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63篇
  免费   3篇
  国内免费   4篇
  8篇
综合类   9篇
水产渔业   26篇
畜牧兽医   19篇
园艺   1篇
植物保护   7篇
  2016年   1篇
  2015年   3篇
  2014年   7篇
  2013年   4篇
  2012年   2篇
  2011年   2篇
  2010年   1篇
  2009年   3篇
  2008年   4篇
  2007年   1篇
  2006年   3篇
  2005年   2篇
  2004年   1篇
  2003年   3篇
  2002年   2篇
  2001年   3篇
  2000年   3篇
  1999年   2篇
  1998年   5篇
  1997年   3篇
  1996年   1篇
  1995年   2篇
  1993年   1篇
  1992年   1篇
  1991年   7篇
  1990年   1篇
  1983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7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31.
为探索底质掩埋对人工恢复苦草(Vallisneria natans)的影响,研究了塘泥和河沙掩埋0、1、3、5 cm深度下苦草种子的成苗状况和苦草幼苗的存活状况.结果表明,掩埋深度增加会显著降低种子的成苗率、幼苗的存活率、植株的株高和干重,其中掩埋深度达5 cm时,苦草种子不能成苗,幼苗不能存活,与无掩埋相比,掩埋1 cm和3 cm处理中,幼苗存活率的下降幅度显著低于种子成苗率,且掩埋1 cm处理的幼苗存活率下降不显著,掩埋3 cm处理的河沙组种子的成苗率和幼苗的存活率显著高于塘泥组;无掩埋、掩埋1 cm和掩埋3 cm处理中,塘泥组苦草的平均株高、株均干重和根冠比均显著大于河沙组.表明底质掩埋对苦草种子成苗的影响大于对幼苗存活的影响;塘泥比河沙更有利于苦草的生长,但掩埋深度较大时,塘泥对种子成苗率和幼苗存活率的影响比河沙更明显.  相似文献   
32.
<正> 大银鱼是具有一年生命周期的小型经济鱼类。目前,我国将大银鱼向大、中型水库移植已有不少地区,有的已收到了显著的经济效益,但向小型水域移植、增殖却少见报道,个别试验报道亦未曾涉及经济效益。 为扩大大银鱼的生产领域,探索其资源增殖新途径,我们进行了向小型水库及海、淡水的池塘移植的试验,证实了大银鱼亲本、人工受精卵、人工繁殖的鱼苗在新的水域环境  相似文献   
33.
高寒山区人工草地退化的生理生态学机理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通过人为翻堆草垡引燃火烧的方法,对比研究火烧和未火烧草地对植物生长和土壤养分含量的影响,探讨了高寒山区人工草地退化的生理生态学机理。结果表明,人工草地建植前堆烧皮可加速土壤有机质矿化,增加地土壤速效养分,改善植物保护酶系统,提高植物抗寒性和光合代谢强度,延长植物,防止草地过早退化。  相似文献   
34.
科尔沁沙地沙质农田的土壤环境与生产力形成过程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下载免费PDF全文
采取野外调查和室内分析相结合的方法 ,研究了科尔沁沙地不同类型农田土壤环境的特征和生产力形成过程 ,结果表明 :(1 )在科尔沁沙地 ,5种主要类型农田生长季平均土壤含水量是沙壤土水浇地 (A) (1 2 .4% ) >壤性风沙土水浇地 (E) (9.5 % ) >沙壤土旱坡地 (B) (8.87% ) >沙壤土旱平地 (C)(6.5 5 % ) >风沙土旱平地 (D) (5 .70 % )。 0~ 60cm土壤温度是D(2 2 .0 4℃ ) >C(2 1 .73℃ ) >B(2 1 .40℃ ) >E(2 1 .0 8℃ ) >A(2 1 .0 5℃ )。土壤养分综合指数高低的顺序是A(93 .9) >C(84.3 ) >E(84.2 ) >B(65 .3 ) >D(4 8.4) ;(2 ) 5种类型农田玉米植株高 (cm)和生物量 (kgm- 2 )都是E(2 70 ,2 .96) >A(2 45 ,2 .70 ) >B(2 2 5 ,2 .1 2 ) >C(2 2 0 ,1 .86) >D(1 81 ,1 .3 2 ) ;(3 )玉米地上生物量与土壤速效N、P、K的相关系数为 0 .860 ,与土壤水分的相关系数为 0 .83 7,与土壤有机质含量的相关系数为 0 .75 3 ,而与地温的相关系数为 -0 .976。  相似文献   
35.
高寒山区牧草生长过程中低温保护物质的作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以生长在高寒山区的多年生和一年生牧草为材料,研究了牧草生长过程中叶中可溶性蛋白质、脯氨酸、碳水化合物等低温保护物质含量的变化,分析了它们对植物叶片含水量和低温生长过程的关系。结果表明,在生长季中,多年生牧草叶片含水量相对较低,四种牧草平均叶片含水量在56.4%-71.8%,而一年牧草叶片含水量较高,为87.0%。总体看,抗冷力强的多年生牧草中低温保护物质明显高于抗冷力弱的一年生牧草。其中,随着生长季节温增高,多年生牧草叶中脯氨酸含量下降,下降幅度平均为64.5%,在晚秋气温下降时又回升。生长季中牧草叶中可溶性蛋白质含量增加,尤其是苜蓿和无芒雀麦。几种多年生禾草叶片碳水化合物含量一直较高,可溶性糖在生长季呈上升趋势。这表明低温保护物质不仅在多年生牧草越冬中起着重要作用,而且与牧草低温生长相关。同时,牧草叶片含水量在维持低温光合作用、控制生长速率、平衡机体能量代谢及低温保护物质积累与转运上起重要调节作用。  相似文献   
36.
