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44篇
  免费   7篇
  国内免费   4篇
林业   25篇
农学   6篇
基础科学   4篇
  14篇
综合类   63篇
农作物   12篇
水产渔业   2篇
畜牧兽医   28篇
园艺   1篇
  2023年   11篇
  2022年   3篇
  2021年   6篇
  2020年   10篇
  2019年   6篇
  2018年   8篇
  2017年   7篇
  2016年   4篇
  2015年   4篇
  2014年   8篇
  2013年   2篇
  2012年   3篇
  2011年   10篇
  2010年   8篇
  2009年   14篇
  2008年   8篇
  2007年   6篇
  2006年   2篇
  2005年   4篇
  2004年   5篇
  2003年   6篇
  2002年   3篇
  2001年   3篇
  2000年   3篇
  1999年   2篇
  1997年   2篇
  1996年   3篇
  1992年   1篇
  1990年   3篇
排序方式: 共有155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46 毫秒
131.
曹州国槐新品种选育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1985年汇集了山东省林业厅1980年在全省各地选出的153个国槐优良单株、优良类型,并采用复幼繁殖技术获取了自根系。经过苗期测定和两次造林试验和多性状测定观察,最终选育出‘曹州槐1号’、‘曾州槐2号’、‘曹州槐3号’等3个国槐新品种。其材积生长量均超过对照56.5%以上,具有速生、干形通直、树皮光滑、抗性较强等优良特点,有较高的观赏价值。  相似文献   
132.
对23个杨树新无性系进行多点造林试验,通过对生长量、形质指标、抗性指标等多性状综合分析,筛选出中菏1号、中菏2号、中洛759、I-107、PE-19-66、102/74等6个适宜培育胶合板材的杨树速生品种。  相似文献   
133.
简阳市东溪镇位于成都东南部60km处,属典型的川中丘陵区,境内常年降雨量仅800mm左右,且伴随严重的冬干、春旱、夏旱,频率分别达90%、75%、75%。受季节性干旱、苗期低温、光照不足及劳动力缺乏等因素影响,该镇水稻产量一直在450kg左右徘徊。其中,干旱对水稻生产的影响尤为严重。“十年九旱”.一遇干旱,轻则减产,重则绝收或播种面积减少。  相似文献   
134.
135.
如东县秸秆综合利用现状与思考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笔者对如东县秸秆综合利用工作中取得的成绩和存在的主要问题进行了客观分析,并提出了进一步做好秸秆综合利用工作应采取的措施。  相似文献   
136.
以武汉市作为研究区域,利用2005年4月26日Spot5影像,提出了基于地物光谱特性差异和图斑综合提取城市绿色信息的算法。整个算法分为两大步骤:首先根据Spot5影像上绿地和其他地物的光谱特征差异,根据归一化植被指数,粗略提取该市绿色信息;然后采用基于松弛迭代的图斑综合方法消除破碎化的绿地班块,得到最后的绿色区域。结果表明,该算法简单,能有效的提取绿色信息;主观因素影响小,整个算法过程自动完成,没有人为因素干扰提取过程;采用图斑综合,有效地结合了绿地的面状特点,避免了提取的绿地破碎化。  相似文献   
137.
自然保护区森林土壤养分综述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通过查阅大量森林生态系统类型自然保护区土壤养分方面的研究资料,综述了环境因素及人为因素对保护区森林土壤养分的影响.并对森林类保护区土壤质量评价及土壤养分相关性的研究进行了概述,以期为森林类保护区土壤的深入研究及对其保护提供指导.森林土壤养分的分布存在显著的空间异质性特征,其最终分布格局是地形、植被、土壤类型、季节变化、土壤微生物等环境及人为因素共同作用的结果.在自然生态系统下,环境因素是土壤养分差异的主要决定因素.有效的人为管理方式能促进森林土壤养分的积累,而不当的干扰则会造成养分显著流失.对土壤质量进行准确评价,能够客观了解不同土壤管理措施对土壤的影响,有助于及时调整管理措施.在保护区建立森林土壤长期定位监测站,是全面掌握保护区森林土壤养分的影响因素及其影响机制的较好途径,最终为保护区森林的持续健康经营提供理论指导.  相似文献   
138.
