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6008篇
  免费   312篇
  国内免费   716篇
林业   720篇
农学   888篇
基础科学   527篇
  899篇
综合类   1853篇
农作物   465篇
水产渔业   262篇
畜牧兽医   666篇
园艺   269篇
植物保护   487篇
  2024年   21篇
  2023年   88篇
  2022年   230篇
  2021年   301篇
  2020年   297篇
  2019年   277篇
  2018年   196篇
  2017年   284篇
  2016年   219篇
  2015年   262篇
  2014年   258篇
  2013年   289篇
  2012年   386篇
  2011年   400篇
  2010年   341篇
  2009年   285篇
  2008年   349篇
  2007年   293篇
  2006年   296篇
  2005年   237篇
  2004年   112篇
  2003年   160篇
  2002年   139篇
  2001年   126篇
  2000年   125篇
  1999年   150篇
  1998年   125篇
  1997年   97篇
  1996年   115篇
  1995年   101篇
  1994年   92篇
  1993年   81篇
  1992年   70篇
  1991年   56篇
  1990年   50篇
  1989年   26篇
  1988年   27篇
  1987年   24篇
  1986年   13篇
  1985年   4篇
  1984年   8篇
  1983年   7篇
  1982年   6篇
  1981年   8篇
  1980年   4篇
  1956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7036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941.
3WZ-700型自走式果园风送定向喷雾机   总被引:9,自引:1,他引:8  
针对现代果园低矮密植的种植特点,设计了3WZ-700型自走式果园风送定向喷雾机。通过理论计算和虚拟样机技术,完成整机结构设计和各关键部件技术参数的确定。设计了适应于低矮密植果园的圆环双流道风送雾化装置,确定叶轮直径0.7 m、出风口宽度0.13 m。实现风机转速0~2 000 r/min的无级变速。田间试验结果表明,树膛内部枝叶正、反面雾滴附着率分别为61.22%、20.90%;树膛外部枝叶正、反面雾滴附着率分别为77.22%、37.17%;作业效率为1.02 hm2/h。  相似文献   
942.
基于类球形亮度变换的水果表面缺陷提取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针对基于机器视觉技术的水果表面缺陷因受到亮度不均影响而提取困难的问题,以阿克苏苹果为研究对象,采用可见-近红外双CCD成像系统,设计了一种无需预先建模的类球形亮度变换方法,对R分量图像进行亮度变换,变换后的图像使整个水果表面正常区域灰度趋于一致,而缺陷区域依然保留为低灰度区,增强了缺陷和正常果皮的对比度,提高了缺陷检测精度.使用共计100个样本评估算法的可行性,其中45个缺陷果的检测精度为93.3%,55个正常果的检测正确率为100%,整体检测精度达到97%.研究结果表明,利用基于类球形亮度变换结合单阈值分割方法提取水果表面缺陷是可行的.  相似文献   
943.
宿根破头率是影响甘蔗切割质量的重要指标.为此,在前人研究的基础上,从力学的角度分析了两种甘蔗切割器对破头率的影响,结果表明:双圆盘在不漏割方面具有较大优越性;在刀片刃角较大和刀片切割角大时,选单圆盘切割器较好.这一结论为正确选用甘蔗切割器提供了重要依据,具有重要的理论意义和实用价值.  相似文献   
944.
谷物质量流量测量装置的设计与试验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设计了一种新型冲量式谷物质量流量测量装置,该装置包括减震器、承载板、悬臂梁式弹性元件和机架等,并采用减震器来减弱收割机振动对测量精度的影响。试验证明:所设计的冲量式谷物质量流量测量装置测量误差平均值为4.29%,具有工程意义。  相似文献   
945.
通过三维激光扫描技术得到的树木枝干点云数据,不仅数据量大,而且特征复杂,不适合采用传统的方法提取等值线。对此,首先把点云数据中树木的枝和干分为不同的部分,然后建立点云的分层模型,并分析点云在树高方向上的数据量分布。在高精度采样下,将分层点云作为等值线的采样数据,对每层数据中不同部分的树木枝干点云分别采用凸包算法进行连接,建立树木枝干的等值线模型。结果表明:在没有先验等值线知识和建立点云对象模型的条件下,利用迭代的凸包算法可以有效地对树木枝干离散点云数据进行连接,得到的等值线符合一般等值线的特点。最后通过实例验证了方法的适用性。图8表1参11  相似文献   
946.
