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6227篇
  免费   930篇
  国内免费   1780篇
林业   1124篇
农学   901篇
基础科学   689篇
  1657篇
综合类   7822篇
农作物   1163篇
水产渔业   726篇
畜牧兽医   2926篇
园艺   1204篇
植物保护   725篇
  2024年   131篇
  2023年   333篇
  2022年   793篇
  2021年   779篇
  2020年   719篇
  2019年   700篇
  2018年   478篇
  2017年   777篇
  2016年   538篇
  2015年   807篇
  2014年   845篇
  2013年   1021篇
  2012年   1392篇
  2011年   1392篇
  2010年   1438篇
  2009年   1211篇
  2008年   1264篇
  2007年   1099篇
  2006年   849篇
  2005年   728篇
  2004年   439篇
  2003年   312篇
  2002年   256篇
  2001年   258篇
  2000年   226篇
  1999年   62篇
  1998年   9篇
  1997年   7篇
  1996年   9篇
  1995年   2篇
  1994年   8篇
  1993年   16篇
  1992年   9篇
  1991年   5篇
  1990年   2篇
  1987年   6篇
  1986年   4篇
  1985年   1篇
  1984年   1篇
  1981年   1篇
  1965年   1篇
  1962年   2篇
  1956年   5篇
  1955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1000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21.
本文系统地阐述了紫花苜蓿灌溉的理论与技术,内容包括需水量、需水强度、入渗速率、灌溉需要量、灌溉定额、灌水深度、灌水定额、灌水周期、灌水次数、灌水时期、灌水强度、灌溉方法等内容。  相似文献   
22.
设计4对引物,采用PCR—SSCP技术检测催乳素受体(PRLR)基因外显子10在西农萨能奶山羊群上的单核苷酸多态性,同时研究该基因对其产奶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引物P2、P3与P4扩增片段具有多态性,P1的扩增片段不存在多态性。应用P2扩增片段,在西农萨能奶山羊中仅检测到AA和AB基因型,纯化测序表明AA与AB基因型相比有2处突变,C27T的突变没有导致氨基酸变化,第189处的碱基缺失导致氨基酸由组氨酸变为酪氨酸和苏氨酸。AA和AB基因型之间产奶量的最小二乘均值差异显著(P〈0.05),AA基因型在各胎次产奶量和平均产奶量等指标上均高于AB基因型,其中第3胎的产奶量达到显著水平(P〈0.05);应用R扩增片段,在西农萨能奶山羊中检测到3种基因型(CC、CD、DD),纯化测序表明CC与DD基因型相比有2处突变(C103A和T106C),分别导致氨基酸由赖氨酸变为苏氨酸、苏氨酸变为异亮氨酸;3种基因型之间产奶量的最小二乘均值差异不显著(P〉0.05)。应用P。扩增片段,在西农萨能奶山羊中也只检测到EE和EF基因型,纯化测序表明EE与EF基因型相比有1处突变(A114G),该突变导致氨基酸由蛋氨酸变为缬氨酸;EE和EF基因型之间产奶量差异显著(P〈0.05)。EE基因型的个体各胎次产奶量均比EF型高,其中在第3、4胎产奶量和前4胎平均产奶量3项指标上都达到显著水平(P〈0.05)。研究结果提示:PRLR基因对奶山羊产奶量有显著影响,因此认为PRLR基因外显子10位点可作为奶山羊高产奶量的标记辅助选择的有效分子标记。  相似文献   
23.
利用RAPD技术对不同地区及不同季节发生危害的柞蚕寄生蝇进行了遗传多态性研究。选取11个随机引物对14份供试材料的基因组DNA进行扩增,共扩增出140条稳定条带,其中128(91.43%)条为多态性条带,表明柞蚕饰腹寄蝇(Blepharipa tibialis)、秋柞蚕寄生蝇(未命名)及栗蚕寄生蝇(未命名)间具有丰富的多态性。各材料间的遗传距离在0.0214~0.5143之间,利用UPGMA法进行聚类分析,14份供试材料可聚为两大类:栗蚕(Dic-tyoplocajaponica)寄生蝇与寄生柞蚕的寄生蝇各聚为一类,其中来自河南省的柞蚕饰腹寄蝇自成一类,来自东北地区的柞蚕饰腹寄蝇与秋柞蚕寄生蝇又各自聚为一类。  相似文献   
24.
为探索杜仲叶(Eucommia ulmoides leaves,EUL)对绵羊营养代谢和生理功能的影响,本研究选取25~30 kg、70~80日龄的湖羊30只,随机分为3组,每组10只,分别为对照组(无杜仲叶日粮组,CTL)、低剂量添加组(10%杜仲叶日粮组,EUL1)、高剂量添加组(20%杜仲叶日粮组,EUL2)。预试期15 d,正试期90 d。试验结束时,通过静脉采血,离心后分别取血浆和血清,血浆用于生化分析,血清用于代谢组学分析。结果显示,饲喂杜仲叶后,EUL1和EUL2组绵羊血浆中葡萄糖、非酯化脂肪酸、高密度脂蛋白和极低密度脂蛋白均升高,EUL2组与CTL组差异显著或极显著(P<0.05;P<0.01),EUL1组与CTL组差异不显著(P>0.05);EUL1和EUL2组尿素较CTL组极显著降低(P<0.01),总胆固醇水平显著降低(P<0.05),EUL1和EUL2组间差异不显著(P>0.05)。血清样品采用液相色谱-质谱联用仪(LC-MS)进行检测,在正模式下得到593个代谢物,在负模式下得到1 570个代谢物。通过主成分分析(PCA)、偏最小二乘判别分析(PLS-DA)及正交偏最小二乘判别分析(OPLS-DA)发现,各试验组间的差异代谢物较多,能将其得分图明显区分。进一步对变量重要性因子大于1.0(VIP>1.0)的代谢物进行t检验后发现,各组之间有24种特征代谢物差异显著(P<0.05)。这些差异代谢物涉及体内葡萄糖、脂肪酸和氨基酸等的代谢,有的代谢物还与动物的免疫机能相关。杜仲叶饲料对绵羊的营养代谢、生理状态和免疫状况可产生明显的影响,代谢组学可有针对性地分析代谢物发生的步骤及生理作用,为阐明杜仲叶影响营养代谢的机制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25.
