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81篇
  免费   5篇
  国内免费   23篇
农学   3篇
综合类   40篇
农作物   11篇
水产渔业   14篇
畜牧兽医   14篇
植物保护   27篇
  2007年   1篇
  2005年   2篇
  2004年   5篇
  2003年   3篇
  2002年   4篇
  2001年   1篇
  2000年   10篇
  1999年   1篇
  1998年   8篇
  1997年   3篇
  1996年   7篇
  1995年   6篇
  1994年   6篇
  1993年   5篇
  1992年   5篇
  1991年   8篇
  1990年   9篇
  1989年   8篇
  1988年   3篇
  1987年   10篇
  1986年   2篇
  1985年   1篇
  1984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09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28 毫秒
21.
稻瘟病由Magnaporthegrisea,引起,是世界各水稻产区广泛分布的重要病害之一.实践证明,选用优良的抗病良种是稻瘟病综合防治的一项有效措施.然而一些抗病品种经推厂三五年后即渐趋感病,通常被认为是由于病菌生理小种迅速变化的结果.作者等用美国普度大学构建的一个散布的重复序列控针(MGR—586)对中国稻瘟病菌的限制  相似文献   
22.
浙江省农业文献信息资源分布与利用的现状及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下载免费PDF全文
在对浙江省与农业相关的图书馆和自建网站进行调查的基础上,分析了当前浙江省农业文献信息资源的分布、开发和利用中存在的问题,并提出几点建议.  相似文献   
23.
稻瘟病菌体细胞色素的变异性及其突变体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利用紫外光诱变,从来自菲律宾田间的一个具有广谱毒性的流行菌株PO6-6中获得一些浅黄色素突变株,并检测了它侵染水稻的频率;同时对利用浅黄色的表现型来研究体细胞变异的可能性进行了探讨。在所测试的13个浅黄色素突变株中,有6个能使水稻产生病斑,在品种CO39、IR50,IR36上能重新分离到浅黄色素突变株。由此表明,某些浅黄色的突变株具有侵染水稻的能力, 它们没有通常的黑色素合成。从一些浅黄色突变株引起的病斑上获得的单孢培养菌中,野生菌株(Wild type)色素的频率范围为10%~100%。由浅黄色突变株引起的病斑中也可重新获得白色的变异物。在室内培养试验中,出现色素变异的频率未超出l10^-3 ~10^-4 的范围。用一个浅黄色突变株和野生类型的分离菌株进行的相互接种中,从品种IR50的病斑上分离的单孢中,浅黄色菌株占绝对优势。在一次实验中, 由浅黄色素培养菌所引起的一个病斑中,同时获得了浅黄色和灰黑色的培养菌。这些结果表明,体细胞色素的变异也许表现在与寄主植物之间的互作。  相似文献   
24.
福建省稻瘟菌的育性及其交配型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用来自国际水稻研究所的标准菌株 2 539W(MAT1- 1)和 6 0 2 3(MAT1- 2 )对福建省长期保存的 118个稻瘟菌株进行了育性和交配型的测定 .结果表明 ,经长期保存的菌株仍具有性生殖能力 ,其可育菌株率为32 .2 % ,可育菌株的交配型均为 MAT1- 1.研究结果还表明稻瘟菌育性与其致病稳定性有一定关系  相似文献   
25.
袁筱萍  沈瑛 《植物保护》2000,26(4):19-20
1997~1999年共鉴定来自全国14个省、市农业科研院所、大专院校育成的水稻新品种(系)248份。通过人工接种鉴定 ,筛选出七银占、两优5189、中鉴961、中组73、浙大 72 4、银朝占 ,对白叶枯病抗性较为稳定 ,可供育种和生产部门选用  相似文献   
26.
27.
本文在提出农业信息市场活力的内涵及衡量信息市场活力标志的基础上,分析了影响农业信息市场活力的主要因素:信息机构的权利;信息机构的利益;市场运行机制;信息市场主体。并针对这些因素,结合我国目前农业信息市场的现状提出了相应的对策。  相似文献   
28.
部分粳稻品种(系)对白叶枯病抗病谱的测定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对35份经初、复筛鉴定后的新品系、浙江省大面积推广种植的粳稻品种,以及从外省征集的部分品种(系)及新抗源进行了抗白叶枯病谱的测定,结合农艺性状的综合评价,从中推荐2个抗源材料和5个抗病谱较广的品种(系),供育种和生产部门直接或间接利用。  相似文献   
29.
水稻外引品种(系)抗稻瘟病性鉴定   总被引:1,自引:1,他引:1  
1991~1995年共鉴定由国际水稻所提供的国际稻瘟病圃材料1235份。通过苗期人工接种和田间自然诱发鉴定,筛选出IR13761-11-3、IR18349-22-1-2-1-1、IR387、GIZA175、MILYANG95、水源3556份抗性较为稳定的材料,可供育种和生产部门选用  相似文献   
30.
我国部分水稻品种对稻瘟病的抗谱测定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选用10省6群16个稻瘟病菌生理小种,对10省29个研究所提供的318个水稻品种(系)进行测定,提出加农Si-Pi661020、81005等19个抗性品种(系)可作杂交亲本利用,对其中经济性状较好的品种(系)可根据各省当地小种的出现频率和分布情况,在较大范围内种植。 本试验选用我国近年分离的16个稻瘟菌生理小种,对318个有希望的水稻品种(系)进行了苗期抗稻瘟病谱测定和田间人工接种、自然诱发3病(稻瘟病、白叶枯病、纹枯病)的鉴定,为全面评价供测品种(系)的抗病性提供依据[2]。现将试验的方法和结果简述如下: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