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89篇
  免费   7篇
  国内免费   1篇
林业   17篇
农学   4篇
基础科学   4篇
  5篇
综合类   50篇
农作物   1篇
水产渔业   3篇
畜牧兽医   4篇
园艺   5篇
植物保护   4篇
  2024年   6篇
  2023年   5篇
  2022年   5篇
  2021年   4篇
  2020年   16篇
  2019年   12篇
  2018年   4篇
  2017年   1篇
  2016年   8篇
  2015年   5篇
  2014年   4篇
  2013年   9篇
  2012年   9篇
  2011年   3篇
  2009年   2篇
  2008年   1篇
  2007年   3篇
排序方式: 共有97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91.
以8大世界核桃(Juglans spp.)主产国为研究对象,分析国际市场占有率、贸易竞争力指数、显示性比较优势指数、质量竞争指数、出口价格比和出口强度系数,并通过蛛网模型对世界核桃主产国的国际竞争力进行综合评价.结果 表明,近十年中国平均国际市场占有率仅为4.23%,贸易竞争力指数在-0.30左右,显示性比较优势指数、...  相似文献   
92.
以核桃-白及复合经营模式作为研究对象,揭示不同树龄核桃冠层下辐射能与白及生长、产量和品质关系,为核桃白及高效复合经营提供依据。采用数字植物冠层分析仪采集漾濞泡核桃不同树龄(10、20、30、40 a)样树的冠层图像,使用分析软件获取冠层下辐射能参数,同时对林下白及叶绿素SPAD值(Soil and Plant Analyzer Development)及各部分生物量、块茎折干率进行测定,并对相关数据进行整理、比较和统计分析。结果显示:5—10月4个树龄核桃树冠层下的辐射能均呈先减少后增加的趋势,各树龄下白及叶绿素SPAD和整株生物量的变化趋势基本一致。林下白及生长状况受核桃树冠层和林下辐射能影响较大,相关性分析结果显示,白及叶绿素SPAD值及各部分生物量与核桃树冠层下的辐射能显著负相关。30 a和40 a生核桃林下白及有较大的生物量,10 a和其他树龄核桃树林下白及的生物量存在显著差异(P<0.05)。随着树龄的增长核桃树冠幅变大,林下的光照和辐射能则随之减弱,相对较弱的核桃林下的光照环境更有利于白及生长。  相似文献   
93.
运用GF-1影像光谱和纹理信息构建森林蓄积量估测模型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以GF-1遥感影像为数据源,研究区森林资源二类调查数据为样地实测数据,综合考虑光谱、地形、纹理特征,利用多元线性回归、BP神经网络、支持向量机和随机森林建立研究区森林蓄积量估测模型,并验证模型预测的性能。结果表明:4种模型预测评价指标的决定系数(R2)和均方根误差(RMSE)相近,但有一定的差异,多元线性回归模型R2和RMSE分别为0.446、39.979 6 m^3·hm^-2,BP神经网络模型R2和RMSE分别为0.474、39.703 9 m^3·hm^-2,支持向量机模型R2和RMSE分别为0.485、38.924 8 m^3·hm^-2,随机森林模型R2和RMSE分别为0.534、37.882 2 m^3·hm^-2;3种机器学习方法构建的蓄积量估测模型预测性能优于传统的多元线性回归模型,随机森林模型的预测性能最优。  相似文献   
94.
【目的】分析油橄榄在云南的果实生长发育状况,掌握果实生长发育规律和节点,为制定油橄榄不同生长发育时期的合理栽培管理措施、提升果实的产量和品质、研究果实形成机理提供科学参考依据。【方法】以‘柯基’和‘豆果’2个油橄榄品种为材料,定期观测其花果期物候和果实的纵横径,计算每个果实生长发育时期果实的果形指数,分析果实纵横径生长动态和相对生长速率及果形指数的变化规律,分别采用Logistic、二次多项式、三次多项式方程模型对油橄榄果实纵横径进行拟合,比较分析了3种方程模型的拟合效果。【结果】随着果实生长时间的推移,‘柯基’和‘豆果’果实纵横径生长曲线均呈快—慢—稳定的近"S"型,且在花后现果时其果实大小基本相等,之后始终保持纵径大于横径;果实纵横径相对生长速率均表现出快—慢—稳定的生长发育规律;其果形指数均表现出先增大后减小最终趋于稳定的变化特点;3种方程模型均能相对准确地拟合出‘柯基’和‘豆果’油橄榄果实的生长发育进程,且3种方程模型对其纵横径生长拟合精度的大小和拟合效果的优劣均依次为三次多项式、二次多项式、Logistic方程模型。【结论】根据果实物候观测结果和果实纵横径生长、相对生长速率的变化规律,可将‘柯基’和‘豆果’油橄榄果实生长发育进程划分为坐果期、快速生长期、缓慢生长期、稳定生长期4个时期。  相似文献   
95.
通过对10份枸杞属种质材料的叶绿体基因trn L-trn F进行克隆测序,获得10条DNA序列,经过比对分析及构建系统发育树,得出以下结果:①trn L-trn F序列总长为1 156 bp,其中保守位点1 146个,变异位点10个,包括简约信息位点9个,自裔位点1个;GC含量均值为35.9%;碱基转换颠换值为4.4。②获得的系统发育树分成了两大支,即黑果、W-12-30、黄果变和W-12-27聚为一大支,其余品种聚为一支,各分支内部均具有较高的自展支持率。因此,trn L-trn F序列可以作为初步鉴定枸杞属植物的DNA条形码。  相似文献   
96.
为满足当前国土空间规划的总要求,促进永久基本农田保护区的布局调整与优化。以新疆生产建设兵团第十师已划定的永久基本农田为例,从国土空间规划视角出发,选取6个指标,运用熵值法和综合评价法,借助ArcGIS空间分析及核密度分析等工具,对第十师已划定的永久基本农田保护区进行了合理性评价研究及空间布局分析。第十师永久基本农田合理性指数在51.20~99.40之间,平均值为81.36,合理性指数较高,但部分与第十师国土空间规划有冲突;空间布局整体呈“东密西疏”分布,局部呈“中间密四周疏”分布,核心区域永久基本农田斑块聚落密度在20~25个/hm2。依据评价结果,将第十师永久基本农田划定为优先保留区、稳定保持区、整治加强区、保留发展区及缩减调出区,将优先保留区和稳定保持区用作区域发展的“保命田”,整治加强区要补齐利用短板,提高永久基本农田整体优势,保留发展区要依托整治手段,守住永久基本农田的基本要求,而缩减调出区多为分布零散的边缘化耕地,不宜继续划为永久基本农田保护区,应予以调出。  相似文献   
97.
在甘肃省天水市林区采集到一种症状与已报道略有差别的云杉叶枯病,对病原菌进行分离与鉴定,并测定其致病性和生物学特性。结果表明,在云杉上引起叶枯病症状的分离物SJ1菌丝呈白色、红橙色、深黄棕色,后期菌落表面出现红黑色液滴,分生孢子黑色,扁圆形或近球形,表面有褶皱。 ITS TUB2 RPB2基因序列分析表明其与黑附球菌(Epicoccum nigrum)同源性最高,且在系统发育树上聚在一起,因此将其鉴定为黑附球菌(E.nigrum)。生物学特性测定结果表明,最适菌丝生长的培养基为麦芽浸粉琼脂培养基,温度为25 ℃,pH为7,光照对菌丝生长影响不大,最适碳、氮源分别为淀粉和蛋白胨,氮源为尿素时不生长。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