长沙近41年气候变化对双季早稻产量的影响   总被引:2,自引:2,他引:0  
为了诊断分析气候变化对长沙水稻产量的影响是正效应还是负效应,利用长沙市4个人工观测站1971—2011年逐日气温、降水量和日照时数等资料,采用趋势系数、相关系数、Mann-Kendall检验等方法,对长沙双季早稻生长期的气候变化特征及气象产量与其生长期气象因子间进行诊断分析。结果表明:(1)影响长沙早稻产量的关键气象因子依次是:5月低温、生长期最高气温、生长期降水量、灌浆乳熟期最高气温、生长期日照时数、5月日照时数、5月最高气温、5月平均气温及洪涝;(2)5月低温强度指数Ij与气象产量呈极显著负相关,对早稻产量有明显不利影响;生长期降水量与气象产量存在显著负相关,降水量太多不利于高产;(3)近41年来,早稻生长期最高气温、5月平均气温、5月最高气温呈极显著增加态势,生长期最高气温与气象产量呈极显著正相关,5月平均气温、最高气温、灌浆乳熟期最高气温与气象产量呈较显著或显著正相关,增温十分有利于早稻高产;(4)生长期日照时数与气象产量呈显著正相关,日照时数多对早稻高产有利;(5)近41年来,早稻气象产量呈弱下降态势,20世纪70年代末到80年代中期大幅增长,2004—2008年小幅增长,得益于生产力水平和早稻品种的提升以及十分有利于早稻增产的气象条件;20世纪80年代中期到90年代中期多为负值及2009年连续3年负值,在于气象条件对早稻增产无贡献。气候变化对长沙早稻产量的影响总体呈正效应。  相似文献   
947.
为了提高彩叶草的生根能力,笔者在能耗低的室温下合成了含有天然产物蒙脱土(MMT)和羧甲基纤维素钠(CMC)的环境友好型吸水性复合物。采用正交实验法研究了吸水性复合物的组成和合成条件对彩叶草生根指标的影响规律,运用层次分析法(AHP)筛选出了综合生根能力最佳时的吸水性复合物。结果表明所合成的吸水性复合物均不同程度地提高了彩叶草的生根能力,但不同组成复合物间的差别很大。吸水性复合物中天然组分含量对彩叶草生根影响显著,其中粘土类天然产物MMT对彩叶草根系的形成后期(根系质量及生长速度)影响最大,多糖类天然产物CMC对彩叶草插穗的根系形成前期(促进插穗伤口愈合和生根)影响最大。施用综合生根能力最佳的吸水性复合物,彩叶草的生根率、生根数、总根长、最长根长、根系干重和综合生根能力分别是对照试样的6、20、22、2.3、7.2和18.4倍,这对提高彩叶草等草花的繁殖系数有重要意义,为该类吸水性复合物在园林扦插繁殖中的应用提供了试验依据。 关键词:彩叶草;综合生根能力;吸水性复合物;蒙脱土;羧甲基纤维素钠;层次分析法  相似文献   
948.
房丽萍  孟军 《中国农学通报》2013,29(17):156-160
施肥是农业持续发展的重要措施,施用化肥对中国粮食安全的保障作用是投入其他生产要素所不能替代的,掌握化肥的增产效应从指导农业生产及确定科学有效的施肥方案方面来说,都具有重要的理论与实践意义。分析了化肥施用量与粮食产量之间的关系,选取粮食作物播种面积、农用机械总动力、有效灌溉面积、化肥施用量和农业从业人员为中国粮食产量的影响因素,采用主成分回归C-D生产函数模型,计算了化肥投入对粮食增产的弹性及贡献率。结果表明:化肥施用与粮食产量之间存在较强的正相关关系;1978—2010年间化肥投入对粮食产量增长的弹性值为0.18,贡献率达20.79%,化肥对粮食增产的弹性和贡献与以往的研究结果相比略有下降,单位质量化肥投入带来的实际粮食产量增加量有所减少,但化肥投入仍是影响粮食产量增长的重要因素。  相似文献   
949.
农村土地房屋资产管理研究进展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随着城镇化进程的推进,农村土地房屋流转在现实生活中日趋频繁,农村土地房屋资产管理问题进一步凸显。笔者综合运用文献资料法、对比分析法,围绕加强农村土地房屋资产管理的必要性、农村土地房屋资产管理面临的突出问题以及开展农村土地房屋资产管理创新探索3个命题,对学术界的研究成果进行梳理汇总,揭示了相关学术研究取得的成果、存在的主要问题,并展望了国内农村土地房屋资产管理研究的方向与重点。研究提出加强农村土地房屋资产管理,应当强化农村土地房屋资产管理主体、开展农村土地房屋资产清产核资、建立农村土地房屋资产收益分配机制、建立农村土地房屋资产评估服务体系、培育农村土地房屋资产市场。  相似文献   
950.
生态足迹是一种定量测定人类对自然资源利用程度的新方法。为了客观反映鹤壁市市域资源消耗与供给状况,本研究引入生态足迹理论与方法,分析了鹤壁市近10年生态足迹和生态承载力的动态变化。结果表明,2000-2010年期间鹤壁市人均生态足迹呈递增趋势,由2000年的1.373 7 hm2/人增长到2010年的4.342 0hm2/人,年均增幅21.6%。化石能源用地是鹤壁市人均生态足迹增大的主要原因。人均生态承载力总体呈现下降趋势,由0.299 0 hm2/人降至0.280 5 hm2/人,降幅6.2%。人均生态足迹与人均生态承载力之比由2000年的4.59:1增至2010年的15.48:1。鹤壁市一直处于生态赤字状态,且呈加剧趋势,其发展处于不可持续状态。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