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8286篇
  免费   228篇
  国内免费   376篇
林业   534篇
农学   642篇
基础科学   348篇
  461篇
综合类   3373篇
农作物   566篇
水产渔业   193篇
畜牧兽医   1687篇
园艺   793篇
植物保护   293篇
  2024年   74篇
  2023年   293篇
  2022年   293篇
  2021年   251篇
  2020年   260篇
  2019年   393篇
  2018年   417篇
  2017年   263篇
  2016年   321篇
  2015年   306篇
  2014年   598篇
  2013年   490篇
  2012年   601篇
  2011年   504篇
  2010年   491篇
  2009年   479篇
  2008年   405篇
  2007年   372篇
  2006年   324篇
  2005年   253篇
  2004年   214篇
  2003年   212篇
  2002年   134篇
  2001年   150篇
  2000年   95篇
  1999年   91篇
  1998年   82篇
  1997年   41篇
  1996年   59篇
  1995年   47篇
  1994年   60篇
  1993年   57篇
  1992年   38篇
  1991年   27篇
  1990年   33篇
  1989年   31篇
  1988年   19篇
  1987年   16篇
  1986年   13篇
  1985年   12篇
  1984年   12篇
  1983年   8篇
  1982年   12篇
  1981年   14篇
  1980年   5篇
  1979年   4篇
  1961年   3篇
  1959年   2篇
  1957年   2篇
  1955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889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81.
华北落叶松针叶碳、氮、磷含量及化学计量比的季节变化   总被引:3,自引:3,他引:0  
【目的】碳(C)、氮(N)和磷(P)在林木的生长发育中有着重要作用,三者的含量变化和元素比值控制着林木的营养和生长状况。本研究主要分析了秦岭山区同一树种不同林龄叶片的C、N、P含量及化学计量比随季节变化的规律,为林木施肥管理提供依据。【方法】在林木生长季的不同月份(2012年5月到10月每月中旬),对秦岭5年生(5a)、10年生(10 a)、20年生(20 a)3种林龄的华北落叶松针叶进行定期采集,并测定不同月份各林龄针叶的C、N、P含量和化学计量比值,对不同林龄不同生长季华北落叶松针叶的C、N、P及C∶N、C∶P、N∶P的动态变化进行分析,并对其C∶N与氮含量、C∶P与磷含量进行相关性分析。【结果】1)3种林龄针叶的碳含量从生长初期(5 6月)到生长旺盛期(7 8月)逐渐增加,生长末期(8 9月)逐渐降低,但到落叶期(10月)又小幅回升。2)3种林龄华北落叶松针叶的氮含量在整个生长季内(5 10月)均呈现先降低后升高再降低的趋势,各林龄针叶氮含量升高和降低的时间存在差异,5 a和20 a林龄的针叶N含量从6月到生长旺盛期(7月、8月)基本上保持上升趋势,而10 a林龄针叶的氮含量6 7月份先逐渐降低,7 9月份急剧升高,落叶前期到落叶(9 10月)这段时间3种林龄针叶的N含量均急剧下降为最低值。3)3种林龄针叶磷含量在整个生长季节内的变化趋势基本一致,均先降低后升高再降低最终维持稳定。4)5 a、10 a和20 a林龄的华北落叶松在生长季节内针叶的C∶N变化范围分别为21.83 56.42、18.4358.49和22.54 87.83,变异系数分别达到了37.74%、42.05%和68.42%,随着树龄的增长其变异系数逐渐增大。5)5 a、10 a、20 a林龄的华北落叶松在生长季节内针叶C∶P的变化范围分别为169.17 402.85、180.54 395.01和213.02 398.75,变异系数依次为31.35%、31.43%和22.88%。6)针叶的N∶P,5 a、10 a、20 a在生长季节内的变化范围分别为6.77 15.42、6.38 20.13和4.44 14.45,变异系数分别为39.65%、50.86%和33.03%。7)各林龄针叶的C、N、P平均含量以及各比值之间的差异均不显著(P0.05)。【结论】3种林龄的华北落叶松针叶的C∶N、C∶P均与相应的N、P含量呈显著负相关(P0.05),随着N、P含量的变化以对数方程的形式减小。同时发现,氮是秦岭地区幼、中林龄华北落叶松生长的主要限制性因子,土壤中的氮养分不足会制约林木的生长,因此对本研究区的土壤应及时补充氮肥以满足华北落叶松正常生长的营养需求。  相似文献   
82.