茶多糖(Tea Polysaccharide,TPS)是茶叶中一类具有生物活性的水溶性复合多糖总称,具有多种生物活性,对人体具有重要生理功能,其降血糖和防治糖尿病作用尤为突出。本文对近年来茶多糖的提取、分离方法和生理功能等方面的研究进展进行综述,以期为其下一步研究与开发利用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39.
【目的】控释氮肥与普通尿素进行掺混施用是行之有效的一次性施肥替代技术。明确控释氮肥与尿素掺混施用对春玉米产量、氮素吸收利用以及土壤-作物系统氮素平衡的影响,为春玉米氮素养分的科学管理技术提供参考。【方法】2010和2011年在吉林省中部玉米主产区连续2年设置大田定点试验,施肥处理包括:不施氮(N0)、100%尿素(CRN0%)、15%控释氮肥+85%尿素(CRN15%)、30%控释氮肥+70%尿素(CRN30%)和45%控释氮肥+55%尿素(CRN45%),研究控释氮肥与尿素掺混施用对春玉米连作条件下籽粒产量、氮素吸收与利用、土壤无机氮累积与矿化以及系统氮素平衡的影响,确定适宜的控释氮肥掺混比例。【结果】与尿素一次性全施相比,控释氮肥与尿素掺混施用显著提高了春玉米地上部干重和产量,不同掺混比例之间差异不显著。两季平均结果显示,玉米产量在CRN30%处理达最高(9.39 t·hm-2),较CRN0%处理增产9.0%(0.77 t·hm-2)。施肥是土壤-作物系统主要的氮素输入方式,占总输入量的63.5%,播前土壤无机氮和氮素矿化分别占19.2%和17.3%。2010和2011年玉米生育期内土壤氮素的表观净矿化量分别为34.4和66.1 kg·hm-2,两季之间越冬期各施肥处理土壤氮素矿化量为15.2-26.4 kg·hm-2,处理间差异不显著。系统的氮素输出以植株吸收带走氮素为主要方式,平均占总输出的80.7%(68.1%-99.5%)。随控释氮肥掺混比例的增加,植株氮素吸收量和土壤无机氮残留量均呈持续上升趋势,分别在CRN30%和CRN45%处理达最高,为234.2和108.1 kg·hm-2,较CRN0%处理分别增加18.0%和45.1%。但是,氮素表观损失随控释比例增加而大幅降低,最终导致氮素表观盈余也呈下降趋势,CRN30%处理降至最低的114.4 kg·hm-2,较CRN0%处理减少38.4%。控释氮肥与尿素掺混处理表层土壤(0-30 cm)的无机氮含量明显高于CRN0%处理,而深层土壤(30-90 cm)则较低,表明其氮素下移趋势较小。两季平均结果表明,氮肥的表观利用率由CRN0%处理的50.1%显著提高至CRN30%处理的69.4%,表观残留率在控释氮肥掺混施用后均显著提高,而表观损失率从CRN0%处理的37.3%显著下降至CRN45%处理的6.0%。【结论】控释氮肥与尿素掺混施用可促进春玉米获得高产,增加植株氮素吸收,而且维持了较高的土壤氮素水平并减少损失,从而提高氮肥利用率。当前生产条件下,东北春玉米施氮185 kgN·hm-2条件下适宜的控释氮肥掺混比例在30%左右。  相似文献   
140.
中菏1号、中菏2号是菏泽市杨树造林主要推广品种,为提高其造林成活率和生长量,我们进行了不同苗木规格及截梢试验,并总结出培育胶合板材,最好选用2年根2年干大苗造林,少用1年生小苗弱苗和2年根1年干苗;2年根2年干苗的高度是在5m以上,米径3cm以上;2年根1年干苗的高度在4.5m以上,米径2.5cm以上。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