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243篇
  免费   33篇
  国内免费   38篇
林业   148篇
农学   78篇
基础科学   81篇
  106篇
综合类   442篇
农作物   32篇
水产渔业   36篇
畜牧兽医   233篇
园艺   107篇
植物保护   51篇
  2024年   15篇
  2023年   38篇
  2022年   28篇
  2021年   24篇
  2020年   37篇
  2019年   44篇
  2018年   63篇
  2017年   26篇
  2016年   33篇
  2015年   29篇
  2014年   60篇
  2013年   66篇
  2012年   79篇
  2011年   81篇
  2010年   60篇
  2009年   76篇
  2008年   60篇
  2007年   58篇
  2006年   51篇
  2005年   38篇
  2004年   34篇
  2003年   37篇
  2002年   17篇
  2001年   20篇
  2000年   27篇
  1999年   11篇
  1998年   12篇
  1997年   6篇
  1996年   14篇
  1995年   15篇
  1994年   18篇
  1993年   18篇
  1992年   14篇
  1991年   8篇
  1990年   8篇
  1989年   10篇
  1988年   10篇
  1987年   9篇
  1986年   15篇
  1985年   13篇
  1984年   8篇
  1983年   6篇
  1982年   3篇
  1981年   4篇
  1980年   5篇
  1979年   4篇
  1964年   1篇
  1959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314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11.
本文介绍了烟农19的生育特性、主要特征及其保优高产栽培技术.  相似文献   
112.
采用嫁接育苗法栽培茄子,不仅可以避免土传病害,有效预防茄子黄萎病、青枯病等病害的发生,而且,由于砧木的根系发达,耐旱性强、生长旺盛,茄子的产量和质量都较高。  相似文献   
113.
大棚番茄秋延后栽培是在蔬菜上市淡季,能给菜农带来很好的经济效益。根据多年的经验,我们摸索出一套大棚番茄秋延后栽培的经验.以供农民朋友参考。  相似文献   
114.
大庆城市湿地水生生态系统重金属转移模型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该文以大庆城市湿地北二十里泡为例,研究生活污水污染泡沼重金属分布及转移规律,为进行湿地环境影响评价和治理湿地水生生态系统重金属污染提供理论依据.通过对该湿地中水、沉积物及芦苇体内重金属含量的分析测定,并采用方差分析、线性和非线性模拟对试验数据进行统计和模型拟合,结果表明:①水样、底泥、植物根部、茎叶中重金属分布趋势与对照无显著差异,但含量均明显高于对照.②不同部位水样、底泥、植物根部、茎叶中的重金属种类及含量明显有差异.不同重金属与底泥的键合能力不同,铅和镉的键合能力最强,最容易在底泥中沉积.芦苇对汞和铅的转移能力最强,而对铜和锌的富集能力最强.③重金属在转移链中具有明显的转移规律,铜、锌、铅等具有较好的转移模型,多呈多项式和反比例函数关系模型.该研究主要基于统计学的原理,提出了生活污染泡沼水—底泥—根系—茎叶之间的转移模型,模型均通过小概率检验,精度较高,具有一定的实用性.  相似文献   
115.
第14届国际向日葵大会第14届国际向日葵大会(Thel4thInternationalSunflowerConference)由中国农业科学院和辽宁省农业科学院协同国际向日葵协会(InternationalSunflowerAssociation)于...  相似文献   
116.
 以8年生‘嘎啦’苹果/平邑甜茶为试材,研究了相同施氮量下其对一次和分次施15N–尿素的吸收、分配与利用情况。结果表明:一次性和分次施肥处理,果实成熟期植株各器官从肥料中吸收分配到的15N量对该器官全氮量的贡献率(Ndff)差异显著,分次施肥处理各器官Ndff显著高于一次施肥处理。分次施肥处理,新梢旺长期和果实膨大期果实和根系的Ndff均低于一次施肥处理,但在果实成熟期均高于一次施肥处理。果实成熟期测定,生殖器官分配率最高,营养器官和贮藏器官均较低,处理间差异不显著。分次施肥处理15N利用率为32.2%,显著高于一次施肥处理(23.34%)。  相似文献   
117.
