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66篇
  免费   9篇
  国内免费   3篇
综合类   2篇
水产渔业   76篇
  2010年   1篇
  2008年   3篇
  2007年   5篇
  2006年   5篇
  2005年   11篇
  2004年   3篇
  2002年   2篇
  2001年   5篇
  2000年   4篇
  1999年   6篇
  1998年   4篇
  1997年   3篇
  1996年   1篇
  1995年   2篇
  1994年   3篇
  1993年   2篇
  1992年   2篇
  1991年   5篇
  1990年   1篇
  1989年   1篇
  1986年   5篇
  1985年   1篇
  1983年   1篇
  1982年   1篇
  1981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78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93 毫秒
61.
20 0 0~ 2 0 0 1年台湾海峡南部海域游泳生物调查研究结果表明 ,该海域的游泳生物有 36 5种 ,其中鱼类 2 72种 (硬骨鱼类 2 6 1种 ,软骨鱼类 11种 ) ,隶属 2 0目 ,86科 179属 ;其次为甲壳类 70种 ;头足类 2 3种。暖水性鱼类种类 2 0 8种 ,占鱼类种数的 76 .4 7% ;暖温性鱼类为 6 4种 ,占 2 3.5 3% ;无冷温性鱼类。鱼类区系属于印度 -太平洋的中国 -日本亚区。种类数的季节变化依次呈秋季大于春季大于冬季大于夏季。生物量的季节变化 ,依次呈夏季大于秋季大于冬季大于春季。而生物量尾数的季节变化依次呈春季大于冬季大于秋季大于夏季。生物量和生物量尾数的优势种分别为中国枪乌贼和静蝠。各站点月平均生物量分布为 2 7.6 6 5~ 73.5 2 0kg/(h·net) ,平均为 4 4 .4 6 6kg/(h·net)。月平均生物量尾数分布为 1312~ 6 35 6ind/(h·net) ,平均为 2 30 2ind/(h·net)。应用Cushing模式估算该海域渔业资源量为 10 8.0 8× 10 4t。根据Cadim模式估算最大持续产量为 6 1.2 2× 10 4t。文中对渔业资源结构、种类组成变化和渔业资源现状进行了探讨  相似文献   
62.
大甲够Mcgalaspis cordyla属够科大甲够属,俗称“铁甲鱼”,为暖水性、集群洄游的中上层鱼类。广泛分布于红海、印度洋、大洋洲、印度尼西亚、菲律宾、中南半岛、中国东南沿海以及日本,东海以台湾海峡为较多。据不完全统计,1971—1984年问,闽南地区灯光围网大甲够渔获量变动于1—2,563吨之间,年平均渔获量798吨(表1),在围网渔业占有一定的地位。  相似文献   
63.
以2001-2003年在闽南一台湾浅滩渔场底拖网渔获物采集的多鳞鳝样品,进行渔获群体结构和生长与死亡的研究,并从生态学参数的变化探讨种群动态。结果表明,多鳞鳝渔获群体叉长范围65-237mm,优势组131~150mm,平均134.5mm,体重范围5~110g,优势组11~30g,平均26.1g。年龄范围0~3龄,优势组1龄,平均0.91龄。生长参数L∞为260.89mm、W∞为153.81g、k为0.6614、t0为-0.6158、tr为0.8474龄。Z为2.7728,M为1.3004,F为1.4724,开发比率为0.5310。与1992~1993年比较,种群趋向个体小型化、低龄化,开发程度由未充分向过度开发变化。1994年以来该渔场不断加大捕捞的投入和产出,连续13年超过了估算的渔业资源最大可持续渔获量和最大可持续捕捞力量。大量捕杀幼鱼,致使包括多鳞嬉在内的多数底层、近底层鱼类过度开发。因此必须强化对渔业和渔业资源的管理力度,严格控制渔业的投入和产出量及开捕规格。在当前渔获量和捕捞力量超过最大可持续渔获量和最大可持续捕捞力量的情况下,应采取“负增长”的策略,渔业资源方能得以有效恢复,才能持久为人们所利用和实现海洋捕捞业的可持续发展。  相似文献   
64.
