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452篇
  免费   12篇
  国内免费   28篇
林业   25篇
农学   31篇
基础科学   20篇
  20篇
综合类   199篇
农作物   24篇
水产渔业   3篇
畜牧兽医   92篇
园艺   48篇
植物保护   30篇
  2024年   2篇
  2023年   21篇
  2022年   17篇
  2021年   20篇
  2020年   23篇
  2019年   29篇
  2018年   28篇
  2017年   13篇
  2016年   16篇
  2015年   18篇
  2014年   17篇
  2013年   26篇
  2012年   24篇
  2011年   27篇
  2010年   25篇
  2009年   24篇
  2008年   34篇
  2007年   37篇
  2006年   11篇
  2005年   12篇
  2004年   6篇
  2003年   4篇
  2002年   11篇
  2001年   13篇
  2000年   6篇
  1999年   3篇
  1998年   1篇
  1997年   5篇
  1996年   3篇
  1995年   2篇
  1994年   1篇
  1993年   5篇
  1992年   3篇
  1991年   5篇
排序方式: 共有492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471.
为确定糯玉米新品种‘郑黄糯2号’的夏播适宜播期,比较了7个不同播期(5月21日、5月26日、5月31日、6月5日、6月10日、6月15日、6月20日)下‘郑黄糯2号’的生育进程、农艺性状、产量及鲜食品质。结果表明,随播期推迟,‘郑黄糯2号’各生育阶段持续时间均缩短,粗缩病率降低。与5月21日播种相比,6月5日播期处理的生育期缩短13天,粗缩病则由11.26%减少到3.47%;6月20日播期处理的生育期缩短28天,无粗缩病害发生。随播期推迟,穗长、穗粗和穗行数变化不明显,行粒数减少,秃尖长增加,产量呈先增加后降低的趋势。6月5日播期处理行粒数比5月21日播种减少12.12%,秃尖增加到0.06 cm,而较6月20日播期处理行粒数增加2.00%,但秃尖长减少1.47 cm,该播期处理的产量最高(11268.58 kg/hm2),分别较5月21日、6月20日播期处理增产6.81%、27.81%。在鲜食品质方面,籽粒粗淀粉含量和皮渣率随着采收期延迟而增加,但可溶性糖含量则相反;相同采收期下,‘郑黄糯2号’的鲜食品质表现为播期越早越好。综合以上因素和生产实际,‘郑黄糯2号’夏播的适宜播期为5月25日到6月5日,且在小麦收获后尽可能早播。  相似文献   
472.
研究施用氮锌肥下夏玉米植株干物质、氮锌元素累积和分配的变化,为锌肥的合理利用及肥料配施提供理论依据。采用再裂区设计,主因素为90,180,225 kg/hm2 3个施氮水平,副因素为0,4.5 kg/hm2 ZnSO4·7H2O 2个喷锌处理,副副因素为郑单958和谷神玉66 2个玉米品种,大田条件下研究施用氮锌肥对不同玉米品种籽粒产量、植株干物质累积动态和各器官氮锌元素吸收、累积、分配的影响。结果表明,施氮量为180,225 kg/hm2下夏玉米籽粒产量分别达9.77,10.42 t/hm2,较90 kg/hm2处理平均增加18.0%;吐丝后以施氮量225 kg/hm2下干物质量较高,成熟期以90 kg/hm2处理的穗轴和籽粒干物质量分配比例较高。成熟期施氮量225 kg/hm2处理各器官中氮含量、茎中锌含量以及叶和籽粒氮、锌累积量均表现出优势,而90 kg/hm  相似文献   
473.
基于RS和GIS的马鞍山市分区城市森林景观格局综合评价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该文在RS与GIS技术支持下,运用景观生态学的原理和方法,基于2003年QuickBird遥感影像资料,研究了马鞍山市建成区63.08 km2的城市森林景观格局特征。通过选取该市的3个行政区域,对其城市森林景观格局进行分析比较,并在此基础上选取城市森林覆盖率、斑块密度指数、分离度指数、景观多样性指数以及斑块形状指数,分别采用标准离差法、熵权法和CRITIC法3种客观赋权的方法,对3个区域的城市森林景观展开综合评价,为城市森林景观生态综合评价提供参考。3种评价方法结果均表明,雨山区的城市森林景观格局最优,其次为花山区和金家庄区。   相似文献   
474.
下层土壤容重对玉米生育后期叶片衰老的生理效应   总被引:6,自引:1,他引:6  
李潮海  赵霞  王群  郝四平 《玉米科学》2007,15(2):061-063
采用桶栽法研究了下层土壤容重对玉米生育后期叶片衰老的生理效应。结果表明,随着下层土壤容重的增加,玉米单株叶面积下降;容重越大,叶面积指数下降幅度越大,玉米生育后期叶片衰老速度越快,SOD酶活性降低越多,MDA含量增加越多。  相似文献   
475.