呼伦贝尔沙质草地植被的沙漠化演变规律及其机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了了解呼伦贝尔沙地植被的沙漠化演变规律及其机制,于2009年在呼伦贝尔沙地陈巴尔虎旗设置样地,调查不同类型沙地植被差异和变化特征,分析植被变化与土壤理化特性的关系,得到如下结果:①随着沙漠化的发展,草地的植被盖度、高度、地上地下生物量和凋落物量急剧下降,物种丰富度、多样性指数、均匀度指数和植物密度呈波动式下降;②沙漠...  相似文献   
37.
土壤生物结皮广泛存在于干旱、半干旱地区,特别是沙漠地区。为了了解沙漠地区生物结皮的形成机制,2007年在科尔沁沙地对流沙进行了田间模拟降尘、添加凋落物和结皮生物接种的试验,研究了几种外界物质输入对沙漠结皮特性的影响。得到如下结果:降尘可以明显促进沙地土壤结皮的形成,但结皮盖度和厚度的增加与降尘量的多少并不存在线性关系,而是非线性关系。少量凋落物(100 g m-2)的存在可以增强降尘对结皮发育的促进作用,但输入较多的凋落物(250 g m-2)反而会抑制降尘的作用。结皮接种可以明显增强降尘对结皮形成的促进作用,其中干旱环境中接种地衣结皮的效果较好,在湿润环境中接种苔癣结皮的效果较好。结皮盖度对外来物质的输入较为敏感,结皮厚度随外来物质种类和数量的增加而变化较小。与光照、干旱环境相比,遮荫、湿润环境更有利于沙地结皮的形成和提高降尘等外来物质输入的效果。  相似文献   
38.
为了解沙漠化对沙质草地土壤大型动物群落的影响,2008和2009年在科尔沁沙地研究了沙质草地沙漠化过程中土壤动物类群丰富度、多样性和个体密度的变化及其机制。结果表明,随着草地沙漠化的发展,土壤大型动物类群丰富度、Shannon-Wiener多样性指数和个体密度明显下降,均匀度和优势度趋于增加,其中轻度和严重沙漠化阶段变化幅度最大;土壤动物群落组成不断变化,相似性降低,群落由多优势类群向单一优势类群,甚至无明显优势类群转化,致使群落发生逆行演替;沙漠化对草地土壤植食性动物影响相对较大,对杂食性和捕食性动物影响相对较小,导致群落功能群结构明显改变;草地沙漠化过程中,土壤动物群落的变化主要源于植被退化和土壤环境的恶化,特别是植被盖度和凋落物产量的下降以及土壤质地、有机质和养分状况的恶化,土壤温度、水分和pH的影响未达到显著水平。  相似文献   
39.
呼伦贝尔沙质草地土壤理化特性的沙漠化演变规律及机制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为了了解呼伦贝尔沙质草地沙漠化过程中土壤理化特性的变化规律,于2009年在呼伦贝尔沙地的陈巴尔虎旗设置样地,调查分析了不同类型沙漠化草地土壤理化特性的差异和变化特征,探讨了土壤理化特性沙漠化演变规律和机制,得到如下结果, 1) 随着沙漠化的发展,草地土壤细颗粒(黏粉粒)含量明显下降,沙粒含量明显增加,土壤质地发生粗化,其中以中度和严重沙漠化阶段土壤粘粉粒损失最为严重;2)沙漠化过程中,土壤容重和土壤温度变化不显著,土壤紧实度显著下降,土壤含水量略有增加;3)土壤有机碳和土壤氮、磷含量明显下降,同时土壤C/N大幅度下降,表层土壤pH明显下降;4)土壤有机碳和养分含量的变化与土壤黏粉粒含量,土壤硬度的变化与土壤黏粉粒和有机质含量均呈显著正相关,土壤容重、土壤温度和土壤含水量的变化与土壤机械组成的相关性均未达到显著水平;5)沙漠化过程中,土壤黏粉粒的损失是导致土壤粗化,致使土壤紧实度、土壤有机碳和养分含量下降的主要原因,而土壤容重、土壤水分和温度状况的变化受沙漠化影响较小。  相似文献   
40.
[目的]了解航天诱变的番茄生长习性变化与其光合生理特征间的关系。[方法]通过航天诱变技术,从有限生长习性的番茄亲本(10-3-2)中获得番茄无限生长突变体(M1),对该突变体2个不同世代(SP3和SP4)与其遗传背景亲本(CK)的植株产量、光合特性等进行了分析。[结果]与CK相比,突变体SP3、SP4的产量分别增加34.9%和34.4%;SP3、SP4与CK的净光合速率(Pn)日变化虽然均为双峰曲线,但突变体的净光合速率在光合高峰期明显高于CK,而在早晚及中午午休时三者的净光合速率较接近。早晚突变体的气孔导度高于CK,中午二者较接近,但突变体2个世代的胞间CO2浓度日变化与CK没有明显差异。[结论]SP3和SP4的各项指标均比较接近,证实了航天诱变材料具有稳定快的特点,一般3-4代即可稳定。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