本研究利用以生木薯淀粉为唯一碳源的筛选培养基,从腐烂木薯渣中分离筛选出一株可以降解生木薯淀粉的真菌菌株RSDF-7。根据RSDF-7形态和18SrDNA与28SrDNA之间的内转录间隔区(internal transcribed spacer,ITS)序列分析的结果,初步认定该菌株为曲霉属。菌株RSDF-7的粗酶液对多种不同的生淀粉底物均有水解效果;在以大米和玉米淀粉为底物时,其生淀粉分解活力比较高,分别为42%和40%。菌株RSDF-7的粗酶液具有良好的低pH稳定性,对生木薯淀粉的最适作用温度为50℃,最适作用pH为4.5。在30min的吸附后,RSDF-7的粗酶液对生木薯淀粉的吸附力高达60%。使用HPLC对粗酶液的酶解产物进行检测,结果发现酶解产物中仅存在葡萄糖,表明菌株RSDF-7所产的生淀粉降解酶主要为糖化酶。扫描电镜观察结果发现,经RSDF-7粗酶液酶解后的生木薯粉颗粒破裂,形成空洞,说明RSDF-7粗酶液对生淀粉有较强的水解作用。可以预见,经纯化后的曲霉菌株RSDF-7生淀粉酶将来可以用于基于酶解的木薯淀粉转化。  相似文献   
118.
作物氮素营养诊断方法研究进展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改进氮素管理对农业生产和生态环境保护具有重要的意义。本文综述了几种氮素营养诊断方法的优缺点,重点介绍了主动遥感光谱仪G reenSeeker的特点,及其进行氮素诊断的机理、研究进展和其在国内的应用前景。  相似文献   
119.
番茄乙烯信号转导相关基因剧EIN3(Le-EIL)的克隆和表达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根据拟南芥(Arabidopsis thaliana)、烟草(Nicotiana tabacum)EIN3基因保守区序列设计简并引物,采用RT—PCR扩增从番茄(Lycopersicon esculentum)果实中得到一个486bp的同源片段。以此片段作为探针,从番茄果实cDNA文库中分离到一个拟南芥EIN3的同源基因的cDNA克隆,命名为Le-EIL。该克隆含有一个1845bp的开放阅读框,编码615个氨基酸。经同源分析,它与烟草TEIL基因的同源性为79%,与拟南芥EIN3,EIL2和EIL3的同源性分别为59%、56%、52%、46%。Le-EIL基因表达与番茄果实的成熟及乙烯生成情况具有较强的相关性。在普通番茄果实的不同成熟时期Le—EIL基因都有表达,并且随着成熟度的增加基因表达有明显的增强,在转色期和粉红期Le-EIL基因的表达最强,在全红期后减弱。在转反义ACS基因的转基因番茄果实中,只有开花后60d的果实中Le-EIL基因有微弱的表达,在其它成熟时期均没有表达。  相似文献   
120.
研究了钙和ABA对不同成熟阶段和不同成熟模式番茄(Lycopersicon esculentum cv.Lichun)果实乙烯生成的影响,分析两者在乙烯生物合成系统中的相互作用。普通番茄绿熟果实组织圆片在用100μmol/L ABA和100mmol/L钙处理后,乙烯生成均很快增加。当用这两种试剂同时处理番茄果实圆片时,乙烯生成增加量明显比单一处理增加量大,表明两者在对绿熟番茄果实乙烯生成的影响中有协同作用关系。钙离子鳌合剂EGTA(乙二醇双乙胺醚-N,N’-四乙酸)对乙烯生成有抑制作用,用ABA和EGTA同时处理番茄圆片时,乙烯的生成量比EGTA单一处理的生成量要高。当用这些试剂处理未成熟番茄果实则产生不同的效果,ABA明显抑制乙烯生成,而钙却依然促进乙烯的生物合成,ABA和钙同时处理果实时,乙烯生成量介于二者单一处理之间,表明ABA和钙在未成熟番茄果实乙烯生成中表现出相互抑制作用。在转反义ACS番茄中,ABA和钙抑制未成熟果实的乙烯生成,而都促进了绿熟果实的乙烯生成。这表明ABA和钙在番茄果实不同成熟阶段和不同成熟模式的乙烯生物合成过程中有着不同的相互作用关系。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