【目的】对森林草莓糖基转移酶基因(FvUGT)家族进行生物信息学分析及基因表达分析,为深入研究森林草莓UGT基因功能和探索UGT调控草莓果实发育及花色苷及品质形成提供理论依据。【方法】基于Phytozome数据库鉴定得出138个FvUGT基因家族基因,运用生物信息学方法分析其蛋白理化性质、基因结构、保守结构域和进化关系,并采用实时荧光定量PCR对UFGT候选基因在森林草莓(红果和白果2个类型)各组织(根、叶柄、叶和果实)中的表达量进行分析。【结果】FvUGT基因家族可分为12个类群(A、C、D、E、F、G、H、I、J、K、L和N),每个类群分别包含16、2、23、32、8、1、5、5、7、3、21和4个成员;染色体定位发现FvUGT基因家族成员在除2号染色体之外的其他染色体上均有分布,且分布不均;FvUGT基因内含子长度、外显子位置和数目在不同成员间均存在差异,FvUGT基因家族在进化过程中产生较强的分化。实时荧光定量PCR检测结果表明,FvUFGT70基因在森林草莓白果和红果的叶和叶柄中有较高表达;FvUFGT94基因在各组织中均有表达;FvUFGT67和FvUFGT68基因在根中有较高表达;而FvUFGT95和FvUFGT96基因在果实中有表达,且显著高于其他组织(P<0.05,下同)。同时,在果实的小绿期、转色期和成熟期的表达表现为,成熟期FvUFGT33和FvUFGT95这2个基因在森林草莓红果类型的表达量显著高于白果类型。【结论】7个FvUFGT基因表现出明显的组织差异性,其中FvUFGT33和FvUFGT95基因在果实中有较高表达量,且在森林草莓红果类型表达量显著高于白果类型,故推测其在花色苷合成中发挥作用。  相似文献   
476.
越南的国家公园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越南地理位置优越,有丰富的森林资源,同时也非常重视保护区的建设,保护区已经成为越南开展国际合作与交流最活跃的领域之一。文中详细介绍了越南10座国家公园的最新概况,又以Bach Ma国家公园为例,介绍了国家公园的组织机构、人员结构及资金来源等管理措施。  相似文献   
477.
依据2021年新疆阿克苏地区棉花减产的实际情况,对当年棉花生育期间(4-10月)的气象条件进行综合分析,结果表明:低温、阴雨和极端灾害性天气是造成棉花生长发育推迟,产量和品质下降的主要气象原因。并针对不同的气象灾害,提出相应的综合防御和补救措施,为推进棉花高质量持续健康发展提供准确、及时、优质高效的气象服务保障。  相似文献   
478.
【目的】探究种植方式对定西市安定区高原夏芹菜品质和产量的影响。【方法】以甘肃省定西市安定区芹菜品种文图拉为试验材料。在大田条件下,以露地平作(CK)为对照,设置全膜双垄沟播(SL)、覆膜垄作(LM)、无膜垄作(L)、全覆膜平作(PM)4种种植方式,测定全生育期芹菜叶片SPAD值,茎秆中粗纤维素、可溶性糖、可溶性固形物、维生素C、生物产量、可食率及经济产量。【结果】平作处理SPAD值在全生育期内持续增长,起垄处理SPAD值在全生育期内先增大后降低。与CK相比,SL处理粗纤维素、维生素C、可溶性固形物均与CK无显著性差异,可溶性糖较CK显著提高34.2%;LM处理维生素C、可溶性固形物、可溶性糖均与CK无显著性差异,粗纤维含量显著提高61%;L处理粗纤维、可溶性糖、可溶性固形物与CK无显著性差异,维生素C含量显著提高56%;PM处理粗纤维、维生素C、可溶性糖与CK无显著性差异,可溶性固形物较CK显著降低25%。LM和L处理显著抑制芹菜株高。各处理芹菜经济产量从大到小排序为PM>CK>SL>LM>L,净利润最优为PM处理。【结论】高原夏芹菜种植方式以全覆膜平作处理最佳...  相似文献   
479.
在避雨棚、避雨布和露地等3种栽培模式下对玛瑙红樱桃果实品质进行研究,对产量、商品果率和裂果率等指标进行测定,分析不同栽培模式下樱桃生产的经济效益。结果表明:避雨设施能够促进新梢和叶片生长,增加果实纵横径、单果质量、可食率及果实可溶性糖含量,且避雨棚栽培模式优于避雨布栽培模式。避雨栽培降低了裂果率和病果率,提高了商品果率,与露地栽培相比,避雨棚和避雨布栽培模式的经济效益分别是露地栽培的1.9倍和1.4倍。  相似文献   
480.
研究大田机械化条件下不同玉米-大豆间作模式下的群体产量及大豆的光合特性,为筛选适合河南省玉米-大豆的行距配置和减肥施用提供理论基础。设置行比和减肥2个因素,玉米单作、大豆单作为对照,其中行比设置玉米大豆行比2:4间作(2/4J)、玉米大豆行比4:4间作(4/4J)2个处理,减肥处理在上面行比处理上减量20%(2/4N、4/4N),研究了不同行距配置及减肥条件下的作物产量及大豆LAI、干质量、SPAD值及叶片光合速率的影响。2年试验结果表明,玉米处理2/4J、4/4J、2/4N、4/4N比单作减产,LAI、干物质、SPAD值和叶片光合速率均显著低于单作,但减氮前后比较,除LAI指标外,干质量、叶片光合速率(Pn)和SPAD值没有显著差异。建议河南玉米-大豆间作模式行距配置和施肥管理中,玉米大豆间作行比2:4(2/4J)减氮20%处理2/4N更增加光合产物积累,从而提高大豆产量,提高间作效益。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