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48篇
  免费   1篇
林业   16篇
农学   5篇
  1篇
综合类   17篇
农作物   1篇
水产渔业   1篇
园艺   8篇
  2018年   1篇
  2016年   1篇
  2015年   4篇
  2014年   2篇
  2013年   2篇
  2012年   5篇
  2011年   6篇
  2010年   5篇
  2009年   4篇
  2008年   1篇
  2007年   4篇
  2006年   2篇
  2005年   1篇
  2004年   1篇
  2003年   2篇
  2002年   3篇
  2001年   3篇
  1998年   1篇
  1996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49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0 毫秒
31.
凉水国家级自然保护区森林群落林下物种多样性   总被引:5,自引:2,他引:5  
该文采用多样性指数、丰富度指数、均匀度指数等对凉水自然保护区森林群落林下灌木层和草本层的物种多样性进行研究.结果表明,用物种多样性指数、均匀度指数测度凉水自然保护区森林群落林下物种多样性,都反映出基本一致的趋势.其总体多样性顺序为:原始红松林>人工落叶松林>槭树红松林>阔叶红松林>云冷杉红松林>人工红松林>椴树红松林>白桦林.各群落林下总的丰富度主要受草本层丰富度的影响.云冷杉红松林和人工红松林的灌木层多样性指数均高于草本层,其他6种不同林型中,灌木层的物种丰富度、多样性指数都低于草本层.各林型的灌木层与草本层间的均匀度差异不大.通过群落主成分分析,得出第一主成分和第二主成分即物种丰富度指数S和物种多样性指数D的累积贡献率达98.945%,基本上反映了原来6个变量的信息.  相似文献   
32.
雪盖对兴安鹿蹄草叶片叶绿素与花青素含量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运用分光光度法测定了兴安鹿蹄草在雪盖前期、雪盖期及雪盖后期的叶绿素和花青素含量变化,结果表明:在雪盖前期,从10月初到11月中旬,叶绿素、花青素含量、叶绿素a与叶绿素b比值随着气温的降低而增高,但叶绿素与花青素比值随气温降低而降低;雪被覆盖期,从12月初到翌年3月初,由于被积雪覆盖,叶绿素含量低于雪盖前期,叶绿素a与叶绿素b比值明显增高。花青素含量从12月中旬开始降低,叶绿素与花青素比值降到最低值;雪盖后期,3月初至3月中旬,叶绿素含量高于雪被覆盖期,4月初有所下降,之后又回升,叶绿素a与叶绿素b比值明显低于雪被覆盖期,花青素含量从3月中旬开始明显下降,4月初又开始升高。叶绿素与花青素比值明显高于雪被覆盖期。  相似文献   
33.
干旱胁迫下俄罗斯大果沙棘苗期生理生态特性的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通过盆栽试验,研究了干旱胁迫下俄罗斯大果沙棘幼苗叶片生理生化指标和生态指标的变化。结果表明:轻度、中度、重度胁迫条件下可溶性蛋白质、脯氨酸含量、束缚水/自由水比值高于对照,而且随着胁迫时间的延长而增高;重度胁迫下可溶性蛋白质、脯氨酸含量、可溶性糖含量、束缚水/自由水比值与轻度、中度差异显著,轻度、中度胁迫条件下各指标差异不显著。随着干旱胁迫时间的延长、胁迫强度的加剧,其株高和地径减小,叶面积也逐渐减小。干旱胁迫对植株的生长有明显的抑制作用。  相似文献   
34.
Cd(2+)对海滨木槿种子萌发及根伸长抑制效应的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探讨Cd2+对海滨木槿种子萌发及根伸长的抑制效应。[方法]以海滨木槿种子为材料,研究了不同Cd2+浓度下海滨木槿种子发芽率、发芽势及根伸长量和生物量的变化。[结果]低浓度的Cd2+能够促进海滨木槿种子萌发,但对Cd2+浓度的增加不敏感,只有较高浓度的Cd2+才可抑制种子的萌发;Cd2+对海滨木槿种子发芽的抑制效应远小于对根伸长和生物量的抑制效应;随着Cd2+浓度的升高,海滨木槿根的伸长量及生物量明显降低,且Cd2+对海滨木槿根伸长的抑制率与其浓度呈极好的正相关。[结论]该研究为海滨重金属污染土壤的植物修复提供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35.
