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4189篇
  免费   106篇
  国内免费   244篇
林业   386篇
农学   233篇
基础科学   254篇
  216篇
综合类   1774篇
农作物   157篇
水产渔业   182篇
畜牧兽医   846篇
园艺   385篇
植物保护   106篇
  2024年   30篇
  2023年   88篇
  2022年   82篇
  2021年   75篇
  2020年   122篇
  2019年   160篇
  2018年   156篇
  2017年   97篇
  2016年   111篇
  2015年   121篇
  2014年   207篇
  2013年   213篇
  2012年   214篇
  2011年   212篇
  2010年   215篇
  2009年   190篇
  2008年   215篇
  2007年   243篇
  2006年   185篇
  2005年   145篇
  2004年   155篇
  2003年   132篇
  2002年   135篇
  2001年   123篇
  2000年   94篇
  1999年   72篇
  1998年   67篇
  1997年   51篇
  1996年   72篇
  1995年   77篇
  1994年   60篇
  1993年   50篇
  1992年   50篇
  1991年   37篇
  1990年   44篇
  1989年   44篇
  1988年   22篇
  1987年   33篇
  1986年   18篇
  1985年   27篇
  1984年   24篇
  1983年   25篇
  1982年   13篇
  1981年   9篇
  1980年   3篇
  1979年   6篇
  1963年   4篇
  1962年   2篇
  1958年   2篇
  1955年   3篇
排序方式: 共有4539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71 毫秒
41.
黄瓜白粉病抗性遗传机制的研究   总被引:13,自引:1,他引:13  
 采用多世代联合分析方法, 通过3个抗感杂交组合研究了黄瓜白粉病抗性的遗传规律。结果表明, 3个组合的最适遗传模型皆是两对加性- 显性- 上位性主基因+加性- 显性- 上位性多基因模型(E2120模型) 。组合Ⅰ的主基因遗传率为64.26% ~95.47% , 两对主基因感病相对抗病为部分显性, 两主基因的加性效应及第二主基因的显性效应较大, 两主基因的加性×显性互作效应也较大。组合Ⅱ和组合Ⅲ两主基因的遗传率分别为95.35%和96.04% , 两主基因的加性效应、显性效应和显性度较为相近。  相似文献   
42.
珍黄88的母本6427是从广西地方品种经自交纯化而成的优良黄皮尖椒自交系;父本8215为叶少、部分茎节短缩、肉厚疏松的辣椒高代自交系。该品种中熟,定植至采收青椒约50 d(天),产量2500~2800 kg·(667 m~2)~(-1),抗病毒病,中抗疫病,适于山东、广东等黄皮尖椒外运基地栽培;果实长牛角形,果表黄绿无皱,果型直,肉厚腔小,商品性好,耐贮运。  相似文献   
43.
辣椒遗传转化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综述了辣椒转基因的一般方法和辣椒转基因研究在抗病、抗虫、抗逆等方面的进展和现状,并讨论了转基因存在的主要问题。  相似文献   
44.
我们于2000年10月~12月赴日本高知县西岛农业观光园进行农业研修,其研修内容是:利用日光温室,采用先进的栽培技术,常年生产西瓜、网纹瓜.主要技术规程是建造温室→育苗嫁接→起垄定植→吊蔓摸芽→授粉吊瓜→采收包装.现将西瓜起垄栽培技术规程,重点介绍如下:  相似文献   
45.
大丽花常见病害识别及防治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邹淑珍 《江西植保》2003,26(4):178-179
本文对大丽花常见病害症状识别及发病规律进行描述,并提出了综合防治措施。  相似文献   
46.
辣椒多个数量性状基因效应相关性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用Jinks和Jones的6参数模型,研究了6个辣椒组合单株产量等9个数量性状基因效应的相关性,结果表明,不同性状、不同基因效应的相关系数差异较大。总体来讲,加性效应的相关系数较大,其它基因效应的相关系数较小。在辣椒育种时,对于基因效应相关系数达到显著水平或极显著水平的性状,不仅要考虑性状本身表现及遗传规律,还要考虑与之相关密切性状的表现、遗传规律及相关性。  相似文献   
47.
3隋唐时期(公元581年~907年)隋唐时期(公元581年~907年),《唐六典》载,“凡象(注:当时的家畜)日给稿六围(注:每围以3尺为限),马、驼、牛各一围,青刍倍之。凡象给稻菽各三斗,盐一升;马,粟一斗,盐六勺,乳者倍之;驼及牛之乳者,运者各以斗菽,田牛半之;驼盐三合,牛盐二合;羊粟、菽各升有四合,盐六勺。”“象与骡、牛、驼饲青草,日粟,豆各减半,盐则恒给。饲禾及青豆者,粟、豆全断。若无青草,可饲粟豆,依旧给。”从中可以看出官养牲畜的饲养标准,据家畜不同品种而异,注重精(能量、蛋白饲料)粗(饲料)搭配,并加食盐,强调补青,且已量化,以满足这些牲…  相似文献   
48.
疫苗接种是预防鸡马立克氏病的有效方法之一,但是免疫接种能否获得成功,不但取决于接种时疫苗的质量、接种途径和免疫程序等外部条件,还取决于机体的免疫应答能力这一内部因素。所以,接种过疫苗的鸡群不一定都能产生坚强的免疫力。近年来,一些免疫鸡群常常发病,给养鸡生产造  相似文献   
49.
马尾松腮扁叶蜂(Cephalcia pinivora Xiao et Zeng)是近几年内重庆市马尾松林区的一种主要害虫,在综合防治技术研究过程中,坚持森林虫灾的可持续控制战略,对该虫的天敌跟随情况进行了系统调查,筛选出有价值的种类进行人工饲养,特别是在病原微生物方面做了大量工作,筛选出白僵菌菌株,进行了分离、培养和室内外测试,同时应用现有生物制剂开展防治试验,取得了一定效果.  相似文献   
50.
禽大肠杆菌高密度发酵与溶氧关系的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利用GUJS—10C小型发酵罐分批培养禽大肠杆菌,通过平板计数、比浊计数的方法,对大肠杆菌高密度发酵中细菌生长与溶氧的关系进行分析。结果表明:溶氧的规律性变化能够反映大肠杆菌生长的规律,即在细菌生长的适应期细菌数量较少,耗氧量少,溶氧曲线最高;随着发酵时间的增加,细菌不断增多,耗氧量也随之增加,溶氧曲线下降;达到对数生长期,曲线最低;进入稳定期,曲线趋于平稳;到发酵后期,细菌进入衰老期,溶氧曲线略有上升,这时可终止发酵。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