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87篇
  免费   4篇
  国内免费   5篇
林业   3篇
农学   7篇
基础科学   9篇
  14篇
综合类   68篇
农作物   15篇
水产渔业   3篇
畜牧兽医   53篇
园艺   14篇
植物保护   10篇
  2024年   6篇
  2023年   12篇
  2022年   12篇
  2021年   12篇
  2020年   19篇
  2019年   15篇
  2018年   8篇
  2017年   8篇
  2016年   7篇
  2015年   13篇
  2014年   18篇
  2013年   10篇
  2012年   15篇
  2011年   12篇
  2010年   11篇
  2009年   4篇
  2008年   6篇
  2007年   4篇
  2006年   2篇
  2005年   1篇
  2004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96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1 毫秒
101.
102.
张月 《农村电工》2022,(3):50-51
为了将用户在正常用电情况下由负载特性导致的电流不对称与计量装置异常、窃电行为区分开,本文将通过运用叠加定理和节点电压法,分析变压器二次侧带不同负载情况下一次侧的潮流分布情况,并且验证三相三线电能计量的正确性.  相似文献   
103.
探讨猪流感继发性传染性胸膜肺炎的诊治方法,首先介绍其临床症状与病理变化,总结优化猪养殖场基础设施、做好猪群疫苗接种工作、加大猪流行病预防力度、严格控制猪群与易感动物发生直接接触、采取药物预防策略五点预防该项疾病的方法。最后,根据猪群饲养经验,分别针对患病猪治疗、发病初期治疗、发病后期治疗、联合药物治疗,总结针对性的治疗方法,帮助猪群快速恢复机体免疫力,以期能够为今后猪流感继发传染性胸膜肺炎的防治工作积累经验。  相似文献   
104.
以平均体质量为(5.66±0.14)g的凡纳滨对虾(Litopenaeus vannamei)为研究对象,分别投喂含聚β-羟基丁酸酯(PHB)质量分数为0%(对照组)、1%、3%和5%的对虾配合饲料,饲养35 d后检测并比较不同水平PHB对凡纳滨对虾肝胰腺免疫和消化指标的影响。结果显示,3%PHB添加组凡纳滨对虾的总抗氧化能力和溶菌酶活性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Toll基因表达量随PHB含量的升高呈先上升后下降趋势,其中1%和3%PHB添加组的表达量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对照组HSP70基因表达量显著低于其他处理组(P0.05)。5%PHB添加组的淀粉酶、胃蛋白酶和胰蛋白酶活性显著升高(P0.05),而脂肪酶活性无显著变化(P0.05)。由此可见,饲料中添加适量的PHB有利于增强凡纳滨对虾肝胰腺的消化和非特异性免疫能力。  相似文献   
105.
为掌握山东省A市牛羊布鲁氏菌病(以下简称“布病”)流行情况,为布病防控决策提供数据支撑,采用横断面调查研究方法,运用普查抽样策略,对A市牛羊存栏量、布病流行率及不同规模场群布病流行情况进行了调查。结果显示:牛布病场群表观流行率和个体表观流行率分别为0.64%(95%CI:0~1.52%)和0.03%(95%CI:0~0.07%),羊布病场群表观流行率和个体表观流行率分别为3.37%(95%CI:2.07%~4.67%)和0.39%(95%CI:0.34%~0.44%)。规模<50头(只)场群的场群表观流行率最低,与存栏50~99和100~499头(只)场群均具有统计学差异(P <0.05)。阳性场群复检的场群表观流行率(25.00%)高于全市整体布病场群表观流行率(3.40%),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 <0.05)。以上结果表明:该市牛布病流行率较低,处于稳定控制状态,羊布病流行率稍高,需在后续监测净化中重点关注;不同规模场群的布病场群流行率存在差异,养殖规模较大的场群流行率较高,这为探寻风险因素提供了方向;阳性场群布病复发风险较高,今后在布病防控中应对阳性场群开展持...  相似文献   
106.
一株磷降解菌的生长性能及水体中磷降解动力学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利用微生物修复受磷污染的水体。[方法]采用富集培养的方法从吉林农业大学人工湖底泥中培养出一株对磷有吸收能力的细菌。[结果]供试菌培养0.5d进入稳定生长期,菌株生长过程中体系pH值由7.0下降到4.2。水体中磷的消失过程符合一级反应动力学方程Ct=C0e-kt,相关系数0.894~0.977。将湖水进行灭菌处理与未灭菌处理,未灭菌湖水中磷的消失反应表观活化能由25.9kJ/mol降为10.32 kJ/mol,反映了生物转化的特点。[结论]所培养的微生物具有吸磷作用,在受污水体中有很大的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107.