本试验旨在通过饲养试验和消化试验来评定红花粕和水飞蓟粕在生长獭兔上的营养价值。选取18只60日龄左右、平均体重(1.73±0.21)kg、健康状况良好的白色獭兔,随机分为3个组,每组6个重复,每个重复1只兔。各组分别饲喂基础饲粮、红花粕饲粮(85%基础饲粮+15%红花粕)和水飞蓟粕饲粮(85%基础饲粮+15%水飞蓟粕)。预试期和正试期各5 d。采用化学分析法测定红花粕和水飞蓟粕的总能(GE)及各营养物质含量,采用全收粪法测定生长獭兔对各营养物质的表观消化率。结果表明:红花粕和水飞蓟粕中的GE、干物质(DM)、粗蛋白质(CP)、粗纤维(CF)、中性洗涤纤维(NDF)、酸性洗涤纤维(ADF)、酸性洗涤木质素(ADL)、粗脂肪(EE)、粗灰分(Ash)、钙(Ca)、磷(P)以及无氮浸出物(NFE)的含量分别为:18.81 MJ/kg、93.76%、23.94%、14.95%、19.92%、11.99%、2.19%、1.64%、4.93%、0.37%、0.57%、49.32%与17.12 MJ/kg、91.94%、23.62%、16.21%、38.57%、22.73%、4.04%、2.07%、5.31%、0.29%、0.68%、42.09%。生长獭兔对红花粕和水飞蓟粕中GE、DM、CP、CF、NDF、ADF、EE、Ash、Ca、P和NFE的表观消化率分别为62.60%、61.72%、62.39%、15.68%、26.30%、14.75%、80.69%、38.35%、59.35%、31.98%、79.61%与63.13%、61.94%、68.01%、15.74%、27.64%、14.98%、79.90%、38.20%、60.44%、32.99%、79.81%。由此可见,生长獭兔对红花粕和水飞蓟粕中的不同营养成分的表观消化率存在一定差异,结合2种原料各营养物质含量总体分析,2种原料均可作为獭兔的蛋白质饲料资源应用,并且对生长獭兔的营养价值相近。  相似文献   
83.
薄皮早优辣椒是以LP03-5指形椒为母本、LP12-4大甜椒为父本配制而成的杂交一代品种。该品种为早熟薄皮牛角椒,第一始花节位着生于9~11节,果纵径14~18 cm,果横径5~6 cm,平均单果质量100 g左右,青果浅绿色,熟果鲜红,色泽亮,辣味中等,皮薄肉脆,口感好,品质佳,挂果集中,连续坐果能力强,产量高,商品性状优良,平均每公顷产量为52 t以上。适合春秋保护地和露地栽培。  相似文献   
84.
概述我国现代农业发展中存在的问题,从农民对土地的依赖性、劳动力需求、农耕文化3个方面进行分析,指出生态农业是后现代农业发展的必然趋势。  相似文献   
85.
正国家林业和草原局把国家储备林建设列为"十三五"规划重点工程,将广西作为先行先试地区重点支持。在广西林业迈向森林经营高质量发展的关键阶段,东门林场森林经营依托自治区林业政策支持,由规模扩张转入高质量发展,步入提质增效的新时期。近年来,东门林场高度重视森林经营战略规划,科学开展顶层设计,提升科研水平,推进集约经营,为国家木材战略储备林基地建设和生态广西、壮美广西作出重要贡献。  相似文献   
86.
