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87篇
  免费   2篇
  国内免费   3篇
林业   13篇
农学   3篇
  7篇
综合类   36篇
农作物   2篇
水产渔业   2篇
畜牧兽医   4篇
园艺   23篇
植物保护   2篇
  2024年   2篇
  2023年   3篇
  2022年   2篇
  2021年   7篇
  2020年   4篇
  2019年   9篇
  2018年   5篇
  2017年   4篇
  2016年   4篇
  2014年   6篇
  2013年   6篇
  2012年   7篇
  2011年   13篇
  2010年   5篇
  2009年   4篇
  2008年   2篇
  2006年   1篇
  2004年   1篇
  2003年   4篇
  1999年   1篇
  1995年   1篇
  1987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92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61.
恋姬、津轻姬、红将军等日本苹果品种引种试栽观察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威海市农科中心于1996年春从日本中岛天香园购进了红将军、珍宝富士、乐乐富士、天星、清明、津轻姬、红舞、秋映、恋姬9个苹果品种共310株苗木。经过3年试栽观察,恋姬、津轻姬、红将军3个品种表现良好,有较高的推广价值。现将观察结果介绍如下。恋姬:由拉利...  相似文献   
62.
猪圆环病毒(PCV)是一种单链环状DNA病毒,依基因组及致病性可分为两种:PCV1型和PCV2型.PCV2型病毒却可引发多种疾病,与猪群中许多传染病密切相关.1991年加拿大学者首次对猪圆环病毒病进行了报道[1](Harding and Clark,1997).我国郎洪武等也报道了猪血清PCV2抗体阳性[2].目前PCV2广泛存在于全球很多养猪国家和地区.猪附红细胞体病是立克次氏体病原-猪附红细胞体引起,可致猪发热、贫血、黄疸等症状的血液感染性疾病,遍及欧亚大陆、美洲、大洋洲等30多个国家[3].猪疥螨病是疥螨寄生在猪皮内的接触性体外寄生虫病,病猪表现搔痒、脱毛、结痂、皮肤龟裂等特征.2011年5月,秦皇岛野生动物园野猪园断奶仔猪,发生圆环病毒、附红细胞体、疥螨混合感染病例,经过采取综合措施,病情得到有效控制.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63.
杏鲍菇多糖提取工艺条件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利用单因素试验和响应面法对杏鲍菇多糖的提取工艺条件进行优化研究。结果表明,提取温度、提取时间以及料液比均对杏鲍菇多糖的提取率有显著影响,其中料液比影响最大,提取时间影响最小。最佳工艺条件为:提取温度81℃,提取时间3.4 h,料液比1 g∶27 mL,提取1次,该条件下杏鲍菇多糖最高得率为8.29%。  相似文献   
64.
不同诱变处理对苜蓿叶绿素含量及光合作用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为研究60Co-γ射线、紫外线、零磁空间和EMS诱变处理对苜蓿SP1代叶片叶绿素含量及光合作用的影响,筛选最优诱变处理梯度,选育适合高寒地区种植的苜蓿新品系或品种。以‘公农1 号’、‘Wega7F’、‘WL319HQ’、‘敖汉’4 个苜蓿品种试验材料,设置60Co-γ射线150、300、450 Gy射线强度,紫外线30、60、90 min 照射时间,EMS 0.1%、0.2%、0.4%(v/v)溶液浓度,零磁空间处理180 天;测定苜蓿叶片叶绿素a、叶绿素b、叶绿素总量、叶绿素a/b 值以及净光合速率。结果表明,‘公农1 号’450 Gy60Co-γ处理、紫外线处理时间为30 min和0.4%EMS处理下叶绿素a 含量最高,均高于对照3.17 mg/g,但与对照差异不显著,其他处理均低于对照。‘Wega7F’在紫外线60 min 时间处理下,叶绿素b 值明显增加,且显著高于其他处理(P<0.05)。‘公农1 号’在450 Gy 60Co-γ辐射处理下叶绿素含量最高,a/b 比值最小,其他3 个品种在150 Gy处理下叶绿素含量最高,但a/b 比值最小。各苜蓿品种不同诱变处理净光合速率大小依次为:60 min 紫外线处理的‘Wega7F’>零磁空间处理的‘敖汉’>0.4%EMS 处理的‘WL319HQ’>0.4%EMS处理下的‘公农1 号’。150 Gy60Co-γ射线、60 min 紫外线、0.4%浓度EMS处理为苜蓿正向变异处理,有利于筛选有益诱变突变体。  相似文献   
65.
本文简述了日本厚朴的生物学、生态学特性,人工繁殖技术现状,资源开发存在的问题及发展对策。  相似文献   
66.
