑战以及相应对策的失误或滞后,内蒙古牧区陷入前所未有的发展困境。本文在分析贫困化现状、主客观致贫因素及其综合作用机制的基础上,提出扶贫开发的对策建议。  相似文献   
148.
为了探讨鸵鸟对H5亚型禽流感灭活疫苗的免疫原性,做好鸵鸟禽流感的防控工作,采用哈尔滨兽医研究所研制的重组H5N1亚型禽流感疫苗,不同剂量免疫鸵鸟,用HI方法检测母源抗体和免疫抗体,根据母源抗体的衰减和免疫抗体的消长规律确定首免和再免日龄.结果表明,雏鸵鸟母源抗体能维持约3周~8周;8周龄时分组首免,C1组产生的免疫反应优于C2组,抗体峰值能达到7.50 log2,维持时间为9周左右;17周龄时C1组以3.0 mL/羽进行二免,2周后抗体达到7.40log2,3周~7周抗体维持在高峰值,最高达8.80log2,以后逐渐下降,有效抗体水平能维持至接种后25周左右.二免后25周进行三免,以5 mL/羽三免后2周抗体可达到9.80log2,2周~4周抗体维持在最高峰,以后缓慢下降,期间抗体时有起伏,但有效抗体水平约可维持1年时间.三免后45周内抗体水平合格率均在70%以上.根据抗体消长规律,初步推荐了鸵鸟的免疫程序.  相似文献   
149.
150.
防治稻象甲的药剂筛选试验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罗海 《广西植保》2007,20(4):15-16
试验结果表明:防治稻象甲可使用封钻蛀600倍,40%毒死蜱乳油1 000倍作为轮换药剂。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