本试验旨在研究饲粮添加丁酸梭菌对小尾寒羊生长性能、肉品质、血清生化指标、肌肉脂肪酸组成及脂肪代谢相关基因表达的影响。选取3月龄小尾寒羊16只,平均体重(27.36±0.59) kg,随机分为2组,每组8只羊。对照组饲喂基础饲粮;丁酸梭菌组在饲粮基础中添加活菌数为5×108CFU/g的丁酸梭菌,添加量为每只羊5 g/d。预试期7 d,正试期90 d。结果表明:1)丁酸梭菌组的平均日增重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2)丁酸梭菌组的背最长肌pH24 h、亮度(L*)值、黄度(b*)值、蒸煮损失和剪切力均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3)丁酸梭菌组的血清甘油三酯(TG)、总胆固醇(TC)和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DL-C)含量均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血清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HDL-C)含量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4)丁酸梭菌组的背最长肌硬脂酸比例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背最长肌油酸、花生四烯酸、α-亚麻酸、二十二碳六烯酸和多不饱和脂肪酸比例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5)丁酸梭菌组的背最长肌固醇调节元件结合蛋白-1c(SREBP-1c)和乙酰辅酶A羧化酶(ACC)的mRNA相对表达量显著高于对照组(P <0.05),背最长肌一磷酸腺苷激活蛋白激酶α2 (AMPKα2)和肉碱脂酰转移酶1-B(CPT1-B)的mRNA相对表达量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由此可见,饲粮添加丁酸梭菌可影响小尾寒羊生长性能、改善肉品质,并通过一磷酸腺苷激活蛋白激酶通路影响小尾寒羊脂肪酸组成及脂肪代谢相关基因的表达。  相似文献   
108.
蛹虫草作为一种药用兼食用真菌,目前已经成功人工培育,成为冬虫夏草的替代品,近年来,蛹虫草在食品方面的开发利用取得了很大的进展。本文概述了蛹虫草食品的发展状况,包括液体类和固体类功能性食品,主要包括:蛹虫草保健酒、蛹虫草饮料、蛹虫草饼干、蛹虫草膨化食品等方面的研究及生产流程。  相似文献   
109.
张月 《中国农学通报》2020,36(9):127-131
建立了检测水稻植株、稻壳、糙米、田水基质中噁唑酰草胺残留量的超高效液相色谱-串联质谱(UPLC-MS/MS)的分析方法。待测样品经乙腈匀浆提取、经PSA净化后,经ACQUITY UPLC BEH C18色谱柱(50 mm×2.1 mm,1.7 μm)分离,以甲醇-水为流动相梯度洗脱,采用电喷雾电离串联质谱正离子多反应检测(MRM)模式测定,外标法定量。结果表明:噁唑酰草胺在0.001~0.05 μg/mL浓度范围内,在水稻植株、糙米、稻壳、田水基质中,供试农药的质量浓度与其相应的峰面积间呈良好线性相关,相关系数(r)分别为0.998、0.996、0.994和0.996;在0.005、0.05、0.5 mg/kg 3个水平下进行添加回收试验,噁唑酰草胺在水稻植株、稻壳、糙米、田水基质中的回收率分别在85.8%~114.6%、80.6%~106.4%、84.2%~95.0%和92.8%~109.3%之间,相对标准偏差(RSD)分别在2.7%~6.7%、3.8%~9.2%、2.9%~4.6%和5.0%~12.3%之间,定量限(LOQs)为0.005 mg/kg。该方法简单、快速、准确、灵敏,所得结果满足农药残留检测的要求,适用于水稻植株、糙米、稻壳、田水中噁唑酰草胺的残留检测。  相似文献   
110.
建立水稻田环境及水稻中双唑草腈的残留分析方法,优化了QuEChERS的提取净化方法,结合高效液相-串联质谱法,采用ESI离子源正离子模式扫描测定双唑草腈残留量。结果表明:各基质中双唑草腈在0.005~1 mg/L范围内线性关系良好,相关系数R~20.99,且均呈基质减弱效应,双唑草腈在各基质样品中的平均回收率为94.73%~105.67%,相对标准偏差(RSD)为0.99%~5.98%。该方法快速简便,准确可靠,是检测双唑草腈在水稻及其环境中残留量的理想分析方法。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