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96篇
  免费   1篇
林业   3篇
农学   2篇
基础科学   25篇
  6篇
综合类   42篇
农作物   2篇
水产渔业   2篇
畜牧兽医   11篇
园艺   2篇
植物保护   2篇
  2024年   1篇
  2023年   2篇
  2022年   2篇
  2021年   2篇
  2020年   2篇
  2019年   4篇
  2018年   2篇
  2017年   1篇
  2016年   1篇
  2015年   1篇
  2014年   7篇
  2013年   4篇
  2012年   3篇
  2011年   7篇
  2010年   8篇
  2009年   6篇
  2008年   9篇
  2007年   6篇
  2006年   5篇
  2005年   2篇
  2004年   3篇
  2003年   1篇
  2002年   2篇
  2001年   4篇
  2000年   5篇
  1999年   5篇
  1998年   1篇
  1997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97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1 毫秒
91.
为了解熊岳日照时数变化特征,合理利用农业气候资源,更好地为农业生产服务,利用1953~2010年熊岳日照时数资料,采用线性倾向估计法和积距平法,分析熊岳日照时数的变化特征,结果表明:熊岳日照时数在20世纪60年代最多,90年代最少,且仅90年代日照时数低于气候标准值;年、季日照时数均呈显著下降趋势,年日照时数以53.5 h/10a的速率减少;四季中夏季减幅最大,冬季减幅最小;突变分析显示,熊岳日照时数在1971年附近发生突变,从气候多日照时段转变成少日照时段。  相似文献   
92.
为合理利用农业气候资源,更好地为农业生产服务,利用1952—2010年营口市熊岳镇气温资料,采用线性倾向估计法,分析熊岳镇冬季气候变暖进程,结果表明:熊岳镇近59年冬季平均气温为-6.5℃,冬季气温年际间波动较大,最高-3.5℃(2006年),最低-10.3℃(1956年);1986年之前,冬季偏冷年较多,之后偏暖年较多;59年来冬季气温呈显著升高趋势,气候变化倾向率为0.346℃/10年;50年代冬季气温最低,之后各年代气温呈逐步升高态势,仅80年代和21世纪初有小幅回落;20世纪50年代、80年代冬季变暖趋势极其显著,21世纪初变暖趋势不显著。  相似文献   
93.
对旱地小麦免耕覆盖播种机的性能特点和机械作业的关键技术进行了研究,对免耕播种机的研究发展方向提出了建议,并对保护性耕作的综合效益加以分析。  相似文献   
94.
不同花生品种间重金属元素分布特征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通过对辽宁省北部风沙土区花生种植基地的地球化学调查,研究了重金属在不同花生品种植株和果实中的分布特征.结果表明,不同花生品种对重金属的吸收以及重金属在作物体内迁移能力不同.其中白沙1016果实对重金属的富集能力为Cd>Cu>Ni>Hg>Cr>As>Pb.花生果实中Cr、Cu、Ni的含量高于植株中的含量;果实中As、Pb、Hg的含量低于植株中的含量;Cd在果实和植株中的富集程度基本相同,含量没有明显差别;北镇二代较白沙1016对Cd有明显的富集作用,因此对于Cd含量高的土壤不适合种植北镇二代.  相似文献   
95.
近年来,农用三轮车在我地区如雨后春笋,遍布大街小巷。随着城乡贸易的发展,这种低价位的运输工具受到广大农民朋友的欢迎。以辽南葡萄乡——正红旗村为例,全村拥有五征、时风、巨力、天菱以及安乐等品牌农用三轮车约计500多辆,几乎是人均一辆。如此庞大的三轮运输车队,在繁荣了市场经济的同时,也引发了诸如环境污染,交通事故的隐患。在使用过程中,很多机手由于缺乏必要的机械知识和交通法规常识,盲目驾车,急功近利,致使机车经济效益下降,  相似文献   
96.
在浙中地区,通过在羊肚菌栽培大棚内不同位置放置不同数量的营养包,研究营养包投放数量和投放位置对羊肚菌产量的影响。结果表明,在每667 m2栽培面积投放1 500~2 500个营养包,营养包的投放量对羊肚菌鲜菇产量具有显著影响。回归分析结果显示,营养包投放位置对羊肚菌产量的影响并不大,尤其当营养包投放量为2 500包/667 m2时,不同位置的产量相差无几。  相似文献   
97.
在当归道地产区设置起垄覆膜穴栽(LS)、膜侧开沟斜栽(MC)和露地开沟斜栽(LD)3种种植方式,分析比较不同种植方式生育期内0~10 cm、10~20 cm、20~30 cm耕层土壤酶活性的时空变化特性,以期探明种植方式对土壤酶活性的影响,为全面评估当归覆膜技术体系提供理论依据。结果表明,生育期内脲酶活性呈先上升后下降的趋势,移栽后120 d达到峰值,LS和MC方式较LD方式分别提高了41.00%和36.69%,其活性随土层加深逐渐降低;蔗糖酶活性呈先上升后下降的趋势,移栽后120 d达到峰值,LS和MC方式较LD方式分别提高了46.40%和45.90%,其活性随土层加深逐渐降低;过氧化氢酶活性呈先上升后下降的趋势,移栽后90 d达到峰值,LS和MC方式较LD方式分别降低了8.46%和7.70%,其活性基本随土层加深逐渐增加;磷酸酶活性呈先上升后下降的趋势,移栽后150 d达到峰值,LS和MC方式较LD方式分别提高了48.56%和40.37%,其活性随土层加深逐渐降低。除过氧化氢酶外,覆膜方式同一生育期不同耕层土壤酶活性均高于露地方式,但覆膜方式间差异不显著。因此,覆膜种植可显著提高当...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