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44篇
  免费   3篇
  国内免费   2篇
林业   1篇
农学   6篇
基础科学   2篇
  6篇
综合类   15篇
农作物   3篇
水产渔业   13篇
畜牧兽医   3篇
  2023年   2篇
  2021年   4篇
  2018年   1篇
  2014年   2篇
  2013年   1篇
  2012年   5篇
  2011年   2篇
  2010年   7篇
  2009年   1篇
  2008年   4篇
  2006年   4篇
  2005年   4篇
  2004年   7篇
  2001年   1篇
  1999年   1篇
  1997年   1篇
  1993年   1篇
  1992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49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92 毫秒
11.
谈起江苏省海门市二三厂镇的万亩现代农业园区。镇党委书记樊建兵有自己的理解。他很精辟地告诉我们:“三厂镇高效设施农业走的就是‘路子通畅、发展顺畅、心情舒畅’的惠农之路.金盛绿园就是我们万亩现代农业园区中的一个缩影。”  相似文献   
12.
不同盐分胁迫对中亚滨藜种子萌发及其恢复的影响   总被引:17,自引:0,他引:17  
用不同浓度(0、2、4、6、12、18、28、36 g/L)的盐溶液(土壤溶液、Na2SO4及NaCl)处理中亚滨藜种子,观察其萌发率和幼芽、幼根的生长情况,进行生态阈值分析,并将盐胁迫下未萌发种子转移至蒸馏水中,观察其在胁迫解除后的恢复情况。结果表明:随盐胁迫强度的上升,种子的萌发率降低,萌发率和盐浓度之间呈显著的负相关关系。从累积发芽率和发芽指数角度考虑,均是Na2SO4的胁迫作用最小,NaCl的抑制作用略高于土壤溶液。低浓度盐分促进了幼芽和幼根的生长。盐胁迫解除之后,中亚滨藜种子仍具有很高的萌发能力,且发芽速度和整齐度提高。  相似文献   
13.
浅色黄姑鱼人工繁殖与苗种培育技术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浅色黄姑鱼(Nibea coibor)俗名白奈,金丝鲵,隶属于鲈形目,石首鱼科,黄姑鱼属。该鱼肉质细嫩,口感独特,味道鲜美,其鳔是名贵的中药补品。浅色黄姑鱼属于温水性的鱼类,适温范围8℃~33℃,最适生长水温为24℃~29℃,产卵水温24℃~28℃,性成熟年龄为2周龄,生长适盐范围10‰~40‰。为探讨浅色黄姑鱼的人工繁殖和育苗技  相似文献   
14.
秸秆深层覆盖对水分入渗及蒸发的影响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下载免费PDF全文
 为探讨秸秆还田对土壤水分入渗和蒸发造成的影响,通过在土表下20 cm处铺设3cm厚秸秆隔层的土柱试验表明:在灌溉水分入渗时,秸秆隔层阻碍了土壤重力水入渗,降低了土壤重力水由土壤上层向下层入渗的速率;在土壤水分蒸发过程中,秸秆层隔断了土壤的毛细管,使秸秆层以下土壤水很难通过土壤毛细管作用而向地表运移并蒸发。秸秆深层覆盖可以使深层土壤水分的蒸散量减少2%~3%,对深层土壤的蓄水保墒有积极的作用。  相似文献   
15.
谷婧  黄玮  张文生 《安徽农业科学》2013,41(9):3857-3860,3863
[目的]研究不同温度处理条件下水分对黄芩种子萌发的影响。[方法]采用变温处理,设5个梯度,以24 h为周期昼夜温差变化,水分设10个水平,研究不同温度条件下水分对黄芩种子累计萌发率、种子萌发速率、萌发恢复率和总萌发率以及发芽指数情况的影响。[结果]黄芩种子在10~30℃的变温条件下均能良好萌发。适温条件下充分水分条件有利于种子萌发;低温或高温条件下,水分对黄芩种子的浸泡造成黄芩种子活力的丧失;而干旱条件可使黄芩种子在此环境中保持良好的萌发潜力。[结论]15~25℃是黄芩种子的最适萌发温度,水分是影响黄芩种子萌发的重要因素并起着基础性作用。  相似文献   
16.