渔获量预报软件的编制及DBASE III数据库的应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相似文献   
65.
台湾海峡及其邻近海域鲐鲹鱼类群聚资源的评估   总被引:7,自引:1,他引:6       下载免费PDF全文
:以初级生产力为基础 ,应用Steele模式估算台湾海峡及其邻近海域中上层鱼类资源年生产量为16 9.88× 10 4 t。估算鲐鱼类群聚资源量为 10 2 .0 8× 10 4 t。Gulland模式和简单模式估算鲐鱼类群聚资源的MSY分别为 50 .6 6× 10 4 t和 51.0 4× 10 4 t。Schaefer和Fox 2种剩余产量模式所估算的MSY分别为52 .4 1× 10 4 t和 51.73× 10 4 t,估算的fMSY换算为福建灯围渔船分别为 10 17组和 10 75组 ,并从海峡南、北 2个不同群系的鲐鱼类主要种群结构和生态学变化及渔业现状 ,讨论该 2个鲐群聚资源的开发利用程度  相似文献   
66.
大港湾贝类养殖容量的评价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应用统计分析法估算了大港湾贝类的适宜养殖面积,同时采用Tait模式和营养动态模式估算贝类自然生产力,根据调查潮间带非养殖区底栖软体动物、吊养区非养殖滤食性附着动物及浅海底栖软体动物的现存量计算贝类可养殖量,估算结果适养面积为346.67hm^2,贝类自然年生产力为31024t和29829t,海区滤食性软体动物现存量7731t,养殖容量为23293t和22098t。1996年后的实际养殖面积和养殖量已超过了估算的适养面积和养殖容量。  相似文献   
67.
卢振彬 《水产学报》1999,23(2):181-185
本文应用Schaefer和Fox两种剩余产量模式,及其由此衍生的两种生物经济模式,分别估算了闽台近海最大持续产量,最适捕捞力量和最大经济产量,最适经济捕捞 力量,最佳经济效益等指标,建立了闽台渔烽管理模式,比较了以最大渔获量和以最佳经济效益为目标的各项经济指标,讨论了并确定了近期以最大持续产量为目标的渔业管理方案。  相似文献   
68.
以海洋生态系营养动力学为基础,采用Steele模式估算闽南—台湾浅滩渔场中上层鱼类资源年生产量为86.14×10~4t,进而以鲐鲹鱼类群聚资源在中上层鱼类资源的比例,估算鲐鲹鱼类群聚资源的年生产量为51.76×10~4t。Gulland和MSY简单模式估算鲐鲹鱼类群聚资源的最大持续产量分别为25.00×10~4t和25.88×10~4t。Schaefer和Fox剩余产量模式估算鲐鲹鱼类群聚资源的最大持续产量分别23.60×10~4t和23.41×10~4t,最大持续捕捞力量分别为1140.41×10~4kw·d和1266.66×10~4kw·d。折算为福建灯光围网渔船分别为424和471组,并从开发现状和种群生态学及捕捞死亡等参数分析鲐鲹鱼类群聚资源的开发前景。  相似文献   
69.
本文报道笔者应用已建立的预报方程,预报了1989—1997年闽南地区灯围春汛和夏汛的渔获量。其预报准确率春汛单位日渔获量为83.75—98.16%,平均为91.27%,春汛总渔获量为66.92—97.37%,平均为87.9%;夏汛单位日渔获量为73.71—99.97%,平均为90.10%,夏汛总渔获量为47.79—98.39%,平均为85.33%。同时根据1983—1997年渔业统计资料及所收集的环境因子等数据,应用回归分析方法,分析渔获量与相对资源量指标和捕捞力量及环境因子的相关关系。并对渔获量的丰歉进行了综合探讨。  相似文献   
70.
福建近海20种鱼类生态学的研究   总被引:9,自引:2,他引:7  
本文研究了福建近海20种鱼类的种群结构、生长和死亡参数及其开发比率,并且计算了最佳捕捞规格和最小可捕标准;重点分析了5种主要经济鱼类生态学的变化及其主要原因;从捕捞对经济幼鱼幼体损害的严重性,指出实行最小可捕标准制度的必要性,探讨了保护经济幼鱼幼体的措施。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