通过样地调查的方法,对不同林型的兴安鹿蹄草种群的分布规律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兴安鹿蹄草种群主要分布于落叶松针阔混交林中,其次是红皮云杉针阔混交林和红松针阔混交林.在红松针叶林及杨桦阔叶林中没有分布.在落叶松针阔混交林中的鹿蹄草种群密度、生物量最高的,叶片的叶绿素含量最多,叶片的平均叶面积也是最大的.  相似文献   
36.
对黑龙江省8种黄精属植物进行了物种生物学的初步研究,表明器官的性状差异如叶序、苞片、花部性状等具有重要的分类价值,是种类区分的重要依据。解剖学特征存在很大的一致性,种间区别不大:根由表皮、皮层和维管柱组成,根状茎及茎由表皮、皮层、基本组织及维管束组成,茎的皮层内具环状的机械组织。  相似文献   
37.
为了探讨野生大豆与栽培大豆荧光特性的差异,应用调制式荧光仪PAM2000分别测定了野生大豆、栽培大豆叶片、荚皮的荧光参数,并作比较.结果表明:野生大豆叶片、荚皮的最大光化学效率Fv/Fm、Fv/Fo比栽培大豆小;光化学猝灭系数qP随着光强度的增加逐渐减小,野生大豆叶片、荚皮的qP比栽培大豆小;非光化学猝灭系数qN随光强的增强,逐渐升高,野生大豆叶片、荚皮的gN大于栽培大豆;实际光化学效率ΦPSⅡ随着光照强度的增加逐渐降低,野生大豆叶片、荚皮的ΦPS Ⅱ小于栽培大豆;表观光合电子传递效率ETR随着光照强度的增加逐渐增加,野生大豆叶片、荚皮的ETR小于栽培大豆.  相似文献   
38.
对黑龙江省帽儿山自然保护区次生林植被区系成分分析表明,帽儿山次生林植被主要有种子植物87科328属751种,其中包括裸子植物1科4属7种,被子植物86科324属744种;被子植物中,双子叶植物69科249属572种,单子叶植物17科75属172种.对种子植物的分布区类型的分析表明,帽儿山自然保护区天然次生林植物区系科、属的分布区类型较为丰富,在科级水平上有6个分布类型5个变型,在属级水平上有13个分布类型9个变型.天然次生林植物区系呈温带性质,各类温带分布类型194属,占整个帽儿山天然次生林总属数328属的59.15%,帽儿山次生林区系特有现象明显,与东亚及日本植物区系联系比较密切.  相似文献   
39.
在PDA培养基上接种杏鲍菇、秀珍菇、金针菇、蟹味菇、鸡腿菇、黑平菇、灵芝、茶树菇8种食用菌菌种,并选择在3个温度(22、25、27℃)下培养7天,观察测量菌丝的萌发、日生长速度及菌落形态,获取各菌种的最适生长温度.试验结果表明:金针菇菌丝的最适生长温度为22℃,灵芝和黑平菇菌丝的最适生长温度为27℃,其余5个菌种菌丝的最适生长温度为25℃.  相似文献   
40.
分株紫萁的生物学特性及组织培养技术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论述了分株紫萁(薇菜)生物学特征及组织培养技术,愈伤组织形成的最佳培养基配方为:(1/2N6 6-BA0.8 NAA1.0 VC1.8;1/2N6 2,4-D0.8 KT1.4 VC2.0);继代培养的培养基的配方为(6-BA0.1 NAA2.0 ZT1.0 VC1.2);生根培养基的配方为(1/2N6 IBA0.7 IAA0.6 0.2%活性碳);对进一步研究薇菜的生殖发育及开发利用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