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51篇
  免费   0篇
  国内免费   5篇
林业   19篇
农学   5篇
基础科学   2篇
  3篇
综合类   66篇
农作物   6篇
水产渔业   4篇
畜牧兽医   27篇
园艺   21篇
植物保护   3篇
  2024年   2篇
  2022年   5篇
  2020年   1篇
  2019年   5篇
  2018年   12篇
  2017年   2篇
  2016年   3篇
  2015年   17篇
  2014年   7篇
  2013年   14篇
  2012年   7篇
  2011年   18篇
  2010年   16篇
  2009年   12篇
  2008年   12篇
  2007年   6篇
  2006年   2篇
  2005年   3篇
  2004年   4篇
  2003年   2篇
  1999年   1篇
  1993年   2篇
  1991年   1篇
  1990年   1篇
  1982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56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11.
简要分析了师宗县鲜切花产业发展现状,针对当前鲜切花产业发展过程中存在的困难和问题,提出了积极探索师宗县今后花卉产业的发展思路及对策.  相似文献   
112.
分析比较了水洗蛭石和酸洗蛭石样本吸附pb2+、Cd2+、Zn2+的差异.试验结果表明,水洗和酸洗样本中测试离子的吸附存在明显的离子浓度和吸附剂浓度效应.水洗样本测试离子的吸附量显著高于酸洗样本的吸附量,其原因是酸洗样本体系存在大量的H+离子参与吸附竞争,降低了吸附剂的离子吸附容量.在水洗和酸洗蛭石体系中,测试离子被吸附的毫克量差异显著,顺序为Pb2+> Cd2+≥Zn2+.水洗蛭石体系中所有测试离子的去除率都很高,说明水洗蛭石样本可作为构建人工湿地吸附缓冲系统的基质填料.  相似文献   
113.
奶牛的不孕症是奶牛四大类疾病之一,而子宫内膜炎是奶牛不孕症的主要原因之一、是奶牛生产中的常见病,一旦发生,则奶牛配种困难或长期不孕.据报道,我国奶牛子宫内膜炎型不孕症占成年母牛不孕症的17%以上.每年美国有12.19%的奶牛患有繁殖疾病,经济损失近25亿美元.在临床上用一般的抗生素治疗该病效果不佳,因此,开发和寻找有效治疗和预防子宫内膜炎的药物具有重大的经济价值.宫康是中国农业科学院兰州畜牧与兽药研究所研制的用于治疗奶牛子宫内膜炎的中药制剂,本文报道宫康对奶牛子宫内膜炎的治疗效果和合适的临床治疗剂量.  相似文献   
114.
<正>近几年来,我国相继暴发猪的高热性疾病,临床表现高烧、败血、皮肤发红变紫、食欲不振、呼吸困难、抗生素治疗效果不理想,死亡率高达30%~80%。给养殖户带来了极大的经济损失,有些猪场因此而倒闭。目前,高热病尚未完全控制。下面就近几年对高热病的文献报道进行分析:  相似文献   
115.
种植密度对夏玉米雌穗发育和产量的影响   总被引:10,自引:0,他引:10  
【目的】提高玉米产量,研究不同种植密度对玉米雌穗发育和产量的影响。【方法】田间统计雌穗的花粒数量和吐丝进度;常规石蜡制片观察雌穗的发育和结构。【结果】随着密度的增大,雌穗小花的分化相应推迟;在吐丝初期和吐丝中期,吐丝数量随密度的增加而减少,吐丝后期差异不显著;小花总数、吐丝小花数、受精小花数和饱满粒数随密度的增加而减少,未受精小花数和总退化率随密度的增加而增大;雌穗穗轴维管束数目、维管束总横截面积和韧皮部总横截面积随密度的增加而减少;种植密度在75 000株/hm2时产量最高。相关性分析显示,雌穗穗轴维管束数目、维管束总横截面积和韧皮部总横截面积与种植密度呈显著的负相关,与单穗籽干重、千粒重、穗粒数和产量呈显著的正相关。【结论】种植密度对雌穗小花分化、吐丝进程、花粒数量、穗轴结构和产量影响显著。种植密度在75 000株/hm2时产量最高。  相似文献   
116.
如何把握果树病虫害防治的最佳时期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一、病虫发生初期防治 病虫分为初发、盛发、末发3个时期。其危害范围有点片发生和大面积发生之分。病害应在初发阶段或发病中心尚未蔓延流行前防治,虫害则应在发生量小、尚未开始大量取食之前防治。把病虫控制在初发阶段和点片发生阶段。  相似文献   
117.
