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77篇
  免费   2篇
  国内免费   3篇
林业   3篇
农学   6篇
  1篇
综合类   61篇
农作物   2篇
水产渔业   1篇
园艺   2篇
植物保护   6篇
  2022年   1篇
  2021年   4篇
  2020年   3篇
  2019年   2篇
  2018年   7篇
  2017年   3篇
  2016年   3篇
  2015年   1篇
  2014年   2篇
  2013年   2篇
  2012年   4篇
  2011年   3篇
  2010年   8篇
  2009年   4篇
  2008年   9篇
  2007年   4篇
  2006年   1篇
  2005年   1篇
  2004年   1篇
  2003年   2篇
  2002年   3篇
  2001年   2篇
  2000年   4篇
  1999年   1篇
  1997年   2篇
  1996年   1篇
  1995年   1篇
  1992年   1篇
  1991年   1篇
  1986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82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61.
19 a年田间观察了1 960份(次)小麦品种抗条锈病变异情况,结果表明同一品种年份间抗性差异较大,许多我国重要抗源逐渐丧失了抗锈性。15 a田间观察了1 590份(次)小麦品种对白粉抗性情况,结果表明中抗以上的品种占65.72%。  相似文献   
62.
63.
豆荚螟危害损失及防治指标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相似文献   
64.
北方煤矸石山生态修复植物筛选初报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煤矸石山的露天堆存导致了严重的社会和环境问题,对矸石山的生态治理已成为当前刻不容缓的任务。植物修复具有处理成本低,不破坏场地,对周围环境的扰动小,不易引起次生污染、环境友好等优点。优选植物显示出它的重要性。通过对矸石山生境的了解,筛选出适宜的植物,以便为进一步实验研究提供依据,缩小筛选范围。  相似文献   
65.
66.
小麦条锈病是小麦生产上的主要病害,抗条锈病小麦新品种的选育是综合防治小麦条锈病的最佳途径。分子标记技术具有不受环境和植株正常生长发育影响的特点,结合传统抗病性鉴定可在育种早期对植株抗病性进行综合分析,快速有效地进行育种选择,从而大大缩短育种进程,提高育种效率。本综述从小麦抗条锈病基因遗传图谱构建、小麦种质资源抗条锈病状况评价、抗性基因差异表达及抗性材料遗传多样性分析等4个方面论述了3代分子标记在小麦抗条锈病遗传育种中的应用及研究进展,对全基因组关联研究与蛋白质组学技术结合在小麦抗条锈病遗传机制研究中的应用进行了探讨。  相似文献   
67.
太原市城区绿地植物物种多样性研究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目的】调查太原市城区绿地植物物种的多样性,为太原市城市绿地的规划建设和植物物种多样性的保护与利用提供科学依据。【方法】采用群落生态学的调查方法,调查太原城区绿地植物的组成、构成要素及垂直结构等,运用重要值、丰富度指数、均匀度指数和Shannon-Wiener指数综合评价绿地植物的物种多样性。【结果】太原城区绿地共有维管束植物83科243属402种,主要分布在蔷薇科、菊科、豆科及杨柳科,且以引进种略多于本地种,栽培植物种类远多于野生植物种类;垂直结构以乔灌草型和乔草型居多,二者的丰富度指数、均匀度指数及Shannon-Wiener指数较高;不同功能绿地中,森林公园、附属绿地、龙潭公园和玉门河公园的植物物种多样性指数均较高。【结论】太原城区绿地植物物种多样性水平一般,需加大力度丰富和保护植物物种多样性。  相似文献   
68.
结合陕南区域经济发展及中药材种植发展现状,阐述了陕南地区中药材的基本情况、产业发展优势,提出了适合本区域的中药材发展战略及应对策略.着重分析了陕南地区中药材发展的指导思想、基本原则及发展目标,并以此为基础结合政策规划、经济发展和产业趋势提出了陕南地区中药材发展的合理规划及发展方向.  相似文献   
69.
[目的]研究陕南小麦氮肥追施最佳时间和最佳用量,为陕南地区小麦生产中氮肥的合理施用提供理论依据。[方法]以汉麦6号为供试品种,分别在冬灌期、拔节期进行1次或2次追施氮肥,通过产量及其构成要素和经济系数等指标,研究不同施用时间和不同纯氮施用量对小麦产量的影响。[结果]同等纯氮施用量下,1次追肥,以拔节期追肥效果最好,其中,追施纯氮69.00 kg/hm2时,产量最高,达8 751.90 kg/hm2,其次为追施纯氮103.50 kg/hm2时,产量为8 623.20 kg/hm2;当纯氮施用量高于69.00 kg/hm2时,拔节期1次追肥效果优于冬灌拔节2次追肥。追施纯氮34.50 kg/hm2时,2次追施的小麦产量高于拔节期1次追施。[结论]拔节期1次追施纯氮69.00 kg/hm2时,小麦产量最高,效益最好。  相似文献   
70.
通过对勉县武侯祠古旱莲濒临死亡之原因进行调研,采取架设支架、修补树洞、科学修剪、病虫防治、根系保护及靠接复壮等综合措施,使古旱莲恢复了生机,为古树抢救保护提供了借鉴.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