传染性支气管炎是鸡的一种重大传染病,临床上无典型的病变特征,诊断较为困难。现有的实验室检测方法有血清学、病原学和分子生物学方法,但该病病原变异复杂,血清型众多,交叉免疫性低,临床上又多采用活毒进行免疫,以至实验室无法对疫苗毒和野毒进行准确区分。为了更好地控制本病,有必要根据临床特点对目前各种检测鸡传染性支气管炎的方法及其优缺点进行分析,为临床寻找一种适合的快速准确的诊断方法、制定合理的免疫程序和发展新型的诊断方法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26.
四种植物提取物对斜纹夜蛾卵的毒杀效果   总被引:2,自引:1,他引:2  
以斜纹夜蛾卵为研究对象.对雷公藤Tripter gium wilfordii茎、皂荚Gleditsia sinensis Lam.刺、苦参Sophora flavescens和博落茴Macleya cordata等4种植物材料的正已烷及乙酸乙酯提取物的杀卵活性进行了测定。结果表明:博落茴的乙酸乙酯提取物对斜纹夜蛾卵有较好的杀伤力,校正未孵化率高达95.63%;雷公藤的乙酸乙酯提取物和苦参的正已烷提取物对斜纹夜蛾卵的孵化也有明显的抑制作用。  相似文献   
27.
为探讨光、温、水等气象因子对夏播小豆产量的影响,达到合理利用气象资源、进一步挖掘小豆增产潜力的目的,以中晚熟小豆品种花小豆(V1)和中早熟品系德红5261(V2)为材料,设T1(6月17日)、T2(6月22日)、T3(6月27日)、T4(7月2日)和T5(7月7日)5个播期,形成不同的光、温、水生长环境,对夏播小豆产量...  相似文献   
28.
本试验使用5只成年母鸡,采用846合剂全身麻醉,伏卧或卧保定,进行输尿管引出手术,手术分两步进行,最后使输尿管开口从泄殖腔壁上游离出来,固定并暴露于尾下肛门上方的体表。试验结果表明,手术对我明显不良影响,术后鸡正常采食和产蛋,能长期饲养并分别采集单纯的尿液和粪便,可作为一种有用的试验动物模型。  相似文献   
29.
高效液相色谱法检测泰乐菌素在肉鸡组织中的残留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将肉鸡的肌肉、肝脏、肾脏和脂肪组织制成匀浆,用乙腈、石油醚和二氯甲烷萃取、净化后,用乙腈定容。以乙腈- 甲醇- 0.005 m ol/ L磷酸二氢铵溶液(60∶30∶10)为流动相,用高效液相色谱检测。本法对溶解于乙腈中的泰乐菌素的最低检测限为 0.05 m g/ L,在肉鸡各种组织中的最低检测限为 0.10 m g/ L。标准曲线的线性范围为 0.10~6.40 m g/ L。泰乐菌素质量浓度为 0.10、0.80、6.40 m g/ L 时的批间变异系数分别为(2.3±0.2)% 、(1.9±1.3)% 、(2.6±0.9)% 。0.20、0.40、0.80 m g/ L 的泰乐菌素在以上 4 种组织的回收率均符合残留检测的要求。结果表明,本法是一种灵敏、精密、可靠的检测肉鸡组织中泰乐菌素残留的分析方法。  相似文献   
30.
试验旨在探讨日粮中添加氨基酸对焉耆马赛后运动性能及抗氧化能力的影响.选取运动成绩、体重、体尺、年龄相近的焉耆马11匹,随机分为3组:对照组(3匹)、试验Ⅰ组(4匹)、试验Ⅱ组(4匹).对照组饲喂基础日粮,试验Ⅰ、Ⅱ组分别在基础日粮中添加不同水平氨基酸.试验开始第20天对各组马匹进行20 km模拟比赛,赛后30 min内测定各组试验马匹的体温、脉搏、呼吸,同时采集各试验马匹血液.结果表明,试验Ⅰ、Ⅱ组焉耆马赛后0 min心率均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赛后20 min心率、赛后5 min呼吸频率均极显著低于对照组(P<0.01);试验Ⅰ、Ⅱ组焉耆马赛后血浆中GSH-Px、T-SOD活力及GLU浓度分别比对照组高34.41%(P>0.05)、37.02%(P<0.01)、37.41%(P<0.01)和32.06%(P>0.05)、35.46%(P<0.01)、26.98%(P<0.05);试验Ⅰ、Ⅱ组焉耆马赛后血浆中MDA、LA浓度分别比对照组低38.46%(P<0.05)、17.56%(P<0.05)和38.26%(P<0.05)、13.04%(P>0.05).饲料中添加氨基酸,可提高焉耆马运动性能,有利于焉耆马运动后生理机能的快速恢复;可提高运动后焉耆马的抗氧化能力,减缓焉耆马在运动期间的疲劳症状,相比而言,添加0.25%赖氨酸的效果较好.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