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59篇
  免费   2篇
  国内免费   3篇
林业   3篇
农学   11篇
基础科学   1篇
  1篇
综合类   75篇
农作物   3篇
水产渔业   2篇
畜牧兽医   34篇
园艺   34篇
  2024年   1篇
  2023年   15篇
  2022年   5篇
  2021年   5篇
  2020年   5篇
  2019年   18篇
  2018年   11篇
  2017年   14篇
  2016年   16篇
  2015年   9篇
  2014年   7篇
  2013年   19篇
  2012年   17篇
  2011年   3篇
  2010年   3篇
  2009年   3篇
  2008年   3篇
  2007年   2篇
  2006年   1篇
  2004年   2篇
  2001年   1篇
  2000年   1篇
  1998年   1篇
  1997年   1篇
  1990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64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以新鲜巨菌草为栽培料,与巨菌草干草及木屑进行对比,制作平菇栽培种,测定平菇生长发育过程中几种胞外酶活性及栽培料营养成分含量的变化。结果显示:新鲜巨菌草与巨菌草干草为栽培料的平菇的羧甲基纤维素酶、半纤维素酶、滤纸酶、多酚氧化酶活力变化趋势基本相同,均随生育期延长逐渐降低,漆酶活性变化趋势为先升高后降低;木屑为栽培料的平菇,半纤维素酶、多酚氧化酶和漆酶活力随生育期延长先升高后下降,羧甲基纤维素酶活力逐渐降低,滤纸酶活力几乎无变化。新鲜巨菌草的多酚氧化酶活力较其他2种栽培料高。以巨菌草鲜草为栽培料时,平菇接种后的纤维素、半纤维素、木质素含量在不同生长时期均在下降;以巨菌草干草为栽培料时,平菇接种后干草的半纤维素含量在不同生长时期均在下降,纤维素、木质素的含量在菌糟时期有所上升;以木屑为栽培料时,平菇接种后到菌丝体满袋时期,纤维素、半纤维素、木质素含量上升,之后开始下降,木质素含量以较快速率下降。所有栽培料蛋白质含量的变化趋势均为先下降后上升,且菌糟时期的蛋白质含量都要比未接种时要高。研究表明,新鲜巨菌草对平菇的胞外酶活性及栽培料的营养成分有影响,且巨菌草栽培料在菌糟时期大大增加栽培料中的蛋白质含量,可以尝试将栽培后的菌糟当成饲料再次利用。  相似文献   
2.
无人机航测技术越来越成熟,在水利行业可用于测绘水库地形图。固定翼无人机,旋翼无人机具其自身的优势。针对贵州范围内的特殊地形采用不同的无人机可以大大增强作业效率,用更少的时间,创造更高效的业绩,也是无人机未来发展的方向之一。  相似文献   
3.
以5种菌草(巨菌草、象草、五节芒、芒萁、类芦)草粉为试材,采用三级系统筛选法对5种菌草草粉进行配方筛选优化,以期得到菌草栽培猴头菌的最佳配方。结果表明:5种菌草草粉中,菌草栽培猴头菌菌丝体的最佳配方为39%芒萁、39%类芦、20%麸皮、2%石膏,含水量为60%。该配方猴头菌菌丝体生长速度快,达0.654 9cm·d~(-1);当栽培料中的菌草和木屑的混合比例为28%∶50%时,猴头菌子实体头茬的产量高,平均每袋产量为269.24g。  相似文献   
4.
为选育山西老陈醋用微生物发酵剂,从传统发酵工艺生产的山西老陈醋中分离筛选到5株增香酵母菌。结合形态学和酵母菌26S rDNA Dl/D2区序列分析,初步鉴定Y1为酿酒酵母(Saccharomyces cerevisiae),Y26为毕赤酵母(Pichia scaptomyzae),Y30为假丝酵母(Candida humilis),Y68为红酵母(Rhodotorula sp.),Y70为盔形毕赤酵母(Pichia membranifaciens)。采用固相微萃取和气-质联用技术分析这5株酵母发酵液的主要挥发性成分。结果表明,醇类和酯类挥发性成分种类和组成差异较大;对这5株酵母菌进行耐酸性、乙醇耐受性、高温耐受性发酵试验,结果表明毕赤酵母Y26具有优良的耐酸性、乙醇耐受性。综合其具有高产乙酯类、低产高级醇的特性,毕赤酵母Y26有望开发为山西老陈醋的新型发酵剂。  相似文献   
5.
