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05篇
  免费   1篇
  国内免费   19篇
农学   15篇
基础科学   4篇
  1篇
综合类   27篇
农作物   6篇
水产渔业   1篇
畜牧兽医   71篇
  2023年   1篇
  2021年   2篇
  2019年   5篇
  2018年   3篇
  2017年   1篇
  2015年   2篇
  2014年   6篇
  2013年   4篇
  2012年   11篇
  2011年   14篇
  2010年   14篇
  2009年   8篇
  2008年   6篇
  2007年   8篇
  2006年   4篇
  2005年   5篇
  2004年   7篇
  2003年   9篇
  2002年   3篇
  2001年   4篇
  2000年   6篇
  1999年   1篇
  1996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25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71.
传染性法氏囊病病毒(Infectious Bursal Diseas Virus,IBDV)的超强毒株GX8/99经在鸡胚成纤维细胞(CEF)上连续盲传23代后,细胞适应毒株GXC23时鸡的致病性显著减弱,对4~6周龄SPF鸡的致死率从85%~90%减为0~5%.GXC23在96孔细胞培养板上经2次无限稀释法后得到3个克隆病毒.经SPF鸡回传20代后,相应的毒株GX-2820、GX-4820、GX-5820对SPF鸡的致死率仍维持在0~5%.序列比较表明,GX8/99在传代过程中,其细胞适应毒GXC23有8个碱基突变,其中5个碱基突变导致了氨基酸改变.bp#2 T→C突变,导致传代毒ORF中的起始编码子后移了4个氨基酸.而3个克隆化病毒回鸡20代后致病性不变,这几个位点也保持不变,且与3个疫苗株完全一致.进一步分析表明,有4个超强毒株和4个强毒株的VP5基因的5个位点与GX8/99原始毒相同,而另3个超强毒及6个强毒株与细胞适应毒GXC23一致.这些结果表明,超强毒GX8/99在细胞传代过程中VP5基因上5个氨基酸的变异主要与适应细胞培养相关而与致病性无关.  相似文献   
72.
龙粳7号是黑龙江省农科院水稻所利用花培育成的新品种。通过对其熟期,耐寒、株型、丰产、优质、抗病等特性分析,指出寒地水稻高产品种选育首先确立正确的育种目标,其次要准确选择杂交亲本,最后要处理好高产与优质,抗性以及株型之间的关系。  相似文献   
73.
本试验旨在研究丁酸梭菌对汶上芦花鸡产蛋后期生产性能和蛋品质的影响。选用120只体重相近的330日龄汶上芦花鸡,分为5组,每组4个重复,每个重复6只鸡,自由采食和饮水。对照组只饲喂基础日粮,复合益生菌组在基础日粮中添加复合益生菌;3个水平的丁酸梭菌组(CB组)在基础日粮中分别添加1×10~7CFU/kg、1×10~8CFU/kg、1×10~9CFU/kg丁酸梭菌。试验期8周,比较分析生产性能和蛋品质。结果显示,在试验开始的第2周,10~8CB组的蛋黄指数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在试验开始的第6周,丁酸梭菌3个处理组蛋壳指数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10~9CB组蛋壳强度与对照组相比显著增加;在试验开始的第8周,10~7CB组哈氏单位和蛋白高度以及蛋黄颜色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但丁酸梭菌对产蛋后期汶上芦花鸡产蛋率、平均蛋重、蛋壳厚度及蛋壳重量无显著影响(P>0.05)。综上结果,饲粮中添加丁酸梭菌有助于提高产蛋后期汶上芦花鸡鸡蛋品质,提高蛋禽经济效益。  相似文献   
74.
禽白血病病毒(Avian leukosis virus,ALV)是可引起禽类(主要是鸡)各种良性和恶性肿瘤的一群病毒总称。可分为10个亚群,其中引发肿瘤、危害养鸡业的主要是A、B、J3个外源性ALV亚群。A、B亚群ALV被认为是商业产蛋鸡群中(来航  相似文献   
75.
817肉杂鸡肉瘤组织分离出A、J亚型禽白血病病毒   总被引:5,自引:1,他引:4  
山东某地饲养的36日龄817肉杂鸡生长迟缓并发生颈部肉瘤。取肉瘤组织上清液接种CEF,培养12d,用IFA试验进行病毒鉴定。检测结果表明,从该肉瘤组织分离到A亚型与J亚型禽白血病病毒(ALV-A、ALV-J),命名为SD1005株。取肉瘤组织上清液人工感染817肉杂鸡与SPF鸡进行动物回归试验,结果复制出同样肉瘤。用复制出的新鲜肉瘤分别制备肉瘤细胞与肉瘤组织触片,IFA试验再次验证出ALV-A与ALV-J均为阳性,而且发现ALV-A与ALV-J分别共感染同一个组织细胞。同时,通过PCR方法用针对ALV-A、ALV-J的2对引物扩增并鉴定出肉瘤组织中含有ALV-A、ALV-J。对扩增的ALV-J囊膜糖蛋白(env)基因1 710bp片段进行的遗传变异分析结果显示,SD1005株与14株国内外参考株之间的同源性为88.5%~94.0%,其中与来自白羽肉鸡的美国参考株0661(AF247566)、ADOL-Hc1(AF097731)的同源性最高,分别为94.0%、93.8%。本研究显示,来自817肉杂鸡的肉瘤组织上清液接种鸡可诱发急性肉瘤,其中既检出ALV-A,又检出ALV-J,但急性肉瘤由单个病毒诱发还是与共感染...  相似文献   
76.
孙淑红 《中国种业》2011,(11):69-70
针对黑龙江省水稻生产发展现状、生态优势及国内外市场需求,确立了丰产、优质、耐寒、抗病、适应性广的多优性集成的品种选育目标。认真筛选种质材料,选择优良亲本配组,以期实现目标性状重组,并加强后代材料各种特性的压力选择,提高品种的适应性。  相似文献   
77.
为解决真空冷冻干燥后的干花容易断裂、破碎,且易吸潮不利于贮藏运输的问题,以经过真空冷冻干燥后的牡丹干花为材料,利用超声雾化技术对其进行软化护形处理,并利用质构仪测量其软化护形后牡丹干花的刺穿强度和拉伸强度。结果表明,经过软化护形液处理过后的干花其刺穿强度和拉伸强度明显大于未处理的干花,其力学特性也优于后者。  相似文献   
78.
鸽新城疫病毒测定方法的比较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对PB9601毒株的第7代和第36代的尿囊液采用了鸡胚半数致死量和细胞半数感染量两种方法进行对比试验,结果表明,细胞半数感染量测定法较为实用。  相似文献   
79.
随着养鸡业集约化生产规模的迅速发展,鸡病“防”与“治”的关系发生了根本性变化。人们越来越清楚地认识到,一旦鸡群受到疾病的侵害,无论采取怎样的治疗措施,都不可避免地遭受到一定的经济损失,而且某些病鸡还可能成为传染病流行的可怕根源。因此,鸡病预防成为确保养鸡业健康发展的关键一环。由于养鸡业生产的形式多种多样,参与生产第一线的人员的技术水平参差不齐,所以各养鸡场面临疾病侵入威胁的可能性繁多而复杂。针对这一大环境,综合许多专家的建议及养鸡生产者的经验,特提出如下几点“鸡病综合预防”的看法,供同行参考。1 强化参与生…  相似文献   
80.
通过人工培养的方法,详细记录了光叶藤蕨Stenochlaena palustris(Burm.)Bedd.配子体发育的全过程,并建立了光叶藤蕨的人工繁殖方法.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