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927篇
  免费   78篇
  国内免费   126篇
林业   348篇
农学   154篇
基础科学   167篇
  152篇
综合类   1119篇
农作物   86篇
水产渔业   110篇
畜牧兽医   614篇
园艺   268篇
植物保护   113篇
  2024年   25篇
  2023年   108篇
  2022年   92篇
  2021年   97篇
  2020年   106篇
  2019年   151篇
  2018年   142篇
  2017年   63篇
  2016年   92篇
  2015年   105篇
  2014年   186篇
  2013年   177篇
  2012年   206篇
  2011年   185篇
  2010年   190篇
  2009年   179篇
  2008年   167篇
  2007年   117篇
  2006年   113篇
  2005年   109篇
  2004年   78篇
  2003年   70篇
  2002年   70篇
  2001年   50篇
  2000年   42篇
  1999年   33篇
  1998年   34篇
  1997年   35篇
  1996年   32篇
  1995年   29篇
  1994年   23篇
  1993年   4篇
  1992年   9篇
  1991年   1篇
  1990年   3篇
  1988年   1篇
  1986年   1篇
  1985年   1篇
  1981年   4篇
  1965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3131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991.
小麦抗赤霉病突变体的选育及其变异研究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利用辐射与离体培养,细胞筛选相结合的方法进行抗病突变体的筛选,选育出4个抗赤霉病的突变体,经多年田间接种鉴定和考察,突变体的抗病能力较亲本提高1~2级,株高,穗长和小穗数等主要农艺性状也发生了变异。突变体与其亲本相比,醇溶蛋白电泳和过氧化物同工酶酶谱带数,谱带强度和谱带位置都有差异,超氧化物歧化酶的活性分析表明,在毒素作用下,突变体的酶活性比亲本高8.61%~24.14%,突变体具有较高的超氧化物  相似文献   
992.
以pcDNA3.1/IGF-1为模板,采用PCR方法对IGF-1基因进行扩增,EcoR Ⅰ和Sal Ⅰ酶切回收含IGF-1基因的DNA片段,与pFastHTA连接,获得重组载体pFast/IGF-1;将其转化大肠杆菌(Escherichia coli)DH10Bac感受态细胞,经卡那霉素、四环素、庆大霉素及蓝白斑筛选得到重组杆状病毒载体pBacmid-Fa-IGF-1,PCR鉴定得到单-/GF-1条带。将该病毒载体转染sf9细胞,进行病毒重组,Western-blot检测/GF-1表达,并用MTT法检测促内皮细胞生长活性。结果成功获得了重组病毒,Western-blot检测出现1条约13.0kD的带,MTT法检测IGF-1促细胞生长率为24.4%。  相似文献   
993.
为了探讨干热河谷地区不同土地利用类型下土壤酶活性和植物生长对氮磷添加的响应以及二者之间的联系,采集了元谋干热河谷6种不同土地利用类型土壤,包括灌丛、草地、森林、新开垦农田(新农)、常年耕作农田(常农)、侵蚀裸地(裸地),并利用盆栽探索了土壤酶活性和车轴草(Trifolium repens L.)生长对氮(N)、磷(P)、氮磷(N+P)处理的响应特征。结果表明:(1)植物生物量受土地利用类型和处理双重因素影响,两者的交互作用对植物生物量具有显著作用。(2)除农田土壤(新农和常农)外,其他土地利用类型的土壤上植物生长受到养分添加的显著影响,其中添加P处理的生物量显著高于对照; 而N+P处理又显著高于单一的P添加; 而新农和常农不同养分处理间植物生物量差异不显著。(3)土壤酶活性受土地利用类型显著影响,但是不同养分添加处理之间土壤酶活性差异不显著; 土壤酶活性与植物生物量无显著相关性。综上,干热河谷土壤中植物生长的限制养分主要为磷,然而土壤酶活性则不受氮磷养分的限制,其活性主要与土地利用类型有关。  相似文献   
994.