以太子河林场日本落叶松人工林为研究对象,采用Logistic、Richards、Gompertz、Mitscherlich、Schumacher、修正Weibull等6种理论生长方程,建立日本落叶松人工林树高、胸径、材积的生长模型。结果表明:日本落叶松胸径生长拟合方程为D=76. 084-77. 406exp(-0. 016A),树高生长拟合方程为H=25. 663exp[31. 488exp(-0. 088A)],材积生长拟合方程V=317. 355[1-exp(-0. 002A)^(2. 262),各方程拟合效果均显著。使用未进行建模的19株日本落叶松解析木对所建立的预测模型进行t检验,模型预测值与实测值之间无显著差异(P> 0. 05),能够较好地预测林分的生长动态变化过程。  相似文献   
67.
1日本品种1.1秀雅锦(SHUGANISHIKI)是日本山形县东根市远藤庄太氏用高社锦×佐藤锦杂交选育出的新品种,1996年3月23日由日本农林水产省注册登记(4427号)。果实7~10g,中果型,果实短心脏形,果皮黄色,被鲜红色霞,有光泽,果肉乳白色,软,果汁多,甜味浓,酸味少,成熟期威海地区6月上旬,比红灯晚3天左右。树势稍强。1.2正光锦(SEIKONISHKI)是日本福岛县伊达郡佐藤正光氏从夏香锦的自然实生中发现的偶发实生种。1987年8月获日本农林水产省登记。果实平均7~8g,短心脏形,着色状面红,果肉比夏香锦硬,暗红色果少,果汁多,糖度高,甘甜味美。威…  相似文献   
68.
研究60Co-γ射线、紫外线、零磁空间和EMS诱变处理下苜蓿SP1代叶片细胞显微、超微结构的变化,筛选最优诱变处理,选育适合高寒地区种植的苜蓿新品系或品种。以公农1号、Wega7F、WL319HQ、敖汉4个苜蓿品种试验材料,设置60Co-γ射线150、300、450 Gy射线强度,紫外线30、60、90 min照射时间,甲基磺酸乙酯(EMS) 0.1%、0.2%、0.4% (v/v) 溶液浓度,零磁空间处理180 d;测定苜蓿叶片细胞显微和超微结构。不同诱变处理后4个苜蓿品种叶片厚度均不同程度增加,其中公农1号EMS 0.4% (v/v)浓度下,叶片厚度最大,为446.16 μm,增厚幅度达到25.86%,同时诱变降低了叶脉突起程度;公农1号60CO-γ辐射和紫外线处理细胞结构疏松度均高于对照,诱变后Wega7F细胞结构紧密度升高;EMS处理下海绵组织厚度均降低;低剂量诱变处理下[150 Gy 60Co-γ,30 min紫外线,0.1% (v/v) EMS],细胞叶绿体出现变形、基粒片层松散、类囊体解体、脂质球增多等现象,高剂量处理[450 Gy 60Co-γ,90 min紫外线,0.4% (v/v) EMS]和零磁空间处理下,叶绿体膜会有部分模糊或解体,基粒片层膨胀或模糊、基粒垛叠程度变化随诱变处理种类增加或降低。4种苜蓿品种的叶片厚度诱变后叶片厚度均增加。在一定梯度范围内,60CO-γ射线和EMS诱变效率较高,突变体材料丰富,操作简单,适宜诱变育种的实际操作;150 Gy, 60Co-γ射线、60 min紫外线、0.4%浓度EMS处理为苜蓿正向变异处理,有利于筛选有益诱变突变体。  相似文献   
69.
为了筛选出黄酮和多糖产量较高的优良桑黄菌株,对17株桑黄菌株的生物量、黄酮和多糖含量及总产量进行分析,采用酵母提取物麦芽糖完全培养基(CYM)液体培养基对17株不同的桑黄菌株发酵培养7 d,收集液体菌丝,烘干至恒质量后测定菌丝干质量,用NaNO_2-Al(NO_3)_3比色法测定菌丝黄酮含量,用苯酚-硫酸法测定菌丝多糖含量。结果表明:在17株桑黄菌株中,生物量最大的是JNSH-14,达到0.645 g/100 mL;黄酮产量最大的是JNSH-15,达到42.048 mg/L;多糖产量最大的是JNSH-15,达到834.146 mg/L。由研究结果可以看出,JNSH-15菌株无论是在生物量还是总黄酮、总多糖产量方面,都处于较高水平。研究结果可为下一步桑黄黄酮、多糖发酵工艺优化中发酵菌株的选择提供参考依据。  相似文献   
70.
水稻干尖线虫室内人工培养条件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在室内同一培养基质上研究了温度、光照、湿度对水稻干尖线虫繁殖量的影响。结果表明:在不同温度、光照、湿度下水稻干尖线虫的繁殖量差异明显,在温度30℃,光照6h,湿度90%条件下水稻干尖线虫的繁殖量最高。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