研究人参在生长季的不同时期茎中几种氧化还原酶的活力变化。以5年生人参茎为供试材料,采用中性磷酸缓冲溶液提取粗酶液。应用紫外分光光度法分别测定过氧化物酶(POD)、过氧化氢酶(CAT)、多酚氧化酶(PPO)和抗坏血酸过氧化物酶(APX)的活力。结果表明,在展叶期、开花期和结果期4种氧化还原酶活力都出现峰值,并以结果期最高;果后参根生长期之后4种酶活力处于较低水平,且变化都比较平缓。人参茎中4种氧化还原酶的活力变化与茎的生长,花和果实的形成密切相关。  相似文献   
118.
王丽君  李芸  王存凯  陶洪斌  王璞  廖树华 《作物学报》2014,40(10):1808-1818
了解作物养分效应机制是合理施肥的重要理论基础。本文以浚单20、农华101和中农大4号3个玉米栽培品种为材料,综合品种遗传特征、光温及群体大小3个主要影响植株氮素效应的因素,以BLUP方法为基础,建立玉米品种间、不同器官在各生育阶段的氮素效应综合评价方法。结果表明,氮素效应评价模型中,各阶段日平均干物质积累量的理论值与实测值的相关性r值分别为0.988、0.881、0.973、0.929;用独立试验样本对氮素效应评价模型检验,其配对t检验的P值均大于0.05,差异不显著;不同生育阶段、不同玉米品种氮素效应参数值有较大差异;氮素固定效应值在不同生育阶段、同一阶段的不同氮素构成中均表现出较大差异。综上,利用本文改进后的BLUP方法进行氮素效应评价及特征分析可以深入阐释不同玉米品种在各生长阶段积累的氮素对干物质生产的作用及影响,并进一步明确玉米氮素效应的共性特征、品种间的遗传差异、光温及群体影响机制等生物学规律。  相似文献   
119.
宋丽  李芸 《玉米科学》2024,32(1):182-190
基于反事实思维,利用2000-2020年中国14个省份的面板数据,采用广义合成控制法探究“价补分离”政策改革对玉米生产的影响效果。结果表明,“价补分离”政策的实施促使实施地区玉米产量增加了183.01×104t,增产贡献为6.69%。“价补分离”政策具有时空异质性,2016年政策增产贡献较2015年降低了82.7%,随后逐年提升,2019、2020年政策效果趋于稳定。因生产者补贴政策制定标准、补贴对象范围等不同,3个实施地区玉米生产者补贴政策对玉米生产的影响效果存在差异,增产效应由高到低依次为黑龙江、内蒙古、辽宁、吉林。基于此,提出政府与市场有机统一、细化补贴对象范围、实施差异化标准补贴的政策建议。  相似文献   
120.
通过田间试验,比较分析干旱年份全膜双垄沟播(T1)、平铺覆膜(T2)以及露地平作(不覆膜,CK)3种种植方式玉米不同生育期土壤含水率和温度的变化,探求全膜双垄沟播技术对旱区玉米田土壤水分和温度的影响。结果表明:(1)从0~200 cm土层平均含水率看,全生育期以T1处理的平均值最高,比T2和CK高0.3和0.5个百分点;处理间0~200 cm土层含水率以出苗~7叶期差异最大,T1比T2和CK高0.7和3.2个百分点,以吐丝期差异最小,T1比T2和CK高0.4和0.0个百分点,乳熟~成熟期T1比T2高0.4个百分点、比CK低0.5个百分点。(2)从全生育期浅层土壤(0~40 cm)各层平均含水率看,T1比T2和CK高0.5和0.9个百分点,以20~40 cm差异最大,T1比T2和CK分别高0.5和1.3个百分点,40~80 cm土层,T1比T2和CK分别高0.4和0.5个百分点,80~200 cm土层,T1高出T2 0.5而低于CK 0.4个百分点。(3)全生育期0~40 cm土层温度平均值看,T1比T2和CK高0.7℃和2.5℃,其中以苗期差异最大,T1比T2和CK分别高0.8℃和4.9℃,吐丝期差异最小,T1比T2和CK分别高0.8℃和0.7℃。说明全膜双垄沟播技术能明显改善土壤温、湿度状况,是旱区玉米的高效栽培模式。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