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77篇
  免费   2篇
  国内免费   3篇
林业   3篇
农学   6篇
  1篇
综合类   61篇
农作物   2篇
水产渔业   1篇
园艺   2篇
植物保护   6篇
  2022年   1篇
  2021年   4篇
  2020年   3篇
  2019年   2篇
  2018年   7篇
  2017年   3篇
  2016年   3篇
  2015年   1篇
  2014年   2篇
  2013年   2篇
  2012年   4篇
  2011年   3篇
  2010年   8篇
  2009年   4篇
  2008年   9篇
  2007年   4篇
  2006年   1篇
  2005年   1篇
  2004年   1篇
  2003年   2篇
  2002年   3篇
  2001年   2篇
  2000年   4篇
  1999年   1篇
  1997年   2篇
  1996年   1篇
  1995年   1篇
  1992年   1篇
  1991年   1篇
  1986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82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1.
机械化插秧具有功效高、省工、节本、省秧田、稳产等特点,且机插秧是水稻种植制度的重大变革,符合现代农业发展要求,是发展的方向。2011-2014年,汉中市农技部门大力推广机插秧技术,但截至2014年,推广面积仅占水稻种植面积的1%。对机插秧技术推广缓慢原因进行了探析,并对今后如何推广该技术提出了建议。  相似文献   
12.
为明确分离自山东省寿光市甜瓜上的瓜类褪绿黄化病毒(cucurbit chlorotic yellows virus,CCYV)分离物的全基因组序列信息和遗传变异情况,利用毛形病毒属Crinivirus简并引物进行RTPCR检测,利用RACE技术结合RT-PCR方法克隆CCYV山东分离物2条RNA链的全基因组序列,通过与GenBank中其它地区CCYV分离物的全长序列进行比对分析其同源性,并基于CP基因序列构建系统进化树分析其遗传变异情况。结果表明,山东分离物经RT-PCR检测和测序后确定为CCYV。CCYV山东分离物与其它CCYV分离物的RNA1链和RNA2链的全基因组序列一致性的平均值分别为99.82%和99.88%,且2条链的5′末端均比较保守,没有碱基突变的情况发生;RNA1链3′末端存在2个碱基变异,RNA2链3′末端存在1个碱基变异。CCYV不同地区分离物主要分为3个簇群,其中山东分离物和中国其它地区分离物、日本分离物、苏丹分离物、黎巴嫩分离物和塞浦路斯分离物聚类在一起。研究表明CCYV基因组序列比较保守,该病毒的分化可能与地理来源存在一定的相关性。  相似文献   
13.
不同生态条件下大豆杂交后代选择效应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利用四个大豆杂交组合后代材料,在哈尔滨、绥化、红兴隆农场局科研所等三个不同生态条件试验点,经过三年(1974—1976)试验,各点按当地育种目标进行定向选择,决选出12个优良品系。1977—1978年两年此等品系在上述三个点以及安达农业试验站,以相同方法进行鉴定试验以便分析在不同生态条件下对大豆杂交后代选择的效应。结果表明,各点决选的品系各种农艺性状有明显差异。在哈尔滨东北农学院决选的品系,在株高、主茎节数、分枝数和繁茂性方面均高于红兴隆农场局科研所及绥化农科所决选的后代(方差分析F值极显著)。在开花期、成熟期方面,各品系差异不显著,但红兴隆决选的品系开花期、成熟期均早于绥化及东农决选的材料。在百粒重大小方面,各入选品系间差异虽较大,但各点间的差异没有规律性,这与各杂交组合亲本百粒重大小有关。从总的表现看,由于不同生态条件下的自然选择及人工定向选择作用的结果,各点育成了不同生态类型大豆品种。此研究对确定各地育种目标及选用生产品种类型提供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14.
通过室内饲养和田间调查,较系统地研究了油菜蚤跳甲的生活史,各虫态发育历期,成,幼虫习性及发生与油菜播期,种植方式,油菜品种,类型,土壤质地等条件的关系,首次报道了油菜蚤跳甲成虫秋季交配产卵习性及在室内部分孵化现象。  相似文献   
15.
李志琴  张先平 《安徽农业科学》2012,40(10):6005-6008,6018
在GIS的支持下,以《山西高原草地分类现状图》(1∶50万)为基础,通过对底图进行矢量化处理,设置样带并对其进行抽样,应用景观指数对山西高原草地景观格局特征进行研究。结果表明:①山西高原草地具有明显的纬度和经度梯度分布规律,即由南到北草地类型多样性呈现出由简单—最多—较多的变化特点。在山西中南部(34°52'~37°07'N)以喜暖灌木类草丛为优势草地类型,中部地区(37°07'~38°01'N)以喜暖灌木草丛和山地灌丛为优势草地类型,中北部(38°01'~39°22'N)草地景观多样性达到最大(6种草地类型均见于该区),最北部(39°22'~40°16'N)草地种类较少且面积有限。②草地斑块数量由西到东具有由极少—较多—少—极多的特点,且草地分布与海拔高度具有密切关系,最西边低地与中间盆地,基本无草地覆盖;在中海拔(1 000~1 400 m)地带,斑块数量最多、草地类型最为丰富;在高海拔(1 400~2 200 m)地带,草地成片出现。  相似文献   
16.
大豆绥农9号     
绥农9号是黑龙江省农作物品种审定委员会1991年审定通过的新品种。绥农9号属中熟品种,生育期115~120天,活动积温2375℃左右。喜肥水,耐湿性好,株高  相似文献   
17.
水稻品种抗纹枯病田间鉴定方法改进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田间试验表明,插大穴(基本苗30株,穴左右)诱发与常规穴(6株,穴左右)插植人工接茵秆法鉴定水稻品种对纹枯病的抗病性结果基本一致,以插大穴诱发鉴定发病更为充分,从而提出了水稻纹枯病田问新的鉴定方法,且该方法省工、节支.  相似文献   
18.
采用茎叶处理法,在杂草2叶1心时用喷雾法处理麦田杂草,筛选陕南稻茬麦新型除草剂及禾阔除草剂混用后的除草效果,讨论除草后对小麦茎蘖数和产量的影响。结果表明:炔草酯或唑啉炔草酯与氯氟吡氧乙酸混用后除草效果最好,精噁唑禾草灵效果较差;与苯磺隆混用后的除草效果有待进一步研究;使用除草剂后小麦的茎蘖数和产量都有不同程度的增加。  相似文献   
19.
陕南小麦生产历史现状及发展对策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小麦是陕南除水稻之外的第二大粮食作物,如何改变现状,推进陕南小麦产业发展,是亟待解决的问题。该文通过调查陕南小麦品种更替、演变、种植技术的进程及生产现状,分析作为小麦次适生区,存在的品种多乱、病害严重及管理粗放等问题。提出了选育适宜陕南地域的专用小麦品种,配套轻简化高产高效栽培技术,以提高小麦生产效益,促进陕南小麦产业的持续健康发展。  相似文献   
20.
丽格海棠叶片的组织培养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取丽格海棠叶片作外植体,通过试验,分析不同激素配比对芽的诱导、增殖及生根的影响,筛选出丽格海棠叶片组织培养的适宜培养基及试管苗最佳移栽基质。结果表明:其最佳诱导培养基为MS+6-BA1.5mg/L+NAA0.8mg/L,不定芽诱导率达100%;最佳继代培养基是MS+6-BA1.0mg/L+NAA0.5mg/L,增殖倍数达6.5倍;最佳生根培养基是1/2MS+NAA0.4mg/L,生根率达100%;试管苗最佳移栽基质为用1/2MS大量元素浇透的草炭,移栽成活率为85%。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