湄潭茶叶作为贵州省地理标志产品,因其优良独特的茶品质,深受人们喜爱。随着经济的推动,逐渐走向世界舞台。本文论述了影响湄潭茶叶品质的因素与检测方法,以期对湄潭茶叶的品质监控提供理论基础,为湄潭茶叶市场监管以及对消费者购买湄潭茶叶提供有利的参考依据。  相似文献   
995.
目的 高水平管理是草原畜牧业持续发展的关键,数字化技术能够帮助牧民勘探草原生态,为牧场管理提供重要手段。数字牧场将引领牧场快速实现智慧化、定量化、精准化,综述数字牧场现状与发展趋势,展望数字牧场发展方向,助力数字牧场稳步快速发展。方法 文章通过对数字牧场相关研究文献进行系统总结,梳理相关发现和应用的最新进展,深入分析在草原背景信息获取、草原动态监测、家畜信息监测、系统过程分析和决策支持等领域的研究进展和应用状况。结果 目前我国在草原信息获取和监测等方面技术相对比较成熟,“天—空—地”一体化信息技术实现了单一技术之间的优势互补,草原的全方位立体监测有助于实现信息的空间全覆盖,具有广阔的应用前景。在家畜监测方面,实现了家畜的自动监控和智能分析,但相关研究较少,仍处于积累阶段,具有很大发展潜力。为实现草畜生产过程定量调控,开展了一系列数字化草畜监测与牧场优化管理技术研究,先后建立了多种草畜生产过程模型,能够为管理者提供决策支持,开发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软硬件产品是大势所趋。结论 随着物联网、云计算、大数据、人工智能等技术的发展和在畜牧行业的逐步落地应用,畜牧生产逐渐向数字化、智能化、智慧化发展,但是目前仍有很多不足,今后要在不断总结中取得突破和进展,在提高生产效益的同时,还要保持草原生态功能的最佳状态,促进草原生态和畜牧业生产的协调发展,进而实现草畜一体化科学发展。  相似文献   
996.
运用四元联系数多因素态势排序分析法综合评价了2005年国家谷子品种区域试验(华北夏谷区组)13个谷子品种。584为优良品种;528为优良偏良好品种;安1596较差。  相似文献   
997.
灰色预测与马尔柯夫转移概率矩阵预测具有互补性质.两者的结合,有更广泛的应用范围和更高的预测精度。本文应用该组合模型,对黑龙江省大豆平均亩产量时间序列进行了分析,并预测了今后几年大豆的平均单产。  相似文献   
998.
闫鸿雁  胡国宏 《杂粮作物》2004,24(4):204-205
四杂系列高粱在吉林省的高粱生产中占主导地位,其中具有代表性的吉林省首例用自选抗蚜恢复系140R配制的抗蚜高秆杂交种四杂4号早已被人们所熟知,并成为了玉米制种田中高秆障碍隔离之首选.而具有多抗性的中秆高粱杂交种四杂25号更是以其产量高、抗性好、高抗蚜虫、适应地区广等特点,广泛分布于吉林省的中部、西部、南部地区,占吉林省适应区高粱面积的50%以上,同时也扩展到黑龙江、内蒙古、辽宁等部分地区,并以其高价格卖点引起社会轰动.除此,四杂系列其它高粱也正处于逐年扩展的推广当中,并获得了可观的经济效益和良好的社会效益.  相似文献   
999.
利用12份玉米自交系按不完全双列杂交配成32个组合,对其主要数量性状的GCA、SCA、TCA和遗传参数进行估算和分析.结果表明:99-78、99-41、99-14、99-6和99-11等自交系的综合性状较优,是组配强优势杂交组合的优良自交系,如99-78×99-41、99-14×99-41;而99-63和99-74等的综合性状较差,需进一步改良方能利用。  相似文献   
1000.
科学编制县级高标准农田建设规划,是确保各级地方政府保质保量完成高标准农田建设任务的前提和基础.围绕县级高标准农田建设规划编制关键环节,对开展规划编制目标定位、前期研究、建设目标确定、建设分区划分、建设项目确定等编制的思路和方法进行探讨,为县级政府开展高标准农田建设规划编制工作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