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2篇
  免费   1篇
  国内免费   1篇
基础科学   3篇
  3篇
综合类   4篇
水产渔业   1篇
畜牧兽医   3篇
  2023年   3篇
  2022年   1篇
  2020年   1篇
  2019年   3篇
  2018年   1篇
  2017年   1篇
  2016年   1篇
  2015年   1篇
  2014年   1篇
  2012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4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0 毫秒
11.
为了选取实现高效、节水、控污3个目标的水稻灌排模式,以农田水位为调控指标,在3个施氮水平下设置了不同的灌排模式,研究水稻在不同模式下的产量及其构成因素,利用基于熵权法的TOPSIS模型对这些灌排模式进行评价.结果表明:分蘖期旱涝交替胁迫对水稻的产量、控污指标的抑制作用最明显;乳熟期旱涝交替胁迫的处理对节水指标的负面影响最大.在旱涝交替胁迫下氮肥施用量低时,对水稻发育有较明显的抑制作用;高氮肥施用量处理的水稻产量并没有显著增长,高氮肥处理氮素的淋溶量比低氮肥处理高.利用TOPSIS模型得到施氮量300 kg/hm2下的控制灌排模式的相对贴合度为0.694 5.分蘖期旱涝交替不仅对于水稻的生长发育的不利影响最大,其控污效果也最差.通过模型计算,最优的灌排方案是施氮水平为300 kg/hm2的控制灌排模式.  相似文献   
12.
中国北部冬麦区小麦生育期对生育阶段积温变化的响应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利用1993-2013年中国北部冬麦区19个农业气象观测站的冬小麦生育期及气象资料,研究了冬小麦各生育阶段积温和生育期的时空变异特征。通过皮尔逊相关性分析等方法,探究冬小麦各生育阶段积温变化对生育期的影响。结果表明:(1)播种-出苗、返青-拔节阶段≥0℃积温和越冬期负积温的值呈东高西低的空间分布,拔节-抽穗、抽穗-乳熟、乳熟-成熟和播种-成熟阶段≥0℃积温为东南低西北高,而出苗-越冬开始阶段≥0℃积温则呈东南高西北低的分布;拔节-抽穗和乳熟-成熟阶段≥0℃积温均在21%的站点上显著减少,返青-拔节、抽穗-乳熟和播种-成熟阶段≥0℃积温及越冬期负积温分别在26%、37%、21%和42%的站点上显著增加,而播种-出苗和出苗-越冬开始阶段≥0℃积温的变化较小;(2)播种和出苗期呈东部晚西部早的空间分布,抽穗、乳熟和成熟期则相反;越冬开始期呈东南晚西北早的分布,返青期则相反;拔节早的站点主要位于麦区东部。播种、出苗、返青、拔节、乳熟和成熟期分别在21%、16%、37%、26%、42%和21%站点显著推迟且多位于麦区东部,而越冬开始期和抽穗期仅在5%站点变化显著;(3)相关分析表明,各生育阶段≥0℃积温(或越冬期负积温)与多个生育期的相关性显著,生育阶段积温的变化可能直接或间接影响了冬小麦的生长发育。越冬期负积温与返青、拔节、抽穗、乳熟和成熟期相关性最大,且与冬后多个生育期呈现一致的时空变异特征,其时空变异性可能是造成冬小麦冬后生育期在时空上存在差异的原因。  相似文献   
13.
[目的]通过探究茶多酚、白藜芦醇、丁香酚、氟康唑4种化合物对杧果炭疽病菌(Colletotrichum gloeosporioides)的抑菌活性及对病原菌漆酶基因家族成员转录水平的影响,为该家族在寻找杧果炭疽病菌潜在抑菌化合物提供参考。[方法]通过菌丝生长速率法测定4种抑菌化合物对杧果炭疽病菌菌丝生长、分生孢子萌发和附着胞形成、黑色素合成的影响;同时测定这4种抑菌化合物对13个漆酶家族成员基因表达量和对胞外漆酶酶活的影响。[结果]在菌丝生长方面,茶多酚、白藜芦醇、丁香酚和氟康唑对杧果炭疽病菌菌丝生长的EC50分别为15 010、1 109.88、308.26和163.52 (mg·L-1)。从分生孢子萌发率和附着胞形成率来看,这4种抑菌化合物均对分生孢子萌发起促进作用,而都抑制了附着胞的形成。在黑色素合成影响来看,茶多酚和白藜芦醇均抑制黑色素合成,而丁香酚和氟康唑均促进黑色素合成。qRT‐PCR结果显示,100 mg·L-1的茶多酚和168 mg·L-1的白藜芦醇对2/13漆酶家族成员转录调控有抑...  相似文献   
14.
为探究褐藻寡糖及其锌络合物对暗纹东方鲀的生长、血清免疫相关酶活性、消化酶活性及肠道菌群的影响,实验以暗纹东方鲀为研究对象,在饲料中分别添加0.23%褐藻寡糖、0.23%褐藻寡糖锌,挑选270尾规格均一、体表无伤的河豚,随机分3组,每组3个平行养殖桶,每桶30尾,分别投喂无寡糖的饲料、含0.23%褐藻寡糖的饲料、含0.23%褐藻寡糖锌的饲料,完成8周饲养实验。结果显示:褐藻寡糖对暗纹东方鲀起到促生长作用但不显著(P>0.05);相比于对照组,褐藻寡糖组、褐藻寡糖锌组暗纹东方鲀血清溶菌酶活性分别提高201.761、51.235 U/mL,且存在显著差异(P<0.05);褐藻寡糖、褐藻寡糖锌均提高暗纹东方鲀肠道中的胃蛋白酶和纤维素酶活性,褐藻寡糖提高了α-淀粉酶活性,均无差异显著性(P>0.05)。饲料中添加褐藻寡糖、褐藻寡糖锌可提高暗纹东方鲀血清溶菌酶活性、肠道消化能力,同时维持暗纹东方鲀肠道的细菌多样性方面起到积极的作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