乡域范围内现代农业发展思路探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对乡域范围内发展现代农业的发展思路进行分析,指出发展现代农业应统筹好宏观发展与微观实际、历史继承与未来创新、经济利益与多方效益的关系。总结了江苏省海门市三厂镇现代农业发展的条件,并从功能定位、发展目标、区域布局等方面提出其发展战略。  相似文献   
17.
人工感染的刺激隐核虫各期虫体的超微结构   总被引:4,自引:2,他引:2  
黄玮 《水产学报》2005,29(5):635-642
从天然感染的卵圆鲳鲹(Trachiruotus blochii)分离到1株刺激隐核虫(Cryptocaryon irritans),再经人工感染的方法收集各期虫体,制成电镜样品,对虫体进行超微结构研究。刺激隐核虫质膜的基本结构与淡水的多子小瓜虫的质膜相似,分为3层;外限制膜、外胞膜和内胞膜。刺激隐核虫的质膜小泡内充满大量电子致密物质(EDM)。幼虫、幼体和滋养体均具有复杂的口器,由胞咽、口肋、双动基体口纤毛和线带等组成,但不具备膜口类纤毛虫所具有的独特的细胞器:Lieberkuhn氏器。单动基体的体纤毛存在于幼虫、幼体和滋养体,但在包囊期,体纤毛和口器消失。各期虫体的胞质中具有线粒体、高尔基体和脂肪体等细胞器,有的阶段具有粘液囊、伸缩泡、食物泡、共生细菌等。粘液囊在大小、形态和分布上与多子小瓜虫的不同。文中分析了刺激隐核虫在形态上与多子小瓜虫的诸多差异,认为刺激隐核虫的分类更适合归于原口类(Promotome),而不是膜口类(Ophryoglenina)。  相似文献   
18.
采用红外气体分析法,于2008年夏季和秋季,原位监测了福建长汀水土流失区不同恢复程度样地重建植被马尾松(Pinus massoniana)、木荷(Schima superba)树干CO2释放速率(stem CO2 efflux rate Fco2);并分析了Fco2与树干温度、气温、树干液流密度、空气相对湿度、树干可溶性糖和淀粉含量的关系.结果表明:植被重建对福建长汀水土流失区夏季和秋季Fco2值大小、Fco2日变化规律、以及Fco2与生理生态因子的关系均有不同程度的影响.植被重建后样地中植物Fco2显著提高,恢复程度低样地马尾松夏秋季节Fco2的平均值为1.18 μmol/(m2·s).显著低于恢复程度高样地马尾松、木荷(夏秋季节Fco2平均值分别为1.85,5.28,μmol/(m2·s)(p<0.05).夏季,恢复程度低样地马尾松Fco2日变化规律为三峰型,且其与树干温度、气温、树干液流密度、空气相对湿度显著相关(p<0.05);但其余时间,两样地马尾松、木荷Fco2日变化均为双峰模式,与各生理生态因子相关性均不显著.植被重建后,样地中温度、土壤肥力等环境因子改善,使植物树干生长速率加快,是导致样地间Fco2存在以上差异的主要原因.  相似文献   
19.
黄玮 《科学养鱼》2004,(11):43-43
2.低盐度海水或淡水浸泡:在20~25℃时,16‰的盐度处理1~2天可以大大减轻虫体的感染强度。但是处理之后的鱼要逐步回复到正常盐度的水中,以免鱼应激死亡。淡水浸泡对海水鱼类的大多数体外寄生虫如小瓜虫、Amyloodinium、Turbellarian、Worms(蠕虫)、一些Flukes(吸虫)和Uronema  相似文献   
20.
水稻种子是水稻种植的基础,直接决定水稻适宜种植区域、质量与产量等,相应的做好水稻种子管理工作是保障水稻种植产业稳定发展的关键。不过受多方面因素影响,水稻种子管理还有着一定缺陷与不足,需要采取合理措施加以优化。本文简单分析水稻种子管理现状,从管理经营、品种推广、监督管理和贮藏管理技术等方面对其管理问题进行研究,并就相应对策和建议展开探讨,希望为水稻栽培种植的良好发展起到些许帮助。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