氮素对巨菌草苗期生长和光合生理特性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以巨菌草为试材,采用水培方法,研究了不同浓度的氮素对巨菌草苗期生长和光合生理特性的影响。结果表明:随着氮素浓度的增加,株高、根总长、根表面积、根体积、分根数、根尖数呈先升后降的趋势,叶片数、叶面积、茎粗则呈上升趋势;净光合速率(Pn)、蒸腾速率(Tr)、气孔导度(Gs)先增大后减小,胞间CO2浓度(Ci)则逐渐降低;光合色素、可溶性蛋白质、可溶性糖、脯氨酸含量,过氧化物酶(POD)、超氧化物歧化酶(SOD)活性呈先升后降的趋势,硝态氮(NO-3-N)含量、过氧化氢酶(CAT)活性呈上升趋势,丙二醛(MDA)含量呈下降趋势。研究表明,适量的氮素供应(5.00~10.00mmol/L)可以促进植株生长,提高光合能力,增加渗透调节物质含量、减少MDA含量及提高抗氧化物酶活性,有利于植株生长并增强了其抵抗逆境胁迫的能力,氮素供应不足(0.00~0.50mmol/L)或过量(15.00mmol/L)均不同程度限制了植株的正常生长及生理代谢活动。  相似文献   
6.
随着我国食用菌产业的发展壮大,栽培料需求持续攀升,传统的木屑、棉籽壳等栽培料已经不能满足产业的持续发展。"莱牧一号"(Pennisetum sp.)牧草为莱索托引进的新品种,生物量大,可作为食用菌栽培的原料。现主要介绍"莱牧一号"牧草栽培平菇的技术措施,以期为平菇栽培提供新原料,促进平菇产业的可持续发展。  相似文献   
7.
皖西白鹅从出壳到商品鹅主要分为3个阶段:雏鹅、青年鹅、成年鹅,而雏鹅是养殖中的重点时期。1雏鹅的饲养管理1.1雏鹅脱温在雏鹅进入养殖场前一周,对脱温间内外进行全面的消毒杀菌。如果是新建的脱温间,只需采用84消毒液杀菌便可(无毒性)。如果是已使用过的脱温间应先清洗干净,然后采用复合消毒法  相似文献   
8.
选取10头产奶量、胎次、泌乳天数和体重基本一致的荷斯坦奶牛,按单因素试验设计,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试验组。每组5头,对照组饲喂基础日粮,试验组在饲喂的基础日粮中用1.5k·头-1·d-1菌草灵芝菌糟替代1kg·头-1·d-1甜菜粕,研究菌草灵芝菌糟对奶牛生产性能和血液生化指标的影响.结果表明:对照组和试验组奶牛的产奶量分别比试验前降低16.85%和14.29%,表明以菌糟替代部分甜菜粕可延缓泌乳中期奶牛产奶量降低的趋势;两组间的乳常规成分,血液中葡萄糖、胆固醇的浓度,总蛋白、白蛋白、球蛋白、免疫球蛋白G(IgG)、免疫球蛋白M(1gM)的含量,白蛋白/球蛋白,谷丙转氨酶活性差异均不显著(P〉0.05),试验组的血液尿索氮浓度与对照组相比降低13.26%,差异显著(P〈0.05);试验后两组间的牛奶IgG含量差异不显著(P〉0.05),但试验组与对照组相比有较明显的上升趋势,提高56.67%;试验组每头奶牛每年可节约饲料成本529.25元,经济效益明显.  相似文献   
9.
贮藏温度和包装方式对红富士苹果贮藏效果的影响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以红富士苹果为试材,分别于0℃和冰温条件下,研究了不同包装材料及保鲜剂对红富士苹果采后贮藏保鲜期间品质变化的影响。结果表明,在冰温条件下,"微孔保鲜袋+高效乙烯吸收剂"和"保鲜袋+化学吸收剂"2种贮藏方式效果最好,延缓了果肉硬度及可溶性固形物(TSS)的下降速率,贮藏8个月仍能保持良好的品质。  相似文献   
10.
1-MCP对青脆李亚低温贮藏期间生理生化及品质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以四川茂县青脆李为试材,研究1-甲基环丙烯(1-MCP)对亚低温(8±0.5℃)条件下青脆李的生理生化及其贮藏期间果实品质变化的影响。结果表明:1-MCP处理可显著抑制青脆李果实的呼吸作用和乙烯的释放速率,并降低两者的峰值;可保持果实细胞膜的完整性,降低PPO活性和酚类物质的消耗,减少褐变。其中以1.0μL.L-1浓度的1-MCP处理能够更有效地保持果实的质地与风味,亚低温条件下贮藏28 d,褐变指数为0,腐烂指数为5.3,显著好于对照和其他浓度的1-MCP处理,延长果实保鲜期达到20 d。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