为研究dnaJ基因序列与细菌致病力的关系,本研究构建了dnaJ基因缺失株和互补株,并对其致病性进行验证。参照GenBank中无乳链球菌GD201008-001(登录号:NC_018646)目的基因序列分别设计引物,PCR克隆dnaJ基因上、下游同源臂基因序列,通过融合PCR将两个片段连接到一起,构建dnaJ基因上、下游同源臂融合片段,PCR克隆含有启动子序列的dnaJ基因。将dnaJ基因上、下游同源臂融合片段和含有启动子序列的dnaJ基因分别连接链球菌-大肠杆菌穿梭质粒pSET4s和pSET2,电转化GD201008-001感受态细胞,构建dnaJ基因缺失株ΔdnaJ和互补株CΔdnaJ。通过分析ΔdnaJ和CΔdnaJ的遗传稳定性与形态学变化对dnaJ上、下游基因转录的影响,以及生长速率和斑马鱼攻毒试验评价dnaJ基因对无乳链球菌毒力的影响。经PCR鉴定和测序证明,ΔdnaJ和CΔdnaJ构建成功;与野生株GD201008-001相比,ΔdnaJ和CΔdnaJ在细菌染色形态上均无明显差异,但ΔdnaJ在液体培养基中的生长速度明显减缓;dnaJ基因的缺失未对相邻基因的转录造成影响;ΔdnaJ对斑马鱼的毒力明显下降,对斑马鱼的LD_(50)为5.68×10~4 CFU,约是野生株的241倍。dnaJ基因对无乳链球菌的毒力有显著影响,本试验结果为进一步探究无乳链球菌dnaJ基因的功能提供了参考依据。  相似文献   
87.
入侵杂草刺萼龙葵Solanum rostratum Dunal传播扩散的主要载体是种子,研究其种子休眠萌发基因的激素调控对于其防除具有重要意义,而选择合适的内参基因可以提高相关基因表达分析的准确性。本研究以赤霉素、脱落酸和水处理的刺萼龙葵种子为材料,利用geNorm、NormFinder、BestKeeper和RefFinder 4种软件对15个候选内参基因进行表达稳定性评价,并通过检测ABI5(abscisic acid-insensitive 5)的表达验证所筛选的内参基因的适用性。结果表明,对于赤霉素、脱落酸和水处理过的种子,最稳定的内参基因分别为eIF(eukaryotic initiation factor)、SAND(SAND protein family)和ACT(β-actin);对所有种子样本而言,PP2Acs(a catalytic subunit of protein phosphatase 2A)是最稳定的内参基因。研究结果将为刺萼龙葵种子休眠萌发的遗传调控研究提供重要参考。  相似文献   
88.
β-甘露聚糖酶是种子萌发过程中降解胚乳细胞壁的关键酶,明确其活性的动态变化可为揭示杂草种子的休眠萌发机制提供重要依据。以外来杂草刺萼龙葵Solanum rostratum Dunal种子为材料,建立了种子中β-甘露聚糖酶活性的检测方法—凝胶扩散法。利用凝胶扩散法对不同贮存时间及贮存条件下刺萼龙葵种子中β-甘露聚糖酶的活性进行了检测,发现贮存3年以上的种子中该酶的活性为0.03 nmol/(min·mg),显著低于贮存3年以下的种子中的酶活性0.15 nmol/(min·mg),而湿润冷藏的种子中β-甘露聚糖酶的活性为0.12 nmol/(min·mg),显著高于干燥冷藏的种子的酶活性0.02 nmol/(min·mg)。实际应用结果表明,凝胶扩散法综合了传统方法的优势,检测特异性强、灵敏度高、重复性好,可同时检测大量种子样品,具有良好的实用性。  相似文献   
89.
去年冬天,大姐打来电话,说小丽竟然在外面带养了一个小女孩。小丽是我的外甥女,初中毕业后一直在广东打工,是千千万万农民工中的一员。期间,找了一个同样来自农村的打工仔丈夫。听了大姐不厌其烦的述说,我才知道事情的来龙去脉。原来,去年春节,小丽新婚后,就和老公到东莞打工,租了别人的一间房子住。而租住在她隔壁的,  相似文献   
90.
本研究对柴达木地区10个主栽品种枸杞叶片的6个性状(叶片鲜重、叶长、叶宽、叶厚、叶柄长、叶柄粗)进行了测定和比较分析。结果表明:(1)枸杞叶片表型性状在不同品种之间存在不同程度的差异;(2)根据叶片性状特征,将10个品种的枸杞聚为四类:宁杞4号单独为一类,其叶片各性状显著大于其他品种,宁杞2号、宁杞3号、宁杞6号和宁杞7号为一类,其叶长、叶宽和叶形指数仅次于宁杞4号,宁杞8号,青杞1号,蒙杞为一类,其叶形指数都比较大,宁杞1号和宁杞5号聚为一类。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