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95篇
  免费   3篇
  国内免费   11篇
农学   1篇
综合类   12篇
水产渔业   17篇
畜牧兽医   79篇
  2015年   1篇
  2014年   3篇
  2013年   2篇
  2012年   10篇
  2011年   2篇
  2010年   2篇
  2009年   5篇
  2008年   4篇
  2007年   2篇
  2006年   4篇
  2005年   4篇
  2004年   6篇
  2003年   2篇
  2002年   2篇
  2001年   1篇
  2000年   2篇
  1999年   2篇
  1998年   5篇
  1996年   2篇
  1995年   1篇
  1994年   3篇
  1993年   5篇
  1992年   4篇
  1991年   4篇
  1990年   10篇
  1989年   3篇
  1988年   5篇
  1987年   6篇
  1986年   5篇
  1985年   1篇
  1984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09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61.
62.
由多杀性巴氏杆菌所引起的禽霍乱仍是目前严重危害养鸡业的主要细菌性传染病之一。对于本病的诊断,一般是在流行病学调查和病理剖检的基础上做细菌的分离鉴定,在有条件的情况下对所分离的菌株进行血清学定型;但一般诊断室常是以病料涂片中有两极浓染的杆菌,并用鲜血琼脂分离到多杀性巴氏杆菌典型菌落且在麦康凯晾脂上不生长则确诊;而对于多杀性巴氏杆菌的理化特性鉴定在我国尚少见报道。作者几年来从患  相似文献   
63.
鸡霍乱是由多杀性巴氏杆菌引起的一种传染病,本病的流行,常给养鸡生产带来较大损失。笔者根据占今中(兽)医书籍和资料的有关记载,试用中药鸡解毒散对鸡多杀性巴氏抒菌进行了体外抑(杀)菌试验,并作了药效测定,初步发现该方药对巴氏杆菌其有较强的抑(杀)菌作用,现将结果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64.
牙鲆迟钝爱德华氏菌血清型及荧光抗体检验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以迟钝爱德华氏菌的代表菌株(HC010907-1)为免疫原,制备免疫血清,对分离于牙鲆鱼的130株迟钝爱德华氏菌进行了血清型检定,结果表明:供试的130株迟钝爱德华氏菌均为同种血清型;同时以此免疫血清为第一抗体,以标准羊抗兔IgG荧光抗体为第二抗体,进行了荧光抗体技术检验迟钝爱德华氏菌的可行性试验,表明亦具有较强的特异性。  相似文献   
65.
牙鲆迟钝爱德华氏菌病及其病原特征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爱德华氏菌属(Edwardsiella)的迟钝爱德华氏菌(E.tarda),是多种淡、海水养殖鱼类的一种重要病原菌,在世界不少国家和地区均有由该菌引起的、不同程  相似文献   
66.
应用分离于自然家兔大肠杆菌病例的O_(20)、O_7、O_(70)、O_(21)和_(132)等5个不同血清型代表株进行了对不同日龄兔的发病试验,表明均具有一定的致病力,不同日龄兔均可被感染发病或死亡,不同接种途径感染试验表明以静脉接种、肌肉注射、胃内接种和皮下注射均可引起感染,尤以静脉接种最易导致发病及死亡,不同型别株间对比以O_(20)毒力最强,被感染发病死亡兔剖检病变与自然病例基本一致,且均能回收到原攻毒菌,耐过兔多数出现不同滴度的相应血清抗体。  相似文献   
67.
为了解猪源链球菌对红霉素相关耐药基因ermB、ermA和mefA的分布,对河北省及辽宁部分地区的64株猪源链球菌分离株,用PCR方法检测51株红霉素耐药株和13株红霉素敏感株中ermB、ermA和mefA基因。结果显示,耐药菌株中ermB基因的检出率为98.04%(50/51),ermA的检出率为25.49%(13/51),没有检出mefA基因。初步表明河北省及辽宁部分地区的猪源链球菌对红霉素的耐药机制以ermB基因介导为主。20株菌的ermB基因核苷酸序列与GenBank中同源序列相似性为99%~100%。与参照序列AJ972604.1相比,20株菌的ermB氨基酸序列的突变位点较少,主要有Thr 75→Ser、Ser 100→Asn、Arg 118→His、Leu 175→Ile,以100和118位突变为主,进一步说明ermB基因是相对稳定的。  相似文献   
68.
杀鲑气单胞菌一新亚种的生物学特性及系统发育学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从石鲽(Kareius bicoloratus L.)细菌性败血感染症的病鱼(濒死及死亡不久)中分离到相应病原菌,进行形态特征、理化特性等较系统的表观分类学指征鉴定及代表菌株DNA中G+Ct001%的测定。同时,选择代表菌株进行16S rRNA基因的分子鉴定,测定16S rRNA基因序列、分析相关细菌相应序列的同源性,构建系统发生树。结果表明,分离鉴定的60株菌为杀鲑气单胞菌的一个新亚种(subsp.nov.),定名为杀鲑气单胞菌杀鲽亚种(Aeromonas salmonicida subsp.flounderacia subsp.nov.)。代表菌株HQ010320-1及HQ010320-5的16S rRNA基因序列与GenBank数据库中的杀鲑气单胞菌的同源性在99%和100%。  相似文献   
69.
鱼对气单胞菌抗原接种的免疫效果观察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通过用分离于草鱼肠炎病例的嗜水气单胞菌制备成免疫原,经腹腔接种健康1龄鲤、50d后,进行免疫抗体检验,以确定鱼类对抗原刺激的应答强度,同时在免疫接种后60d,70d,90d,做相应气单胞菌的人工感染保护试验,结果表明鱼体对嗜水气单胞菌抗原免疫可以产生良好的免疫抗体应答,经免疫后的鱼对相应菌株的感染具有一定的免疫保护作用,保护效果与抗体水平有一定的相关性。  相似文献   
70.
鸡致病性大肠杆菌人工感染试验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正> 由某些特定血清型的致病性大肠杆菌所引起的鸡大肠杆菌病在世界各地有不同程度地流行,给养鸡业带来了较大的损失。近年来,我国也有本病发生的多次报道。为探索大肠杆菌致病的特点,我们在实践中,筛选出毒力较强的一株(O_5),对不同日龄鸡进行人工感染试验,现将结果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